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红
- 作品数:75 被引量:158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体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才强教深化计划项目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全身振动训练改善绝经后女性骨密度效果个体差异研究
- 研究目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骨矿物质逐渐流失,骨密度逐渐降低。女性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密度以每年1-3%的比例逐年下降,由此导致骨质疏松以及脆性骨折的风险显著高于男性。据推算,全球每年骨质疏松骨折的数量为90...
- 陈晓红刘彧秀常青
- 关键词:骨密度
- 北京市女大学生月经状况与骨量关系的研究
- 目的:背景近年来诸多研究显示,女大学生已经成为"女性三联征"(源于"女运动员三联征")的高发人群,而"女性三联征"具有一定隐蔽性,可能给女性机体带来一系列潜在和...
- 郑陆陈晓红叶鸣朱蔚莉王智强
- 关键词:女大学生月经紊乱BMD
- 绝经后女性肌少症和骨质疏松症对平衡能力的影响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肌少症和骨质疏松症对平衡能力的单独及联合影响。方法从北京市社区招募符合要求的绝经后女性332人,分为正常组238人、肌少症组27人、骨质疏松症组44人、肌少-骨质疏松症组23人。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的诊断标准诊断肌少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诊断骨质疏松症,采用闭眼单脚站立时间(SST)评估静态平衡能力,通过定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评估动态平衡能力,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肌少症及骨质疏松症与平衡不良之间的关系。结果肌少症和肌少-骨质疏松症患者静态和动态平衡不良发生率显著高于骨质疏松症患者和正常人(P<0.05),骨质疏松症患者与正常人静态和动态平衡不良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肌少症和肌少-骨质疏松症是静态平衡不良(OR=5.747,95%CI:1.871~17.651,P=0.002;OR=6.989,95%CI:1.902~25.685,P=0.003)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动态平衡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6.843,95%CI:2.671~17.535,P=0.000;OR=9.779,95%CI:3.317~28.836,P=0.000),且患有肌少-骨质疏松症者静态平衡不良和动态平衡不良发生风险显著高于仅患有肌少症者;单独患有骨质疏松症对静态和动态平衡不良发生风险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患肌少症或肌少-骨质疏松症都会增加绝经后女性静态和动态平衡不良的发生风险;肌少症和骨质疏松症对绝经后女性静态和动态平衡不良的发生具有协同效应。
- 常青周军平金琼刘彧秀陈晓红
- 关键词: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
- 北京市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风险因素的评估分析
- 目的: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尤其绝经后妇女发病率高。据统计我国5060岁妇女约30%患绝经后OP,60岁以上妇女的患病率约为30%-50%,老年男性的OP患病率约20%-30%[1...
- 崔玉鹏郑陆叶鸣陈晓红周志雄王智强王超王永升杨妍谢海霞
- 关键词: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BMD
- 运动、骨代谢、细胞因子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08年
- 陈晓红郑陆
- 关键词:相关细胞因子骨代谢骨密度变化骨小梁骨量
- 长期递增负荷运动对雌性大鼠胫骨上段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长期递增负荷运动对骨代谢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动情周期规律的3月龄雌性大鼠随机分为8组,分组进行2、4、6、8、9、11、13、15周的递增负荷运动,并设立同期对照组和基础对照组。在造模过程中监控体重、体成分、阴道脱落细胞、血生化及骨密度等指标的变化。所有大鼠被处死前13、14天皮下注射盐酸四环素25 mg/kg各1次,于处死前3、4天注射钙黄绿素5 mg/kg各1次,两次荧光标记间隔10天。实验结束后,取大鼠右侧胫骨上段制成不脱钙骨切片,测定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结果:①持续15周的递增负荷跑台运动中,大鼠全身骨密度(BMD)先上升后下降,至15周运动结束降至最低点。②大鼠胫骨上段骨组织形态计量学静态参数表现为骨小梁面积百分数(%Tb.Ar)、骨小梁厚度(Tb.Th)先轻微上升后下降,呈近似倒"V"形变化,峰值出现在T11组;骨小梁数量(Tb.N)随运动负荷增加逐渐降低;骨小梁分离度(Tb.Sp)前期持平,T11组~T15组明显增加。③动态参数和细胞参数表现为骨形成参数(标记周长百分数%L.Pm、矿化沉积率、骨面积水平骨形成率BFR/BS、骨体积水平骨形成率BFR/BV、单位骨小梁面积成骨细胞数Ob.N和成骨细胞周长百分数Ob.Pm%)和骨吸收参数(单位骨小梁面积破骨细胞数Oc.N和破骨细胞周长百分数Oc.Pm%)呈先下降后上升的"V"形变化,T11组达最低点。结论:持续15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对大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及BMD有明显影响,过量负荷运动均明显加剧骨吸收和骨形成,但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量降低,骨代谢呈高转换状态。
- 陈晓红郑陆朱一力李青南王宏梅
- 关键词:递增负荷运动动态参数
- 绝经女性体力活动特征及其与骨量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0
- 2013年
- 目的:观察1年健骨操运动前后绝经女性日常活动特征、能量消耗、骨密度、体成分及肌力变化特点,探讨绝经女性体力活动与机体骨量变化的关系。方法:以47名骨量低下的绝经女性为志愿研究对象,分为运动组(EG组)和非运动组(OG组),EG组进行1年60min/天、3~4天/周的中等强度健骨操运动。分别对实验1年前后两组受试者各项指标进行测定:以DXA(GE Lunar Prodigy,美国)测定主要部位骨密度(BMD)和体成分,以加速度计(OMRON hja-350it,日本)测定能量消耗,以等速肌力仪(ISOMED 2000,德国)测定肌肉力量。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数据。结果:EG组运动1年后,步行活动能耗(包括健骨操运动能耗)显著高于OG组,视为有效体力活动能耗。与OG组相比,EG组活动步数、步行时间及3~6 MET活动时间均显著升高,体重、BMI及体成分均发生了积极改变,各主要部位BMD均呈升高趋势,左股骨颈BMD显著升高。EG组运动1年后肌肉力量发生显著变化,其中髋等速90°伸、180°伸、180°屈及腰等速120°屈肌力均较1年前明显升高,实验1年后EG组髋等速180°伸、180°屈及腰等速120°伸肌力均显著高于OG组。结论:健骨操运动(有氧耐力、抗阻、冲击性练习等)通过增加机体能耗,改善体成分,增加肌肉力量,进而增加对骨骼的力学负荷刺激,是绝经女性改善和维持骨量的适宜运动。
- 郑陆陈晓红周志雄崔玉鹏叶鸣谢海霞王永升
- 关键词:绝经女性骨密度能耗肌肉力量
- 脂联素基因多态性对全身振动训练干预体成分效果的影响
- 目的: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身体成分出现显著改变,如脂肪量增加,肌肉量下降等。全身振动训练(Whole Body Vibration training, WBV)是一种新型的力量训练手段,其通过诱导肌肉产生张力性牵张反射,...
- 陈晓红胡扬
- 关键词:瘦体重绝经后女性
- 文献传递
- 北京市中老年女性骨量及体成分的变化特征
-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中老年女性骨量及体成分情况的测定,了解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骨量及体成分变化的特征,并分析其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本研究得到首都体育学院学术委员会批准。受试者自愿参加测试,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将围绝经期及绝...
- 陈晓红郑陆叶鸣谢海霞孙鹏堂王蕴红阎守扶朱一力陈佑学
- 关键词:绝经骨密度体成分雌激素
- 文献传递
- 绝经后女性下肢肌力与髋关节骨密度及抗骨折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研究目的:髋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窝最深的关节.其主要功能就是负重,支撑人体上半身的重量以及提供下肢的活动度,并且还有吸收和减缓震荡的功能.随着女性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降低,会使人体各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量降低,再而导...
- 于召栋陈晓红王文荣荣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