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戟

作品数:25 被引量:172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Problem Solving for Better Health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皮炎
  • 13篇儿童
  • 12篇特应性
  • 12篇特应性皮炎
  • 8篇皮肤
  • 5篇患儿
  • 5篇儿童特应性皮...
  • 4篇血清
  • 4篇生活质量
  • 4篇湿疹
  • 4篇特异
  • 4篇特异性
  • 4篇活质量
  • 3篇原发性
  • 3篇免疫
  • 3篇免疫缺陷
  • 3篇尘螨
  • 2篇点刺试验
  • 2篇血清过敏原
  • 2篇原发性免疫缺...

机构

  • 22篇上海交通大学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二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儿童医...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儿童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儿科医...
  • 1篇昆明市儿童医...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 1篇无锡市儿童医...

作者

  • 28篇陈戟
  • 14篇刘晓依
  • 7篇程颖
  • 7篇张珍
  • 6篇何欢
  • 4篇陈同辛
  • 3篇吴静
  • 3篇吴健
  • 2篇金莹莹
  • 2篇王未凡
  • 1篇李云玲
  • 1篇杨苏
  • 1篇李萍
  • 1篇王向东
  • 1篇郭艳萍
  • 1篇杨珍
  • 1篇路永红
  • 1篇钱华
  • 1篇马琳
  • 1篇王榴慧

传媒

  • 6篇临床儿科杂志
  • 3篇临床皮肤科杂...
  • 3篇实用皮肤病学...
  • 2篇现代免疫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华医学信息...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特应性皮炎患者的教育及护理
2018年
特应性皮炎(AD)是最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AD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社会经济和社会医疗资源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研究证实,AD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甚至超过糖尿病、高血压,AD患者依从性差,继而致使治疗失败.
陈戟
关键词:患者依从性特应性皮炎护理炎症性皮肤病家庭成员医疗资源
CRTH2+CD4+ T细胞在特应性皮炎儿童外周血中的表达和意义
探讨CRTH2+CD4+T细胞在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itis,AD)儿童外周血中的比例变化及意义。选取2015年6月至2015年10月间我院过敏免疫科和皮肤科门诊就诊的AD患儿22例和同龄正常对照组儿童3...
王未凡陈戟刘晓依杨珍吴静陈同辛赵伟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粉尘螨儿童
文献传递
新生儿皮肤护理被引量:27
2016年
皮肤作为一种多功能器官,具有屏障、吸收、感觉、分泌、排泄、体温调节、代谢和免疫等功能.新生儿出生后脱离了羊水的浸泡及母体相对稳定的温度环境,而其皮肤结构需要3年的时间才会发育至与成人相同,所以非常娇嫩、敏感、易受刺激和感染.护理不当不仅会导致各种皮肤病,而且会增加皮肤感染的机会,重者引起败血病而危及生命.因此,对新生儿皮肤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十分关键.
张珍陈戟
关键词:皮肤护理新生儿皮肤感染体温调节皮肤结构护理不当
以斑驳病为表现的4号染色体长臂缺失综合征
张珍陈戟
儿童川崎病8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总结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医生早诊断和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2月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诊治的85例KD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患儿年龄2个月-7岁,男:女为1.74:1。主要临床表现发生率依次为发热100%、结膜充血90.59%、口唇黏膜改变84.71%、皮疹81.18%、淋巴结肿大69.41%和四肢末端改变55.29%。实验室检查中WBC,PLT,CRP和ESR升高的发生率分别为38.82%,43.53%,90.59%和85.88%。〈2岁组较2~7岁组的KD患儿PLT升高发生率高。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20.00%,发热率100.00%,以发热〉10d的KD患儿冠脉扩张发生率较高。有84例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阿司匹林治疗,有效80例,5例无效。结论KD患儿结膜充血、口唇黏膜改变和皮疹是仅次于发热的临床特征性表现,其对本病诊断价值较大,值得皮肤科医生注意,且尽早使用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对预防冠状动脉病变十分重要。
刘晓依何欢陈戟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扩张
257例儿童荨麻疹血清特异性过敏原IgE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寻荨麻疹患儿常见的过敏原种类,为其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ediwiss公司AllergyScreenAnalytic GmbH过敏原检测系统,对257例荨麻疹患儿进行血清特异性IgE(specificIgE,sIgE)和总IgE检测,并在不同年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257例荨麻疹患儿sIgE阳性142例(55.27%),总IgE阳性率69.65%。其中吸入性过敏原最常见的依次为户尘螨18.68%、霉菌组合17.51%、猫毛皮屑4.67%、屋尘4.28%和狗毛皮屑3.89%;食物性过敏原中,最常见的依次为牛奶28.79%、羊肉16.34%、牛肉7.00%、鸡蛋白5.45%和虾3.11%。比较<3岁组、3~6岁组和>6岁组,户尘螨、猫毛皮屑、牛奶和羊肉sIgE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尘螨和霉菌是荨麻疹患儿最主要的吸入性过敏原,牛奶、牛羊肉、鸡蛋白是荨麻疹患儿最常见的食物性过敏原。血清sIgE检测为荨麻疹患儿提示了相关过敏原,可以针对性地回避相关过敏原。
刘晓依陈戟
关键词:荨麻疹特异性IGE儿童
CRTH2^+CD4^+T细胞在特应性皮炎儿童外周血中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探讨CRTH2^+CD4^+T细胞在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儿童外周血中的比例变化及意义。选取2015年6月至2015年10月间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AD患儿22例和同龄正常对照组儿童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儿童外周血中CRTH2^+CD4^+T细胞的比例和该细胞分泌的IL-4、IFN-γ水平;采用粉尘螨刺激PBMC,利用CCK-8增殖试验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CRTH2^+CD4^+T细胞的比例变化。结果显示,AD组儿童外周血中CRTH2^+CD4^+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AD组中这一比例大小与血清IgE浓度呈正相关(r=0.602,P<0.05);CRTH2^+CD4^+T细胞主要分泌IL-4,基本不分泌IFN-γ;粉尘螨刺激后,PBMC中CRTH2^+CD4^+T细胞比例升高,并且AD组的刺激前后细胞比例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CRTH2^+CD4^+T细胞参与了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发病过程。
王未凡陈戟刘晓依杨珍吴静陈同辛赵伟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粉尘螨儿童
食物过敏与儿童特应性皮炎被引量:4
2017年
食物过敏是婴幼儿常见的过敏反应,尤其在特应性皮炎患者中更为常见。目前特应性皮炎与食物过敏的相关性尚不完全清楚。食物过敏是特应性皮炎患者家长极其关注的一个问题,在特应性皮炎患者中关于食物过敏诊断和管理存在诸多误区。该文为了增加对食物过敏的正确认知,从而进行有效地诊断及科学的管理特应性皮炎。目前诊断的金标准为双盲安慰剂对照食物激发试验,在临床管理中需注意正常母乳喂养,避免盲目忌食,按时添加辅食,合理使用益生菌和预防接种。
张珍陈戟
关键词:皮炎特应性儿童食物过敏
四种常见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临床感染和皮肤表现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4种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PID)的临床感染情况和皮肤特征,帮助皮肤科医师早期识别并诊断这4种疾病。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确诊的87例年龄为1个月~15岁的PID患者的临床感染情况和皮肤特征性表现,其中36例为慢性肉芽肿病(chronic granulomatous disease, CGD),14例为高IgE综合征(hyper-IgE syndrome, HIES),22例为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SCID),15例为Wiskott-Aldrich综合征(Wiskott-Aldrich syndrome, WAS)。结果:87例经临床和基因诊断确诊为PID的患者中,男性为79例,女性为8例,其临床感染情况主要为呼吸道感染(82.76%)、器官脓肿(52.87%)、胃肠道感染(48.28%)、脓毒血症(25.29%)、EB病毒或巨细胞病毒感染(6.90%)。PID患者的皮肤表现主要为早期反复出现的皮肤感染(51.72%),其中细菌感染发生率为42.53%,真菌感染发生率为32.18%,此外还表现为湿疹样(42.53%)、皮肤紫癜(17.24%)等其他一些特征性表现。CGD以早期反复出现的皮肤细菌感染为主,出生不久即有顽固的湿疹和皮肤感染是HIES的主要皮肤表现,SCID则以皮肤黏膜的机会性感染较常见,WAS以皮肤瘀点瘀斑和湿疹表现为主。结论:感染是PID患者的共同特征,而皮肤感染往往是早期识别免疫缺陷的重要临床表现,应予以重视。
刘晓依陈琢吴静金莹莹陈同辛陈戟
关键词: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慢性肉芽肿病高IGE综合征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皮肤表现
451例湿疹患儿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湿疹患儿常见的过敏原种类及其在各年龄段的分布特点。方法对451例湿疹患儿进行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SPT),分析常见的吸入性和食物性过敏原,并在各年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湿疹患儿SPT的总阳性率为80.3%,其中最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为粉尘螨和屋尘螨,阳性率分别为56.9%和51.1%,其次为霉菌类;最常见的食物性过敏原依次为鸡蛋(39.8%)、牛奶(28.2%)、小虾(18.1%)、花生(16.9%)和金枪鱼(16.6%)。比较≤3岁和>3岁两组患儿SPT结果,鸡蛋、牛奶和小虾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1岁、~3岁与>3岁三个年龄组,主要过敏原粉尘螨、鸡蛋、牛奶和小虾的阳性率在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尘螨和霉菌是湿疹患儿主要的吸入性过敏原,鸡蛋、牛奶、小虾、花生和金枪鱼是湿疹患儿最常见的食物性过敏原。随患儿年龄增长,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逐渐升高,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逐渐降低。
陈戟刘晓依
关键词:皮肤点刺试验湿疹患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