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艺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肌
  • 2篇未成熟心肌
  • 2篇灌注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弓
  • 1篇动脉瘤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功能不全
  • 1篇心肌保护
  • 1篇心脏
  • 1篇心脏外科
  • 1篇心脏外科技术
  • 1篇修复术
  • 1篇血管
  • 1篇原位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心功能
  • 1篇术后心功能不...

机构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陈艺
  • 4篇陈良万
  • 2篇卢衡
  • 1篇邱罕凡
  • 1篇江德斌
  • 1篇谢先标
  • 1篇戴小福
  • 1篇曹华
  • 1篇黄忠耀

传媒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血管与腔内血...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烟囱”技术在主动脉弓病变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烟囱'技术在主动脉弓病变腔内修复术中应用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统计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应用'烟囱'技术处理主动脉弓病变的25例患者的方法、结果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本组25例主动脉弓病变腔内修复技术中应用了'烟囱'技术,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38~78(65±5.8)岁。针对左颈总动脉的'烟囱'技术5例,针对左锁骨下动脉的'烟囱'技术20例。25例患者均获得技术成功。3例术后即刻造影提示少量I型内漏,未处理,术后1个月复查内漏消失;2例患者出现左上肢乏力,其中1例伴头晕,随访过程中逐渐恢复,无肢体缺血坏死。所有'烟囱'支架均通畅,无主动脉覆膜支架移位、内漏等并发症。结论:'烟囱'技术为近端锚定区不足的主动脉弓部病变提供了完全腔内微创治疗的方法,短期随访结果满意。
卢衡陈良万曹华黄忠耀陈艺
关键词:动脉瘤夹层主动脉弓腔内修复术
未成熟心肌保护研究及应用现状被引量:2
2006年
陈艺陈良万
关键词:未成熟心肌心脏外科技术术后心功能不全心肌保护住院死亡率灌注水平
原位开窗技术保留弓上分支血管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的疗效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原位开窗技术保留弓上分支血管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中的疗效。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省心脏中心2016年01月至2018年07月收治23例主动脉夹层病变累及主动脉弓降部患者采用原位开窗技术联合TEVAR保留弓上分支动脉。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进行随访,通过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或磁共振(MR)检查确定患者术后临床疗效,以及是否合并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等。结果本研究技术成功率为95.7%(22/23),失败1例,改行烟囱支架,围手术期死亡1例;术后即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开窗血管血流通畅,支架形态良好;术后24小时出现脑卒中1例,经治疗好转。因1例死亡、1例改烟囱技术和1例失访,共20例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期间1例死亡,其余19例患者主动脉支架均形态良好,血管通畅率为100%,无内漏及无明显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原位开窗技术保留弓上分支血管在累及主动脉弓降部的TEVAR治疗中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低等优点,需进一步随访远期疗效。
江德斌陈良万谢先标戴小福卢衡陈艺邱罕凡
转染人白介素-10基因对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转染人白细胞介素10(hIL-10)基因对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IR)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24只3~4周龄的幼兔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载对照组和基因转染组, 每组8只.以阻断左冠左室支30 min再开放120 min,建立IR动物模型;阻断前经左室内注射重组腺病毒转染hIL-10.结果:IR后,空载对照组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恢复率明显差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基因转染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空载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空载对照组和基因转染组的丙二醛(MDA)含量[(6.33±1.03) μmol/g wet∶( 14.35±1.28) μmol/g wet∶( 8.78±1.22) μmol/g wet]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5.42±0.72) U/g wet∶( 19.35±2.32) U/g wet∶( 9.26±1.26) U/g wet]明显升高(P均〈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下降 [( 215.25±26.65) U/g wet∶( 93.82±12.61) U/g wet∶(176.33±19.84) U/g wet, P均〈0.05];与空载对照组比较,基因转染组的MDA含量和MPO活性明显下降,SOD活性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经左室内注射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hIL-10转基因有效可行,可减轻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陈艺陈良万
关键词:心肌基因白细胞介素10再灌注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