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建昌
作品数:
7
被引量:8
H指数:2
供职机构:
苏州医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吾柏铭
苏州医学院
洪小苏
苏州医学院
高岚
苏州医学院
余荣水
苏州医学院
江建良
苏州医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7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7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心肌
3篇
心室
3篇
离散度
2篇
单相动作电位
2篇
动作电位
2篇
心肌缺血
2篇
心室复极
2篇
缺血
2篇
家兔
2篇
复极
2篇
复极离散
2篇
复极离散度
1篇
电图
1篇
动脉
1篇
动脉内
1篇
动脉狭窄
1篇
动态心电图
1篇
心电
1篇
心电图
1篇
心肌梗塞
机构
7篇
苏州医学院
作者
7篇
洪小苏
7篇
吾柏铭
7篇
陈建昌
5篇
高岚
3篇
江建良
3篇
余荣水
2篇
魏广和
2篇
韩婷婷
1篇
刘励军
1篇
郭为农
1篇
蒋志彬
传媒
3篇
苏州医学院学...
1篇
中国介入心脏...
1篇
中华心律失常...
1篇
临床荟萃
1篇
临床心电学杂...
年份
2篇
1998
3篇
1997
1篇
1995
1篇
1994
共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200例正常成人QT离散度(摘要)
被引量:5
1997年
近年来,QT离散度(QTd)已作为反映心室肌兴奋性恢复均一性程度的一种简便方法用于临床。本研究探讨其正常值范围和选用指标。
高岚
吾柏铭
韩婷婷
洪小苏
陈建昌
关键词:
QT离散度
正常成人
正常值范围
心室肌
兴奋性
心肌缺血阈值及其变异度动态心电图检测研究
被引量:3
1994年
本文对52例冠心病(CAD)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共检出474阵缺血发作,以慢频率缺血(77.6%)居多。夜间心肌缺血阈值较低,且缺血持续时间及ST段压低程度明显长和重于昼间。受检者心肌缺血阈值的变异度(V)为22.6±1。7%,与缺血总阵数呈密切正相关。单纯快、慢频率缺血者与混合型缺血者比较,后组总缺血阵数,总缺血时间、V均较前组为劣。本研究提示。日常生活中的缺血发作多为血管张力变化引起的心肌供氧减少所致;CAD患者间冠脉张力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冠脉张力的高低同心肌缺血程度有一定的联系。此外.推测混合型缺血患者的冠际病变较重;应予足够重视。
吾柏铭
郭为农
高岚
洪小苏
刘励军
陈建昌
韩婷婷
祝雷
关键词:
心肌缺血
阈值
动态心电图
自主神经在多阶段倾斜试验诱发血管迷走性晕厥中的作用
1997年
为评价自主神经在多阶段静滴异丙基肾上腺素倾斜试验(MITTT)诱发血管迷走性晕厥(VS)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了10例基础倾斜试验阳性(基础阳性组)、24例HITTT阳性(ISO阳性组)和11例MITTT阴性(对照组)结果患者在基础倾斜前后,阳性反应前或MITTT结束前各4分钟的心率功率谱图。结果显示,基础倾斜前4分钟,三组低频(LF)成分无明显差别(P>0.05);基础阳性组高频(HF)成分明显低于另两组(P均<0.05),LF/HF比值显著高于另两组(P均<0.05)。基础倾斜后和阳性反应前或MITTT结束前,三级LF成分均增高,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别;基础阳性组和ISO阳性组HF成分进行性降低,LF/HF比值进行性显著增大。对照组HF成分在这两个时间段无明显变化,虽然LF/HF比值较基础倾斜前明显增大,但后两个时间段比较并无差别。结果表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调节障碍在MITTT诱发VS的发生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LF/HF比值能更确切地反映两者在诱发VS中的相互作用。
洪小苏
吾柏铭
陈建昌
高岚
余荣水
关键词:
晕厥
自主神经系统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4例报告
1997年
2例右冠状动脉、1例左前降支及1例回旋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术后冠脉狭窄消失,疗效满意。
陈建昌
吾柏铭
洪小苏
余荣水
高岚
江建良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内支架植入术
冠状动脉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临床观察及其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1995年
冠脉内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主要原因,溶栓治疗是近年的重要进展。1991年10月~1994年10月共收治AMI 41例,其中15例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本文比较两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以及溶栓治疗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陈建昌
吾柏铭
洪小苏
余荣水
蒋志彬
高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血小板
活化
药物疗法
胺碘酮对家兔在体心脏心室复极及复极离散度影响的研究
1998年
为探讨胶碘酮抗心律失常的细胞电生理机制,采用同步记录心室外股不同部位单相动作电位的方法,观察健康家兔静注胶碘酮前后心室复极及复极离散度的变化。结果显示:胺碘酮对正常心肌可延长心室复极,但对其复极离散度则无显著影响。结论:胺碘酮能同步均一地延长心室复极,可以提高心电稳定性。
魏广和
江建良
陈建昌
洪小苏
吾柏铭
关键词:
胺碘酮
单相动作电位
家兔急性心肌缺血对心室复极离散度影响的研究
1998年
采用单相动作电位记录技术,观察家兔冠状动脉结扎前后心室复极离散度(MAPDd)的变化。结果显示:急性心肌缺血后MAPDd即到增大,10-40min增大更显著(P<0.001),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比较,缺血前MAPDd无显著差别(P>0.05),缺血后各时相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急性心肌缺血使心室复极离散度增大.是缺血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基础之一。
魏广和
江建良
陈建昌
洪小苏
吾柏铭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单相动作电位
心室复极离散度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