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佩兰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钢铁研究总院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微观结构
  • 2篇取向硅钢
  • 2篇硅钢
  • 2篇TEM研究
  • 1篇低碳
  • 1篇电镜
  • 1篇电镜分析
  • 1篇深冲
  • 1篇深冲钢
  • 1篇深冲钢板
  • 1篇热影响区
  • 1篇含磷
  • 1篇焊接热
  • 1篇焊接热影响区
  • 1篇钢板
  • 1篇高强度钢
  • 1篇TEM
  • 1篇超高强
  • 1篇超高强度钢

机构

  • 4篇钢铁研究总院

作者

  • 4篇陈佩兰
  • 2篇刘宗滨
  • 1篇王禄田

传媒

  • 1篇钢铁研究学报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第六次全国电...
  • 1篇第五次全国电...

年份

  • 3篇1990
  • 1篇198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取向硅钢常化处理微观结构的TEM研究被引量:3
1990年
常化工艺是取向硅钢生产工艺的重要一环,合理的常化工艺为随后的冷轧,退火工序创造有利条件,是提高成品磁性的关键工艺.本工作用电子衍衬方法研究3%Si-Fe常化处理后微观结构的变化。采用本工作制订的两段保温常化制度,有助于获得抑制相的理想析出和有利分布,对于抑制初次再晶晶粒长大,完善二次结晶,得到良好磁性,有着重要意义。两段常化工艺,一段是高温1120℃保温2.5分钟,一段是920℃~960℃保温3分钟。主要结果是: 一、抑制相AIN和MnS的析出行为。采用上述两段式保温常化工艺,可明显降低合金的铁损W_(17/50),B_(10)可提高0.01T以上。从920℃到960℃的较宽温度范围内,均可获得大体相同的性能水平,这也正是电镜观察中看到AIN质点析出较多,尺寸比较理想(200~400A)的温度区间,部分热轧试样中也观察到弥散的AIN质点。
黄孝瑛刘宗滨陈佩兰
关键词:硅钢微观结构TEM
取向硅钢常化处理微观结构的TEM研究
常化工艺是取向硅钢生产工艺的重要一环,合理的常化工艺为随后的冷轧,退火工序创造有利条件,是提高成品磁性的关键工艺.本工作用电子衍衬方法研究3%Si-Fe常化处理后微观结构的变化。采用本工作制订的两段保温常化制度,有助于获...
黄孝瑛刘宗滨陈佩兰
文献传递
40SiMnCrMoV钢焊接热影响区的电镜分析
1990年
本文研究了40SiMnCrMoV超高强度钢焊接热影响区韧性下降的原因。作者采用萃取和薄膜技术对热模拟半熔化区的试样进行了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原奥氏体晶界明显弱化的原因是各种元素和第二相的偏聚及孔洞的存在。改善的途径是提高钢的纯度和减少钢中的带状偏析。
陈佩兰王禄田
关键词:超高强度钢电镜分析
含磷低碳深冲钢板微观结构的电子显微镜研究
在低碳低锰钢中,有意加入较高含量(直至0.12%)的磷,可以明显改善冷轧和退火钢板的深冲性能,提高强度,国外已出现这类钢种,国内亦已研制成功,但十多年来,对磷的作用机理,并不清楚,各种解释,推测居多,未见发表可信的试验证...
黄孝瑛陈佩兰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