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小龙

作品数:19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社会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2篇水稻
  • 11篇水稻白叶枯
  • 11篇白叶枯
  • 10篇病菌
  • 9篇稻白叶枯病
  • 9篇叶枯病
  • 9篇水稻白叶枯病
  • 9篇枯病
  • 9篇白叶枯病
  • 7篇叶枯病菌
  • 7篇致病型
  • 6篇水稻白叶枯病...
  • 6篇白叶枯病菌
  • 4篇病菌致病型
  • 3篇毒力
  • 3篇内生细菌
  • 3篇甘薯
  • 3篇甘薯长喙壳
  • 2篇调味
  • 2篇调味汁

机构

  • 19篇云南农业大学
  • 7篇昆明学院
  • 2篇安阳师范学院
  • 2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云南省烟草农...

作者

  • 19篇陈小龙
  • 14篇黄琼
  • 14篇高玲玲
  • 9篇余磊
  • 5篇蒋涛
  • 3篇陈海如
  • 2篇孙跃先
  • 2篇郭建伟
  • 2篇陈云兰
  • 2篇李秀芬
  • 2篇王娅玲
  • 2篇黄艳丽
  • 2篇桂花
  • 2篇姜伟娜
  • 1篇秦西云
  • 1篇马捷
  • 1篇邹琳
  • 1篇杨俊誉
  • 1篇马捷
  • 1篇董闯

传媒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市场调查信息...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江西植保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中国植物保护...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第五届中国植...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 5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白叶枯病植株内生细菌的分离及其拮抗功能被引量:3
2017年
从云南省感染水稻白叶枯病的病株和健康植株上共分离得到475株植株内生细菌,从中筛选出167株对水稻白叶枯病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简称Xoo)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病株体内拮抗内生细菌的菌株数量多于健康植株,病株和健康植株根、茎、叶中的内生细菌菌株数量略有不同,从病株根、茎、叶中分离出的拮抗内生细菌对水稻白叶枯病病菌的抑制作用差异不显著;而从健康植株的茎部和叶部分离出的拮抗菌对水稻白叶枯病病菌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根部拮抗菌(P<0.05)。采用对峙培养方法测定并比较分离菌株的抑菌能力,得到30株对白叶枯病菌抑菌能力较强的菌株,并对其进行5种病菌的抑菌谱测定。结果显示,30株菌株对5种水稻病害的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发现,水稻内生拮抗细菌分别与GenBank序列数据库中17个属的细菌相似性较高,其中,农杆菌属(Agrobacterium)、短状杆菌属(Brachybacterium)、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为发病植株特有的拮抗细菌属,而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和考克斯菌属(Kocuria)仅存在于对照植株中。
杨俊誉陈小龙高玲玲黄琼
关键词:内生细菌拮抗细菌抑菌谱RDNA种群结构
西南地区水稻籼粳分化对白叶枯病菌毒性变异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为明确西南地区水稻籼、粳分化对白叶枯病菌群体结构特征的影响,掌握病菌毒性变异以及致病型在籼稻和粳稻上的分布规律,为水稻品种抗性基因选育和抗性品种推广提供有效策略。利用6个含有单抗基因的近等基因系材料为鉴别品种,对西南地区不同水稻品种的218个菌株致病型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西南稻区白叶枯病菌致病型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共包含18种致病型;籼稻和粳稻上病菌致病型组成存在明显差异,粳稻上病菌致病型数量较多,籼稻较少;粳稻上病菌致病型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高于籼稻;通过分析病菌对抗性基因的克服数量以及鉴别品种病斑长度,结果显示,籼稻上病菌的毒力显著高于粳稻;以彼此间相似率60%为界聚类分析病菌致病型,18种致病型可归为4个聚类簇,其中簇Ⅰ中菌株毒性最弱,来自粳稻上的病菌有42%集中在这个聚类簇中,而来自籼稻上的病菌75%集中在毒性最强的簇Ⅳ中。因此,就品种的布局而言,在病菌毒性较强的籼稻区应尽可能使用含有多个抗性基因的聚合品种,避免单一品种的长期种植,防止病害的大规模流行。鉴于粳稻区病菌毒性弱、毒谱窄,育种部门应与监测部门联合,制定好抗性基因轮换的宏观计划,并且加强籼稻区稻种外运时的检疫工作,防止强毒性菌株随种子的携带而传播。
陈小龙余磊高玲玲孙跃先黄琼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籼稻抗性基因
西南稻区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型研究
由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生产上一种严重的细菌性病害,该病害在我国尤其是西南地区十分严重.虽然已经有一些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化学药剂在生产上应用,但随着病菌抗药性的增...
陈小龙马捷高玲玲余磊蒋涛黄琼
中国西南水稻白叶枯病菌遗传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被引量:4
2014年
针对我国西南稻区特有的立体气候和农业生态系统,利用rep-PCR和IS-PCR技术构建不同海拔稻区白叶枯病菌的DNA指纹图谱,聚类分析病菌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①西南稻区白叶枯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共包含56种分子谱型,不同海拔稻区病菌的分子谱型种类明显不同;②白叶枯病菌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在不同海拔稻区存在显著差异,其以中海拔稻区最高,低海拔稻区次之,高海拔稻区最低;③不同气候带白叶枯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呈现出随着气候带温度降低而逐步减小的趋势;④聚类分析结果显示,56种分子谱型可分为9个遗传家系,低海拔稻区的菌株主要集中在lineage1和lineage2,中海拔稻区的菌株主要集中在 lineage3-lineage6,而高海拔的主要集中在 lineage3-lineage5。不同海拔稻区的菌株在变异程度上存在明显不同,因此,根据病菌致病型布局抗性基因时,应充分考虑菌株间遗传多样性的差异以及地区间病菌的变异强度,以减缓病菌在寄主选择压力下的变异速度,避免品种抗性丧失的周期过短。
高玲玲黄琼陈小龙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中国西南部海拔气候区
西南稻区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型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本研究利用rep-PCR、IS-PCR技术和6个分别持有不同单抗基因的近等基因系材料对我国西南稻区水稻白叶枯病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毒力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南稻区水稻白叶枯病菌群体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18...
陈小龙余磊高玲玲蒋涛黄琼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型毒力
甘薯长喙壳菌株与芋头互作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2
2011年
以芋头块茎组织为供试材料,用来自石榴、甘薯和芋头的甘薯长喙壳(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is et Halsted)菌株分别接种芋头块茎,同期观察3种不同致病性的菌株在互作中芋头过氧化物酶(POD)、超氧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3个菌株5 h后,芋头块茎组织开始呈微红色,对照块茎组织无颜色变化;芋头菌株和石榴菌株均可在芋头块茎组织表面生长,并最终致其腐烂,表现出亲和反应;接种甘薯菌株后芋头块茎组织表面无菌丝生长,表现出非亲和反应。同期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结果显示:在接种25~30 h后,芋头块茎组织中POD、SOD和CAT活性达到高峰,且非亲和接种(甘薯菌株)块茎组织高于亲和接种(芋头菌株、石榴菌株)块茎组织;在接种10 h后,芋头块茎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升高,其表面的颜色呈浅褐红色,在接种20 h后含量达到最高值,随后始终维持较高水平,且非亲和接种块茎组织高于亲和接种块茎组织。
余磊高玲玲郭建伟陈小龙黄琼陈海如
关键词:甘薯长喙壳芋头抗氧化酶
内生细菌Y1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病促生作用及鉴定
从云南省和四川省采集的31份水稻样品中分离到16株水稻内生拮抗细菌,通过抑菌圈法用水稻白叶枯病菌9个致病型作为供试菌株进行拮抗作用的筛选,获得1株对水稻白叶枯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菌株Y1,抑菌圈直径为1.90~3.10c...
李秀芬高玲玲陈小龙黄琼
关键词:水稻内生细菌水稻白叶枯病菌促生
西南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型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及成因探讨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6个含有单抗基因的近等基因系材料为鉴别品种,在水稻的孕穗期采用剪叶接种的方法,测定了西南不同海拔稻区218株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的致病型。结果表明,(1)西南稻区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型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共包含18种,其中9种新致病型为西南地区特有的类型。(2)不同海拔稻区病菌致病型组成存在明显差异,中海拔稻区病菌致病型数量最多,高海拔稻区次之,低海拔稻区最少。低海拔稻区病菌致病型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最低,并且与中海拔和高海拔稻区差异显著。(3)通过分析病菌对抗性基因的克服数量以及鉴别品种病斑长度,表明不同海拔稻区病菌毒力存在明显差异。病菌的毒力与其地理来源的海拔高度呈负相关关系。(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以致病型彼此间相似率60%为界,18种致病型可归为4个聚类簇,其中簇Ⅰ毒性最弱,主要集中了高海拔稻区的菌株,簇Ⅳ毒性最强,集中的主要是低海拔菌株。(5)相关性分析表明,病菌致病型多样性特征值与气候类型和寄主品种的多样性呈线性相关关系,气候类型和寄主品种影响病菌致病型的多样性分布,并且寄主品种对病菌的影响程度高于气候类型。就品种的布局而言,低海拔稻区应尽可能使用含有多个抗性基因的聚合品种,而在中、高海拔稻区,应制定好抗性基因轮换的宏观计划,减少低海拔地区向海拔较高的地区稻种的频繁调运,降低水稻白叶枯病的危害。
陈小龙高玲玲余磊孙跃先马捷黄琼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毒力海拔抗性基因
西南稻区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型研究
由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生产上一种严重的细菌性病害,该病害在我国尤其是西南地区十分严重。虽然已经有一些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化学药剂在生产上应用,但随着病菌抗药性的增...
陈小龙马捷高玲玲余磊蒋涛黄琼
文献传递
石榴枯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和小卫星标记(DAMD)技术分析中国石榴枯萎病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的遗传多样性,并对来自印度、巴西、美国、新西兰、巴布新几内亚等多种寄主的C.fimbriata样品进行扩增,结果显示:所有C.fimbriata在遗传相似系数0.70(RAPD)和0.60(DAMD)时均被分为4个相似的组群,其中中国石榴枯萎病菌间及其与芋头黑腐病菌(中国)具有一致的同源性(similarity index:1.00),而其它不同寄主来源的分离菌显示出一定的多态性。来自印度的石榴枯萎病菌与来自中国的有明显差异(RAPD,DAMD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83和0.71),中国芋头寄主分离菌与巴西芋头分离菌间也存在一定差异。相对于来自印度石榴C.fimbriata来说,来自中国石榴与巴西芋头的分离菌有更近的系统发育关系。所有来自甘薯寄主的C.fimbriata聚类为一个单独的分支。这表明供试的所有中国石榴菌株间及与中国芋头菌株间均具有一样的基因型,与印度同寄主(石榴)的C.fimbriata基因型存在明显差异。
余磊邹琳陈小龙高玲玲黄琼陈海如
关键词:石榴枯萎病甘薯长喙壳RAPD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