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慧红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基因
  • 5篇原虫
  • 5篇疟原虫
  • 5篇恶性疟
  • 5篇恶性疟原虫
  • 3篇真核
  • 3篇真核表达
  • 3篇聚合酶
  • 3篇核表达
  • 3篇合酶
  • 3篇恶性疟原虫海...
  • 2篇真核表达载体
  • 2篇细粒棘球蚴
  • 2篇聚合酶链式反...
  • 2篇基因测序
  • 2篇棘球蚴
  • 2篇CTP
  • 2篇测序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机构

  • 8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兰州军区乌鲁...

作者

  • 8篇余新炳
  • 8篇陈慧红
  • 6篇吴忠道
  • 5篇陆家海
  • 4篇徐劲
  • 2篇郭中敏
  • 1篇高劲松
  • 1篇单志新
  • 1篇孟玮
  • 1篇冯德元
  • 1篇彭寨玉
  • 1篇李焱

传媒

  • 4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国外医学(寄...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细粒棘球蚴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及初步鉴定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分离目的基因构建cDNA文库的经典方法繁琐且不易得到全长cDNA(3’和 5’端 ,尤其是基因的 5’非翻译区 )。本研究通过构建细粒棘球蚴全长cDNA文库 ,筛选全长目的基因 ,研究其结构和功能。方法 采用TRIZOL试剂提取E .granulosus总RNA ,用ClonTech公司的SMARTTMcDNA文库构建试剂盒构建E .granulosus原头节全长cDNA文库 ,文库的包装使用EICENTERTECHNOLOGIES公司提供的包装蛋白。结果与结论 成功构建细粒棘球蚴全长cDNA文库 ,文库滴度为 1.4× 10 7pfu/ml。文库的重组效率达到 99%以上 ,插入片段长度约为 1.1kb。
陆家海陈慧红余新炳冯德元郭中敏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全长CDNA文库基因构建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CTP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英文)
2002年
目的 构建恶性疟原虫 CT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以便进一步研究其功能。 方法 根据 Genbank已发表恶性疟原虫CTP基因序列 (序列号为 X0 84 0 4 1) ,自行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出 CTP基因 ,经 Hind 和 Bam H 消化后定向克隆入测序载体 p UC19,构建重组质粒 p UC19- CTP。经双酶切、PCR扩增和序列测定 ,证实插入片段与已知 CTP编码序列完全相同。用 Hind 和 Bam H 消化 p UC19- CTP,将双酶切下的 CTP编码基因片段定向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 结果经双酶切和 PCR扩增鉴定证实 CTP基因正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中。 结论 真核表达质粒 pc DNA3-
陈慧红余新炳吴忠道陆家海徐劲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聚合酶链反应真核表达载体基因表达
恶性疟原虫基因组结构研究进展
2001年
恶性疟原虫基因组结构研究进展较快,本文对恶性疟原虫在这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 述,旨在为我国恶性疟原虫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陈慧红吴忠道余新炳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基因组
恶性疟原虫海南株CTP基因测序重组质粒及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
2002年
目的 构建恶性疟原虫CTP基因的测序重组质粒和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以便进一步研究CTP基因的结构与功能。方法 根据已发表恶性疟原虫CTP基因的序列〔1〕,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将扩增的CTP基因的PCR产物连接于测序载体pUC19上 ,经测序反应确定无误。用HindⅢ和BamHⅠ双酶切将CTP基因从测序载体中切下 ,构建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上。 结果 构建了恶性疟原虫CTP基因的测序重组质粒 ,并对其进行了测序。并将恶性疟原虫的CTP基因从测序重组质粒中切下 ,克隆进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pcDNA3。 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恶性疟原虫CTP基因的测序重组质粒和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
陈慧红余新炳吴忠道徐劲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聚合酶链式反应基因测序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日本血吸虫新基因Sj Dad1的DNA免疫动物保护性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未知基因SjDad1的DNA免疫保护动物实验效果 ,探讨其作为疫苗候选分子的可能性。方法 构建SjDad1的真核表达载体 pEGFP -N3 -SjDad1,两次质粒DNA免疫BALB/c小鼠后给予小鼠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 ,设置生理盐水对照组 (NS)和pEGFP -N3 对照组 ,攻击感染后 4 2天处死小鼠 ,计算减虫率和减卵率。结果 双酶切和PCR反应以及测序结果证实重组真核表达载体 pEGFP -N3 -SjDad1构建成功 ,DNA免疫动物的保护实验证明 pEGFP -N3 -SjDad1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对小鼠没有显著的减虫作用 (P >0 0 5 ) ,减卵效果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减卵率是6 5 74 %。结论 日本血吸虫 pEGFP -N3 -SjDad1有抗血吸虫生殖作用 ,具有疫苗研究开发价值。
李焱余新炳吴忠道孟玮陈慧红彭寨玉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DNA免疫动物实验免疫保护
利用RT-PCR的方法检测恶性疟原虫海南株FCC1/HN CT基因在红细胞内期的表达及CTP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英文)
2001年
目的 利用反转录PCR(RT-PCR)的方法检测CTP基因是否在恶性疟原虫红内期表达,并构建CTP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以便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方法 按常规方法体外培养红内期恶性疟原虫,用Trizol试剂提取红内期疟原虫总RNA.通过RT-PCR方法扩增恶性疟原虫FCC1/HN珠CTP M码基因并构建CT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结果 获得了恶性疟原虫CTPcDNA的全编码区序列并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结论(CTP基因在恶性疟原虫FCC1/HN株红细胞内期表达并成功地构建了CTP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
陈慧红余新炳吴忠道徐劲陆家海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基因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恶性疟原虫海南株CTP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
2001年
目的 测定恶性疟原虫 (P f)海南株CTP基因序列 ,了解该虫株CTP基因序列与其它种类的CTP基因序列的差异 ,用于药物靶位的筛选。方法 用PCR的方法特异性的扩增CTP基因 ,并将此基因克隆于测序载体 pUC19,采用Sanger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序。结果 我国海南株的CTP基因序列与其它的CTP基因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 P .
陈慧红余新炳吴忠道陆家海徐劲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基因测序
细粒棘球蚴抗原B亚单位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获得细粒棘球蚴抗原B亚单位基因序列 ,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从包虫病羊体内获取细粒棘球蚴原头节 ,使用TRIZOL试剂提取总RNA ,逆转录成cDNA。根据E .granulosus抗原B亚单位基因的已知序列设计一对引物 ,采用RT PCR技术扩增出抗原B亚单位基因 ;将PCR产物纯化后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进行序列测定 ,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用RT PCR成功扩增出细粒棘球蚴抗原B亚单位基因序列 ,测序表明该基因ORF为 2 70bp ,和已发表基因核苷酸序列相比 ,缺失 3个碱基 ,同源性为 84 2 % ,推导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 77 8%。【结论】从E .granulosuscDNA扩增出抗原B亚单位基因 ,该基因编码 8ku亚单位前体蛋白。
陆家海余新炳高劲松单志新陈慧红郭中敏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抗原B基因扩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