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成武
-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2
-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附属莱钢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 目的我们通过对54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研究,观察r-hGH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IGF-I、IGFBP-3、转氨酶、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旨在...
- 陈成武
- 关键词:低蛋白血症R-HGHIGF-IIGFBP-3RBP
- 文献传递
- 联合检测ERCC1 mRNA和Topo1 mRNA指导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个体化化疗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 group1,ERCC1)、拓扑异构酶-1(Topo1)指导化疗药物个体化选择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17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ERCC1、TOPO1表达情况,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分析化疗疗效,并作生存分析。[结果](1)肿瘤组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ERCC1、TOPO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15、0.508)。(2)第1组(实验组):根据ERCC1、TOPO1表达水平选择化疗方案,第2组(对照组)。实验组临床有效率为51.6%(32/62),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2,P<0.05);生存分析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TTP分别为10.9个月和7.1个月,P<0.05,MST分别为15.8个月和12.2个月,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检测ERCC1mRNA、TOPO1mRNA的表达水平,可为结直肠癌患者个体化化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 张修振邹忠平闫燕陈成武亓玉琴
- 关键词:结直肠癌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运动量及胆碱酯酶的相关性研究
- 2011年
-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与运动量及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检测NAFLD患者进行与未进行运动干预前后CHE水平的变化和肝脏的影像学改变,了解NAFLD与运动量及CHE的相关性。结果 NAFL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前者BMI、DBP、SBP、TG、TC、LDL-C、FBG、2h-PG、ALT、AST均高于后者,而CHE、HDL-C均低于后者(P<0.05,P<0.01)。运动组与对照组比较,CHE、TG、T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静对照组和运动实验组在试验前后分别行肝脏超声和CHE检测,结果显示,脂肪肝较前明显好转。NAFLD形成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E(P<0.01)进入回归方程,可认为其是NAFLD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 NAFLD患者CHE水平下降,CHE检测可以早期发现NAFLD。进行运动干预后NAFLD患者的CHE及肝脏影像学表现明显改善,脂肪肝明显好转。
- 陈成武刘吉勇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运动量胆碱酯酶
-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铂类药物化疗前后外周血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mRNA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铂类药物化疗前后外周血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mR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分别检测9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含铂化疗方案化疗前后及94名健康对照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ERCC1 mRNA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比较结直肠癌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ERCC1 mRNA表达水平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ERCC1阴性患者与ERCC1阳性患者化疗有效率差异;采用t检验比较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ERCC1 mRNA表达水平差异、化疗有效与化疗无效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ERCC1mRNA表达水平差异。结果 (1)结直肠癌组患者化疗前ERCC1 mRNA表达水平为53.96±27.64,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4.89±26.4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1,P<0.05)。(2)ERCC1阴性患者化疗有效率为57.9%(22/38),高于ERCC1阳性患者的28.3%(17/6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5,P=0.035);(3)9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ERCC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34.81±26.71、49.45±23.67,化疗后高于化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3,P<0.05)。化疗有效患者与化疗无效患者化疗前外周血ERCC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34.01±27.54、35.16±26.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后分别为40.04±25.93、56.57±2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5,P<0.05);化疗无效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ERCC1 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4,P<0.05),化疗有效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ERCC1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血ERCC1 mRNA表达水平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方案选择及预后判断指标。
- 陈成武张修振刘吉勇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