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华

作品数:32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会议论文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动脉
  • 15篇主动脉
  • 9篇夹层
  • 7篇体外循环
  • 7篇主动脉夹层
  • 7篇外循环
  • 6篇手术
  • 6篇A型主动脉夹...
  • 4篇动脉壁
  • 4篇动脉弓
  • 4篇心脏
  • 4篇血肿
  • 4篇主动脉壁
  • 4篇主动脉壁间血...
  • 4篇主动脉弓
  • 3篇置换术
  • 3篇藜芦
  • 3篇外科
  • 3篇先天
  • 3篇先天性

机构

  • 29篇广州军区广州...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32篇陆华
  • 29篇张卫达
  • 27篇王晓武
  • 24篇马涛
  • 17篇于浩
  • 15篇颜涛
  • 14篇董文鹏
  • 13篇王显悦
  • 9篇王晓莉
  • 8篇毕生辉
  • 8篇童光
  • 8篇李杰
  • 8篇林曦
  • 6篇王俊
  • 4篇杨博
  • 4篇梅鲁刚
  • 3篇罗兴华
  • 3篇张本
  • 3篇彭小波
  • 3篇袁彬彬

传媒

  • 3篇第16届中国...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血管外科...
  • 2篇心血管外科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第15届中国...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中国心脏大会...

年份

  • 2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向Glenn术在单心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总结双向Glenn术治疗单心室的的经验,探索其早期死亡及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比较单侧双向Glenn术与双侧双向Glenn的早期结果,探索永存左上腔静脉对单心室术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血管外科2...
颜涛王显悦于浩陆华林曦毕生辉梅鲁刚马涛王晓武张卫达
A型主动脉夹层伴灌注不良手术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A型主动脉夹层(AAD)伴灌注不良(MPS)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160例AAD患者,其中45例合并MPS(MPS组),115例不伴有MPS(NMPS组)。MPS组中21例于AAD发生12h内手术(早期组),24例于AAD发生12h后手术治疗(延迟组)。观察各组MPS处理效果、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早期组和延迟组患者在气管切开例数方面无明显差异,延迟组肾功能不全血滤治疗、肺部感染、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PND)和一过性神经功能缺损(TND)例数以及院内死亡发生例数较早期组增多(均P<0.05)。MPS和NMPS组患者在选择性顺行脑灌注(ACP)时间、双侧选择性顺行脑灌注(BACP)和单侧选择性顺行脑灌注(UACP)方式选择、术中探查弓部血管累及和中度以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例数上无明显差异。与MPS组比较,NMPS组患者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心脏停搏时间较短(均P<0.05)。MPS和NMPS组再次开胸止血例数无明显差异。与MPS组比较,NMPS组患者ICU滞留时间较短,长期机械通气、肾功能不全血滤治疗、气管切开、肺部感染、PND和TND以及院内死亡例数较少(均P<0.05)。结论:AAD伴MPS手术操作复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高,相对而言,早期手术处理效果更佳。
王显悦董文鹏童光毕生辉张本陆华王晓武张卫达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选择性顺行脑灌注灌注不良
主动脉弓缩窄的手术治疗策略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主动脉弓缩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治疗方式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搜集广州军区总医院2006年10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42例主动脉弓缩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主动脉弓缩窄+动脉导管未闭患者9例,合并其他畸形...
董文鹏王晓武马涛张卫达于浩王显悦彭小波林曦陆华毕生辉童光颜涛
关键词:主动脉弓缩窄非体外循环手术治疗
乌司他丁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围术期肺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小儿体外循环围术期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行心脏畸形根治手术的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66例患儿,年龄60 d^4岁,随机分配于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两组给药方案:乌司他丁组,注射用乌司他丁30 000 U/kg加入体外循环预充液,术后4 h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0 000 U/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采集并对比两组术前(T0)、术后即时(T1)和术后12 h(T2)呼吸功能参数、动脉血气指标和炎症因子浓度。结果乌司他丁组入选32例,对照组30例。乌司他丁组T1时点动脉血氧分压(Pa O2)(305.80±77.49 vs 250.43±61.21)、氧合指数(OI)(432.77±118.40 vs 342.33±84.10)、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154.67±89.69 vs 220.13±66.04)、吸气平台压(Pplat)(24.17±3.91 vs 27.13±5.02)、肺静态顺应性(Cst)(5.91±1.94 vs 4.83±1.53)均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肿瘤坏死因子[(117.26±66.05)pg/m L vs(168.05±104.05)pg/m L]、白细胞介素-6[(129.74±88.97)pg/m L vs(185.61±107.49)pg/m L]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T2时点OI(372.24±122.35 vs 308.78±105.29)、Cst(6.68±2.63 vs 5.63±1.86),乌司他丁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机械通气延长率比较,乌司他丁组显著低于对照组(16.13%vs 43.33%,P<0.05)。结论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小儿肺功能有保护作用。
于浩颜涛马涛董文鹏王晓武陆华童光张卫达
关键词:乌司他丁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肺保护
白藜芦醇对小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保护作用研究
董文鹏杨东鹏杨永超于浩陆华颜涛罗林王晓武
18例6个月内婴幼儿双向Glenn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 总结18例6个月内婴幼儿双向Glenn术的经验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 2015年6月间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脏外科6个月龄内行双向Glenn术的1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年龄2月~6个...
颜涛于浩王显悦林曦陆华罗兴华王晓莉马涛王晓武张卫达
白藜芦醇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的抗氧化损伤作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抗氧化损伤作用。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野百合碱组、白藜芦醇组、伐地那非组。对照组给予2 ml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其余三组同时给予野百合碱腹腔注射造成肺动脉高压模型,正常饲养21 d。而后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处理21 d后测量肺动脉平均压(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PAP)、右心肥厚指数RV/(LV+S),处死动物,留取左肺组织,比色法检测肺组织匀浆上清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表达。结果同对照组相比,其余三组mPAP、RV/(LV+S)显著增高(P<0.05);同野百合碱组相比,白藜芦醇组、伐地那非组mPAP、RV/(LV+S)显著下降(P<0.05)。同野百合碱组相比,白藜芦醇、伐地那非治疗后能够明显降低大鼠肺组织MDA含量(P<0.05),增加SOD、GSH、CAT的含量(P<0.05)。结论大鼠肺动脉高压造模后予白藜芦醇处理,可有效减轻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对肺动脉高压肺组织氧化应激损伤有一定逆转作用。
杨永超杨东鹏吕珊珊林曦董文鹏于浩陆华杨博马涛张卫达王晓武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白藜芦醇活性氧簇
A型主动脉壁间血肿的治疗探索
目的:Stand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在治疗上比较明确是以保守治疗为主,然而,对于A型壁间血肿在治疗方式的选择上因为其不稳定性而存在较大的争议。我们拟通过回顾本科对Standford A型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治疗的病...
陆华张卫达马涛颜涛
关键词:主动脉壁间血肿保守治疗
853例正常人胸主动脉形态学特征研究
一、研究背景   主动脉疾病为致命性疾病,如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等,但却是可以治愈的,特别是在其形成夹层或者动脉瘤破裂之前。一旦破裂之后,死亡率高达27%。而这类疾病的传统治疗方式是将病变段血管置换的外科手术,存在创伤...
陆华
关键词:三维重建胸主动脉形态学特征介入技术
文献传递
全弓置换术式的改进-附62例手术报道
陆华张卫达马涛王晓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