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凡

作品数:18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结核
  • 4篇教学
  • 3篇蛋白
  • 3篇生物化学
  • 3篇肿瘤
  • 3篇免疫
  • 3篇结核病
  • 3篇化学实验
  • 3篇FGFR2
  • 2篇多态
  • 2篇乳腺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生物化学实验
  • 2篇实验教学
  • 2篇细胞
  • 2篇腺肿瘤
  • 2篇米粒
  • 2篇纳米粒
  • 2篇就业

机构

  • 18篇湖北大学
  • 4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深圳市第二人...
  • 2篇东莞市长安医...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深圳市第三人...
  • 1篇湖北省肿瘤医...

作者

  • 18篇陈凡
  • 4篇薛云
  • 3篇程志德
  • 3篇胡飞飞
  • 2篇喻雪婧
  • 2篇顾大勇
  • 2篇洪琦
  • 2篇陈欣
  • 2篇王伟
  • 1篇肖正勤
  • 1篇马宏伟
  • 1篇熊敏
  • 1篇赵战勤
  • 1篇田卫群
  • 1篇何建安
  • 1篇王行国
  • 1篇杨艳燕
  • 1篇刘厚明
  • 1篇聂勇波
  • 1篇王堃

传媒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公共卫生与预...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课程教育研究...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高校生物学教...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核多肽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
2020年
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CS-NPs)载体,并以粒径和多分散系数(PDI)为主要评价指标优化了工艺参数。通过文献检索,筛选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MTC)标准强菌株H37Rv的保护性抗原蛋白Rv0180c(GLDKNKFDIRVVSPDEARRLY),经异硫氰荧光素(FITC)标记后载入优化的空白CS-NPs中,获得结核多肽壳聚糖纳米粒(Pep-CS-NPs)。所得空白CS-NPs的平均粒径、PDI和ζ电位分别为(148.13±2.24)nm、0.197±0.013和(+18.00±0.89)mV;4℃放置28 d,粒径未见显著增大。Pep-CS-NPs的平均粒径、PDI和ζ电位分别为(186.93±8.80)nm、0.254±0.014和(+12.07±1.68)mV,包封率和载药量为(45.20±2.95)%和(12.92±1.12)%。体外释放结果表明,Pep-CS-NPs缓慢释放多肽,48 h累积释放率为56.6%。本试验表明,离子交联法制备载多肽CS-NPs的工艺简便稳定、条件温和,所得制品粒径大小适宜、分布均匀,且具有明显缓释作用,有望作为治疗结核病的新型疫苗。
王梦娅祖向阳陈凡赵战勤薛云
关键词:结核病壳聚糖纳米粒体外释放
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iPDMS)蛋白芯片在肿瘤相关抗原自身抗体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肿瘤标记的快速筛查是临床早期诊断的难题。利用化学发光蛋白质芯片技术,对低丰度的肿瘤相关抗原的自身抗体进行高灵敏度的筛选,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本研究首先将带烯烃末端的、引发聚合反应的表面引发剂加入到常规聚二甲基硅氧烷材料中,再通过热交联反应固定到聚二甲基硅氧烷的三维结构中,形成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iPDMS)。为了使iPDMS材料具有抗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的特性,在活性引发位点处通过表面引发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poly(OEGMA)高分子刷。最后将20种肿瘤相关的抗原利用高通量喷点打印技术打印到芯片的特定区域,并组装成iPDMS芯片的48孔检测微孔板。对临床上常见的8种肿瘤患者血清进行分析,发现VEGFR1和VEGF121自身抗体对常见的8种肿瘤具有检测价值,有望成为肿瘤快速筛查的检测指标。
陈凡王伟王伟顾大勇聂勇波肖正勤马宏伟马宏伟何建安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
我国结核病防治现状与展望被引量:39
2019年
目的回顾我国结核病防治的发展,总结经验,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结核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搜索政府和机关网站,获得我国结核病患病率、防止政策、治疗、诊断方法和结核病影响因素。结果我国结核病防治历经70年的发展,结核病患病率明显降低;从地图分布来看,我国结核病发病率呈中间发病率较低,而两边较高的现象,并且西部发病率相对较高;而由于耐药型结核病和HIV合并感染结核病的产生,使得近几年的结核病患病率和死亡率下降缓慢。结论我国仍是结核病高负担国,需以政府为主导,制定更完善的法律法规,增加疫苗、诊断方法和新型药物的研究力度,从根本上消除结核病的感染。
陈凡朱荣生周菁薛云杨凡
关键词:结核病
创新创业时代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3年
随着创新创业时代的发展,高校中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进行,传统的授课方法已经无法赶上当前时代发展的脚步,大学生所处的信息环境日益多元化,因此,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显得更为迫切。翻转课堂,亦称颠倒课堂,是信息技术驱动下教学任务在时空上的互换,是对课堂中主客体颠倒的新型教学模式,目前,国内外很多学校都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尝试,本文将翻转课堂应用到《免疫学》课程中,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达到增强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安明薇杨思洁李洋洪琦陈凡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免疫学
一种纤维素酶产生菌筛选方法的改良被引量:1
2012年
纤维素是自然界最为丰富的可再生资源,许多国家已在纤维素酶产生菌上开展了广泛研究。传统的刚果红平板染色筛选方法,不是操作繁琐、菌落混杂,就是微生物产生的透明圈较为模糊,不易区分;利用曲利本蓝作为染料筛选纤维素酶产生菌,操作方便简洁且产生的透明圈明显,而且其粗酶液采用滤纸酶活力(FPA)分析,发现该方法筛选的菌株假阳性低。
杨升陈凡龙燕
关键词:纤维素酶刚果红
TNRC9和FGFR2基因多态性与湖北地区汉族人群乳腺癌患病风险研究
2011年
目的:研究探讨TNRC9基因rs3803662和FGFR2基因rs17102287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两SNP连锁与湖北地区汉族妇女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抽取汉族510例乳腺癌患者和550例健康妇女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抽提基因组DNA,检测TNRC9rs3803662和FGFR2rs17102287的基因多态性,计算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研究各基因型以及基因SNP连锁之间对乳腺癌风险的影响。结果:TNRC9基因SNP位点rs3803662的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3.0%、46.4%、40.6%和7.3%、52.1%、40.6%,其基因型频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0,P=0.043。而等位基因频率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GFR2基因SNP位点rs17102287的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等位基因频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基因连锁分析D′=0.087,r2=0.085,没有明显连锁不平衡现。结论:TNRC9基因rs3803662多态性与汉族妇女乳腺癌易感性有关,FGFR2基因rs17102287多态性及其与TNRC9基因rs3803662单倍体连锁与湖北地区汉族人群妇女乳腺癌易感性无相关性。
王绍明陈欣胡飞飞黄华泥喻晶王堃陈凡
关键词:乳腺肿瘤
PCT在肺结核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肺结核病中的诊断以及治疗效果评估的意义。方法:分别检测49例初发性肺结核及33例治疗后肺结核患者血清中PCT含量,同时检测肺部空洞性病变和胸膜积液情况,选取23例健康人血清作为对照,以评价PCT在结核病诊断及预后的价值。结果:初发性结核病患者和治疗后结核病患者血清中PCT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中PCT含量明显较初发性患者降低(P<0.01),透视检查发现随着PCT下降肺部病变也有所好转。结论:PCT可用于肺结核患者早期辅助诊断,对治疗后肺结核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黄华泥刘嬙陈凡
关键词:降钙素原肺结核
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是采集人体免疫细胞,在多种免疫活性因子的作用下,经过体外培养,消除患者体内的免疫抑制因素,筛选并大量扩增免疫效应细胞,然后再回输到体内,杀灭血液及组织中的病原体、癌细胞、突变的细胞。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可打破免疫耐受,激活和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黄华泥陈凡
关键词:免疫细胞治疗
基于“万众创新”新态势下生物化学实验室开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8年
在当前“万众创新”新态势下,生物化学实验室开放形式努力探索合适的新模式,以提高学生实验创新能力和实验教学质量。通过对学生实验需求分析分类,针对不同实验需求制定相应的开放形式和管理制度,在试运行期间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程志德陈凡喻雪婧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
湖北地区人群乳腺癌易感基因FGFR2多态性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湖北地区人群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FGFR2)第2内含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及DNA测序方法,对汉族204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和192名正常女性(对照组)FGFR2基因第2内含子区的2个多态性位点(rs2981582和rs10510097)进行分析,计算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汉族人群正常对照组FGFR2基因第2内含子SNP位点rs2981582的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1.82%、54.54%和13.64%,而乳腺癌组分别为34.02%、53.61%和12.37%,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另一位点rs10510097正常对照组的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0.00%、33.33%和6.67%,乳腺癌组分别为55.31%、36.87%和7.82%,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湖北地区人群FGFR2第2内含子2个多态性位点和乳腺癌并无明显相关性。
胡飞飞周菁庞柯李洋王行国陈凡
关键词:乳腺肿瘤基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