陈金玲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北京市医院内科系统和外科系统护士生命质量对照研究
- 2012年
- 目的:探讨北京市广安门医院和北京市仁和医院内科系统和外科系统护士的生命质量。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按职称构成比在北京市广安门医院内科系统和北京市仁和医院内科系统抽取7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同样方法在北京市此两所医院抽取80名外科系统护士作为对照组。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WHOQOL-100对其生命质量进行评定。结果:WHOQOL-100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总的生命质量及健康状况与此两所医院护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市广安门医院和北京市仁和医院内科系统护士在生命质量方面较在此两所医院外科系统护理人群中低,影响因素主要是社会对内科系统护士的态度和社会支持系统;它所服务的对象大多数是老年、慢性病患者,所以应具备深厚的专科理论知识素质,扎实的临床实践能力,精湛的护理技术操作,敏锐的病情观察力,强烈的求知欲,心理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医院内科系统护士面临更大压力,对此应加以关注。
- 陈金玲刘国云邸坤英
- 关键词:护士生命质量
- 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中的应用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研究分析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入院的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治疗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集中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的心率、动脉压、焦虑和抑郁评分,以及预后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集中护理患者心率、动脉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集中护理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中护理干预患者预后良好患者18例(36.00%)、好转24例(48.00%)、死亡患者10例(20.00%)等均明显优越于常规护理患者预后良好患者14例(28.00%)、好转26例(52.00%)、死亡患者10例(20.00%)(χ~2=6.32,P<0.05);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P<0.05)。结论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治疗患者给予集中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率、血压,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合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陈金玲黄秀峰
-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康复效果
- 应用循证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应用循证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通过对近1年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传统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每组50例,传统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循证护理组针对发病的季节性,在夏季加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在冬季重视对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检查治疗、健康教育。结果脑卒中患者的依从性和认知水平、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循证护理组均明显高于传统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主动的健康教育,是防止复发,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应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率,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认知水平和治疗依从性及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
- 陈金玲
- 关键词:循证护理脑卒中健康教育
- 老年居家留置胃管患者家庭护理不良事件影响因素及防护对策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老年居家留置胃管患者家庭护理不良事件影响因素和防护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7例老年居家留置胃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11例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居家留置胃管患者家庭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防护对策。结果鼻饲时采取的体位、固定胶布更换频率、鼻饲输注速度、家属对留置胃管相关知识掌握不足是影响老年居家留置胃管患者家庭护理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针对老年居家留置胃管患者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护理防护对策,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留置胃管居家护理的重视程度,以预防和降低家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 陈金玲邱霜程艳云
- 关键词:影响因素防护对策
- 某医院门诊输液患者对心肺复苏知信行现状的调查及对策探讨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北京市大兴区某医院门诊输液患者对心肺复苏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对策。方法选取北京市大兴区某医院门诊120例输液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收集时间为2017年5月至2017年12月,采用回顾性分析法与问卷调查分析法对患者的心肺复苏知信行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患者的"态度"得分为(12.03±1.57)分,"CPR理论知识"得分为(28.21±3.02)分,"实践操作"得分为(53.56±5.16)分;本科及以上学历患者、脑力劳动职业患者的心肺复苏知信行综合得分高于专科及以下患者与体力劳动职业患者(P <0.05)。结论目前北京市大兴区某医院门诊输液患者对心肺复苏知信行的整体水平不高,为此,必须采取针对性的对策进行优化。
- 陈金玲邱霜黄雪梅许月红刘素珀
- 关键词:心肺复苏知信行
- 基于时间量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抢救效果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时间量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7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80例U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8月—2022年7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2年8月—2023年7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基于时间量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效率、院内死亡率、心肌梗死发生率及胸痛缓解率情况,并分别在急诊时和出院前记录两组患者心脏超声过程中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停留、分诊到会诊、会诊到确诊、首份心电图及胸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16、7.179、2.687、4.573、3.279,P<0.05);观察组患者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胸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11.250,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LVEF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LVESV、LVEDV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6、2.133、4.447,P<0.05)。结论:应用基于时间量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可提升UAP患者的抢救效率,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提升胸痛缓解率,促进患者心功能转归。
- 陈金玲
- 关键词:急救护理模式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