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达 作品数:10 被引量:62 H指数:4 供职机构: 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急诊床旁超声在急性呼吸困难快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急诊床旁超声在急性呼吸困难快速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将2020年4-9月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接收的急性呼吸困难患者72例作为对照组,2020年10月-2021年4月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接收的急性呼吸困难患者79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检查,研究组行急诊床旁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时间、急性呼吸困难病因诊断准确率及入院后不同时间的氧合指数(OI)。结果:研究组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重症肺炎、肺水肿、肺栓塞、COPD、气胸、胸腔积液各病因诊断准确率及整体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入院1、2 h的OI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床旁超声在急性呼吸困难病因鉴别诊断中,可缩短检查耗时,快速查明病因,迅速纠正氧合状况。 石健龙 吕博文 陈华达 刘华耀 廖仍照 关永健关键词:急诊床旁超声 急性呼吸困难 长托宁代替阿托品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探讨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代替阿托品救治急性有机磷中毒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阿托品组与长托宁组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阿托品组联用阿托品、长托宁组联用长托宁治疗,观察患者用药后机体各项指标及预后。结果长托宁组与阿托品组比较,用药次数、中毒症状消失时间、CHE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减少(或缩短),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阿托品组死亡率5.26%,长托宁组死亡率2.6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视力模糊、心率增快及尿潴留发生率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抢救有机磷中毒,长托宁与阿托品均能起到较好治疗效果,并且长托宁不良反应低,可代替阿托品用于治疗有机磷中毒。 陈华达 梁俊雄 吕博文关键词:长托宁 有机磷中毒 阿托品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对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08例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纯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给患者注射奥曲肽注射液的同时,服用奥美拉唑肠溶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止血时间、止血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3%,明显比对照组81.5%要高;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24h和48h的止血率分别为64.8%和79.6%,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5%和35.2%;观察组的再出血率为5.6%,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且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的不良反应率为7.4%,高于观察组患者的9.3%,但经统计分析,P>0.05,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比传统的药物治疗的效果更加明显,不仅止血时间短,而且再出血率也显著减少,不良反应的情况也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华达 石健龙 李启标关键词:奥曲肽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奥美拉唑 再出血 口咽通气管面罩气囊通气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面罩气囊通气在心肺复苏早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院前发生心搏骤停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A组予口咽通气管面罩气囊通气——气管插管,B组予常规气管插管。比较2组在心肺复苏早期的插管所需时间、插管成功率及复苏成功率。结果 A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插管所需时间短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复苏成功率高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心肺复苏早期口咽通气管面罩气囊通气在开放气道中具有操作简单、快捷、有效的优点,能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陈华达关键词:气管插管 心肺复苏 体外无创性心脏起搏在院前救治慢性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 2020年 目的探讨体外无创性心脏起搏(ENCP)在院前救治慢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18年1月~2019年6月院前急救接诊的60例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术(TCP)组与ENCP组。TCP组患者实施经静脉穿刺起搏术,ENCP组行无创心脏起搏,比较两组患者起搏有效性、起搏成功时间及并发症。结果ENCP组与TCP组在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救治的起搏成功率、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CP组的起搏成功时间显著低于TCP组[(2.13±0.53)min vs(.5.22±1.36)min](P<0.01)。ENCP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TCP组(10.00%vs.46.67%)(P<0.01)。结论ENCP与TCP在院前救治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效果相当,但ENCP可显著缩短起搏成功时间,降低心脏起搏相关并发症。 陈华达 吕博文 莫俊强关键词:慢性心律失常 院前急救 并发症 心肺复苏术后亚低温联合乌司他丁对脑保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术后亚低温联合乌司他丁对脑保护的疗效。方法将心肺复苏(CPR)救治成功后昏迷患者88例分为对照组(28例)、亚低温组(30例)及亚低温联合乌司他丁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对症支持治疗,亚低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亚低温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亚低温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GCS、NFCS评分状况及通气时间、死亡率等。结果联合组7 d后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及亚低温组,P<0.05;联合组患者的GCS评分显著高于亚低温组及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低于亚低温组及对照组,P<0.05。三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亚低温联合乌司他丁可更好保护脑部功能,加快脑部复苏,改善脑部神经功能,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值得应用。 张伟良 梁俊雄 陈华达关键词:心肺复苏 亚低温 乌司他丁 HC可视喉镜在院外急救困难气道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2017年 目的探讨HC可视喉镜在院外急救困难气道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经急救医疗系统(Emergnet medical system,EMS)行院外抢救紧急气管插管的困难气道患者11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Macintosh喉镜气管插管,研究组采用HC可视喉镜气管插管,比较2种喉镜的声门暴露情况、插管成功率、插管成功次数、插管时间及插管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Cormack分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声门暴露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及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成功插管患者的插管次数及插管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CormackⅣ级的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插管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ormackⅡ级、Ⅲ级及Ⅳ级插管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HC可视喉镜与普通喉镜在院外急救困难气道插管应用可提升声门暴露率,降低声门暴露分级,提升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及总成功率,降低平均插管次数、插管时间及不良反应率,且Cormack声门显露分级越高,优势越明显。 梁俊雄 黄锦联 张伟良 陈华达关键词:普通喉镜 院外急救 困难气道 气管插管 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急诊处理分析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诊断方法及急诊处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诊治的42例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11例在入院后初诊误诊,误诊率26.19%,其中误诊为胃炎者3例,急性心功能衰竭2例,急性胆囊炎1例,急性肠炎1例,心律失常3例,心源性休克1例。心电图检查定位心肌梗死部位,其中前壁占30.95%,前间壁,占21.43%,心内膜下占16.67%,广泛前壁占14.29%,侧壁占9.52%,后壁占7.14%。以速率法检测心肌酶,CK为(532.27±73.28)U/L,CK-MB为(94.23±26.42)U/L,LDH为(632±127.38)U/L,AST为(125.42±26.36)U/L,均升高与正常参考值2倍以上。经过积极治疗,18例患者最终痊愈,痊愈率42.86%,21例患者好转,好转率50.00%,3例死亡,病死率7.14%3。结论早期行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有助于协助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及时恰当的急诊处理能减少心肌受损,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 陈华达 梁俊雄 吕博文关键词:非典型心肌梗死 急诊处理 急诊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在急诊科使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47例,按照人院顺序及患者是否愿意进行呼吸机治疗分为NPPV治疗组24例与标准治疗组23例,标准治疗组进行常规治疗,NPPV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具有上呼吸机指标的情况下面罩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HR)、心率(RR)、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O2)、pH值变化及治疗转归。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h、24h后HR、RR、PaC02下降,PaO2/FO2、pH值上升,NPPV组以上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治疗组仅治疗24h后PaCO2、PaO2/FO2、pH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治疗组经过治疗后存活14例(60.87%),9例(39.13%)患者最终死亡;NPPV组经过治疗最终存活21例(87.50%),3例(22.50%)死亡。标准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24.45±12.13)d,NPPV组平均住院时间(16.64±9.87)d。结论急诊科应用NPPV治疗急性呼吸衰竭能快速改善患者通气情况,提高患者存活率。 陈华达 梁俊雄 吕博文关键词:急性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