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晨
-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学更多>>
- 医学人类学视角下的中西医学——以脉诊和解剖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东方文化强调天人合一、整体综合的思维方式,西方文化认为纷乱复杂的事物表象背后必然存在着一个客观事实。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念,导致了同样具有解剖学基础的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文章在医学人类学的视角下,从哲学观念、认知方式、价值伦理和人与自然关系四个方面,对脉诊和解剖两种医学技术手段进行了文化剖析,最后指出中西医结合,不仅需要技术层面上的沟通交流,更需要隐藏在技术身后文化的融合,才能更好的为人类健康服务。
- 陈国晨
- 关键词:医学人类学脉诊文化差异
-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对电影《刮痧》的跨文化比较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从人类学角度来看,电影《刮痧》显示了中西方文化在疾病认知、社会伦理等方面的差异,这背后体现了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冲突。面临当今世界广泛的文化交流与碰撞,中国文化应该拥有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的胸怀,努力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和同"的理想境地。
- 陈国晨
- 关键词:文化差异《刮痧》各美其美
- 身体的医学化:中西医学的身体观被引量:4
- 2016年
- 中西医学持有的不同的身体观,决定了两者在进入身体、构建疾病、如何治疗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从医学与药学、诊断空间、技术控制三个方面对中西医学的身体观加以比较分析,认为以人为对象的中医和以疾病为对象的西医应该打破既定的身体观范式,向多元化视角拓展,回归到医学人文精神中来。
- 陈国晨
- 关键词:身体观西医人文精神
- “脉诊”和“解剖”——中西方医学文化比较研究
- 东方文化强调天人合一、整体综合的思维方式,西方文化认为纷乱复杂的事物表象背后必然存在着一个客观事实。任何技术手段表面的冲突,背后必然存在着文化的推手。脉诊和解剖是中西医学两大理论体系中具有代表性的两种医学技术手段,在两大...
- 陈国晨
- 关键词:医学人类学文化差异
- 文献传递
- 中西医学的医学人类学解读被引量:1
- 2014年
- 中医和西医是分别根植于东方和西方文化中所产生的医学理论体系,两种医学理论对世界医学影响的不同,暗示着医学背后的两种文化对世界影响力的差异。从医学人类学的发展历史入手,站在医学人类学的角度对中医的文化性、西医的生物性加以探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从共时性的角度展现两种医学文化的多元化,为进一步理解中西医的处境以及未来的发展模式提供借鉴。
- 陈国晨
- 关键词:医学人类学医学文化中医西医
- 非理性的社会化过程——以《西游记》为例
- 2015年
- 理性与非理性的战争由来已久,近代以来以理性占据主导,非理性地位弱化而告一段落,事实上非理性从来没有放弃对理性的征服。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全文中蕴含着非理性和理性的争斗,最终以理性彻底完成对非理性的社会化改造而告终。作者吴承恩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了非理性被纠正和理性化的过程,为我们看待理性和非理性之争提供了一种新的审视视角。
- 陈国晨马俊驰
- 关键词:非理性社会化《西游记》
- 社会文化对中西医学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中西医学根植于自身的社会文化体系中,两者在理论基础和实践标准上具有不可通约性。因此中西医之争,表面上是关于疾病疗效的争论,实质上是两种社会文化在争夺医疗市场的权力、利益和话语权。站在医学人类学的角度从哲学观念、认知方式、价值伦理、人与自然关系和治疗方式五个方面对中西医进行比较研究,不仅为解决中西医之争打开了新的视角,还提醒我们要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正确处理好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以期能够从文化视角更好的理解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一系列文化冲突问题。
- 陈国晨
- 关键词:社会文化中西医学文化差异
- 北京市藏医药产业发展模式
- 在国家大力发展医药产业的背景下,来自雪域高原上的藏医药迅速进入北京等内地城市,推动了北京地区藏医药医疗实践和产业化运作.本文在分析北京地区藏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建议建立藏医药推广机制,开拓医药市场潜力。发...
- 李丽陈国晨
-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