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安

作品数:49 被引量:352H指数:8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细胞
  • 12篇抗体
  • 9篇克隆
  • 9篇教学
  • 8篇单克隆
  • 8篇单克隆抗体
  • 6篇蛋白
  • 5篇乳腺
  • 5篇腺癌
  • 4篇乳腺癌
  • 4篇特异性单克隆...
  • 4篇教育
  • 4篇基因
  • 4篇肝癌
  • 4篇肝细胞
  • 3篇血清
  • 3篇医学检验专业
  • 3篇医学教育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机构

  • 46篇第三军医大学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美国疾病预防...
  • 1篇解放军第32...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9篇陈安
  • 35篇胡川闽
  • 20篇李淑慧
  • 16篇李鹏
  • 12篇易维京
  • 11篇张竹君
  • 10篇陈莎
  • 7篇韩起
  • 6篇何莹
  • 6篇杨明珍
  • 4篇张阳
  • 3篇黄松生
  • 3篇张静波
  • 3篇刘斌
  • 3篇梁文斌
  • 3篇万瑛
  • 3篇李新军
  • 2篇高利宏
  • 2篇丛珊
  • 2篇郭建秀

传媒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免疫学杂志
  • 5篇国际检验医学...
  • 4篇局解手术学杂...
  • 3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癌症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检验...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4
  • 1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7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croRNAs在胰腺癌研究中的新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胰腺癌是目前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其所致死亡在世界范围内居肿瘤死因的第4位,是所有消化系统肿瘤中第2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由于起病隐匿、缺乏可靠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大多数胰腺癌患者发现时已处于晚期,少有手术切除机会,且预后很差,5年生存率小于5%[2]。因此,寻找胰腺癌特异性的早期诊断标志物显得尤为迫切。miRNAs 是一类由17~25个核苷酸组成的、内源性单链非编码 RNA 分子。miR-NAs 不编码蛋白,而是通过与 mRNA 的3′端非编码区(3′UTR)的靶向结合,参与基因功能的调节[3]。大量的研究表明,miRNAs 与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miRNAs 通过基因表达调控影响着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炎性反应、应激反应等病理生理过程,是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新的调节分子家族,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最近的研究发现,胰腺癌组织、细胞株、癌前病变、血浆中均存在 miRNAs 表达谱的异常[4],提示 miRNAs 可能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研究、早期诊断、药物耐药性评估、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相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杨增俊陈安
关键词:胰腺癌MIRNAS肿瘤标志物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原核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制备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构建H-FABP高效原核表达载体,并实现H-FABP的高效原核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通过RT-PCR扩增人H-FABP的基因序列,将目的基因克隆入质粒pET28a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H-FABP。将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中,通过IPTG诱导H-FABP的表达,采用Q Sepharose F.F.阴离子层析柱等方法建立H-FABP的纯化工艺。用免疫胶体金法和Western blot鉴定纯化后重组蛋白免疫特异性,用重组表达蛋白制备兔抗H-FABP多克隆抗体。结果成功构建人H-FABP重组蛋白原核表达载体,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5kD,与预期一致。亲和层析纯化产物的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表明获得纯度>95%的目的重组蛋白。制备的抗H-FABP多克隆抗体的抗血清ELISA效价可达1∶512000。结论本研究在原核系统中成功表达了H-FABP重组蛋白,并制备多克隆抗体,为H-FABP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及开发临床诊断试剂盒打下了基础。
丛珊张阳张竹君易维京陈安胡川闽余晓东李淑慧
关键词: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表达载体构建纯化
苦参碱诱导人肝癌细胞系HepG_2凋亡的研究被引量:90
2001年
目的 观察苦参碱是否能诱导人肝癌细胞系HepG2 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的变化。方法  0~ 3 .0g/L苦参碱处理HepG2 细胞 ,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 ;TUNEL法原位检测DNA断裂 ;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峰 ;AnnexinV FITC/PI双标记检测早期凋亡 ;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检测wp5 3 ,bcl 2 ,bax ,c myc ,Fas等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采用真彩色图像分析仪定量检测。结果  1.5~ 3 .0g/L苦参碱可诱导HepG2 凋亡 ,并且使凋亡相关基因wp5 3 ,bax ,Fas表达上调 ,而抗凋亡基因bcl 2 ,c myc表达下调。结论 一定浓度的苦参碱可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 凋亡 ,并且该凋亡与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增强和抗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减弱有关。
司维柯陈安李鹏刘斌高利宏姚婕
关键词:苦参碱肝细胞癌凋亡HEPG2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表位特异性CTL定量检测的评价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评价慢性乙肝患者体内不同表位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的功能状态. 方法:采用MHC/肽四聚体复合物技术,即tetramer技术, 定量外周血HLA-A2限制性表位即核心抗原core18-27、被膜抗原env 183-191、335-343、聚合酶抗原pol 575-583 4种表位特异性CTL,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慢性乙肝患者体内存在多克隆CTL反应,core 18- 27为优势性表位.4种表位特异陛CTL的频率与病毒载量无相关性(P>0.05);表位特异性CTL与血清转氨酶水平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体内存在的CTL数量并不能代表机体的保护性免疫状态.
张静波陈思源杨志清李廷荣陈安吴玉章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血清转氨酶
抗preS1分子高效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在血清LHBs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制备可用于血清LHBs检测的针对preS1高效单克隆抗体并进行初步临床应用研究。方法对乙肝preS1区段基因(B基因型,adr血清亚型)全长序列(1~119 aa)进行密码子偏嗜性改造后,克隆入质粒pET32a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采用离子交换、HIS亲和层析柱以及肠激酶(EK酶)酶切等方法建立preS1重组蛋白的纯化工艺,制备筛选单克隆抗体的筛选原;综合应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预测LHBs preS1区段B细胞表位肽preS1(36~58 aa),合成该肽段后与BSA交联,通过新型免疫程序制备单克隆抗体;建立以抗preS1高效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ELISA方法,并对临床血清LHBs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获得了高纯度的重组preS1蛋白,HPLC分析其纯度为98%,通过新型免疫程序制备的抗preS1单克隆抗体1-E6(IgG1)特异性好,对preS1(LHBs)的检出率(83.3%)高于其他同类抗体(P〈0.01)。结论获得高效特异的抗preS1单克隆抗体1-E6以及高纯度重组preS1蛋白免疫检测标准品。
李新军张竹君易维京陈安李淑慧赵忠颢刘明栋范毓东胡川闽
关键词:PRES1单克隆抗体ELISA
重组人干扰素调节因子4结合蛋白表达体系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组人干扰素调节因子4结合蛋白表达体系,该表达体系包含表达载体和干扰素调节因子4结合蛋白基因片段,其中所述的干扰素调节因子4结合蛋白基因片段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还涉及上述的重组...
张竹君胡川闽李鹏陈安李淑慧
文献传递
苦参碱诱导人肝癌细胞分化、凋亡时对G_1细胞周期调节因子的调控被引量:117
2001年
目的:观察苦参碱诱导人肝癌细胞分化、凋亡时,G1细胞周期调节因子的变化,探讨苦参碱对肿瘤细胞增殖的调控。方法:0、0.3、0.8、1.5g/L苦参碱作用HepG2细胞3天,免疫组化检测p53、Rb、p21、p27、p16、cyclinD1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检测p53、cyclinD1mRNA的表达。真彩色图像分析对基因表达强弱进行定量,结果用MicrosoftExcel软件统计处理。结果:用药后细胞周期负调控因子p53、Rb、p21、p27、p16表达增强;正调控因子cyclinD1表达减弱。结论:苦参碱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分化、凋亡的机制可能与苦参碱上调了G1细胞周期负调节因子的表达,下调了G1期正调节因子cyclinD1表达有关。
司维柯高利宏刘斌陈安李鹏姚婕
关键词:苦参碱细胞周期细胞调控
本科生创新科研实践活动促进学科建设发展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6
2009年
不断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和高水平地建设特色学科是提高大学整体办学能力的两项核心工作,前者重点是教学,后者强调科学研究,如何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目前一个热点课题。近年来我们在抓学科发展的同时开展本科生创新科研实践活动,收获了一些经验,为进一步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和搞好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
胡川闽易维京陈莎李淑慧陈安黄松生
关键词:本科生教学学科建设
调节自噬对乳腺癌细胞紫杉醇耐药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调节自噬对乳腺癌细胞紫杉醇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两株乳腺癌细胞MDA-MB-231及MDA-MB-468细胞,分为不同浓度的紫杉醇(PTX)组、联合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PTX+Rapa)组和联合自噬抑制剂3-MA(PTX+3-MA)组(对照组给予相应溶剂),分别作用24 h、48 h及72 h后,应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及抑制率。结果 PTX+Rapa组对两株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均显著优于单独给药的PTX组及PTX+3-MA给药组(P<0.01),而PTX+3-MA组对两株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则明显弱于单独给药的PTX组(MDA-MB-231,P<0.05;MDA-MB-468,P<0.01),提示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10 nm)可降低乳腺癌细胞对紫杉醇耐药性,增强紫杉醇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而自噬抑制剂3-MA(10 mm)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乳腺癌细胞紫杉醇耐药性,拮抗紫杉醇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论调节自噬能明显影响乳腺癌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性,这为自噬与乳腺癌细胞紫杉醇耐药性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陈莎韩起王旭辉杨明珍张竹君陈安胡川闽李淑慧
关键词:自噬乳腺癌紫杉醇耐药
练好免疫学教学基本功被引量:4
2004年
万瑛陈安郭波
关键词:免疫学教学方法生物科学医学教育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