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伟君

作品数:14 被引量:95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血流
  • 3篇血流动力学
  • 3篇细胞癌
  • 3篇慢性
  • 3篇静脉
  • 3篇基因
  • 3篇肝细胞
  • 3篇肝细胞癌
  • 3篇肝硬化
  • 3篇肝硬化患者
  • 2篇点突变
  • 2篇血清
  • 2篇血栓
  • 2篇突变
  • 2篇肿瘤
  • 2篇综合征
  • 2篇门静脉
  • 2篇门静脉系统
  • 2篇门脉

机构

  • 14篇山东省立医院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 2篇济南市园林局
  • 1篇山东省千佛山...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康制药公司

作者

  • 14篇陆伟君
  • 9篇孙成刚
  • 8篇朱菊人
  • 4篇许洪伟
  • 3篇刘吉勇
  • 3篇朱忆
  • 2篇杨玉秀
  • 2篇杨崇美
  • 2篇曾晖
  • 2篇万昭海
  • 1篇秦成勇
  • 1篇曾毅
  • 1篇邹建文
  • 1篇劳平
  • 1篇王文奇
  • 1篇孟欣颖
  • 1篇王洪波
  • 1篇魏红山
  • 1篇陆汉明
  • 1篇叶远红

传媒

  • 6篇山东医药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胃肠病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年份

  • 3篇2003
  • 1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状态及其与肝功能分级关系的探讨被引量:5
1999年
许洪伟菊人孙成刚万昭海陆伟君
关键词: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门静脉系统CHILD-PUGH多普勒超声技术
复方猴头冲剂治疗慢性胃病11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1995年
浙江蕈尔康制药公司生产的复方猴头冲剂是治疗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药物。为了进一步了解该药的疗效,我们自1993年9月至1994年8月应用该药对112例慢性胃病患者进行治疗。 男84例,女28例;年龄18~65岁,平均36.8岁。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3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22例、胃溃疡19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5例。均经胃镜及活检病理证实。幽门螺旋菌(HP)阳性者70例(62.5%)。 治疗方法:饭前半小时冲服复方猴头冲剂1包,每日3次。4周为一疗程。
朱菊人陆伟君孙成刚刘吉勇许洪伟张新建
关键词:胃病复方猴头冲剂疗效中医药疗法
硝酸甘油对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4
1998年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引导下的脉冲多普勒(PD)对41例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舌下含化硝酸甘油(NTG)0.6mg前后的门脉血流动力学进行了监测。结果证实,NTG可明显降低门脉血流及平均动脉压(MAP),MAP与门脉血流量的峰值变化呈正相关。提示NTG主要通过减少门脉前向血流而降低门脉压。
许洪伟朱忆朱菊人陆伟君孙成刚
关键词:硝酸甘油门脉血流动力学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浆PGE_2、TXB_2、6-Keto-PGF_(12)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1997年
对45例原发性肝癌、40例肝炎后肝硬化、30例健康人(下称对照组)的外周血浆前列腺素E2(PGE2)、血栓素B2(TXB2)、前列环素代谢产物(6-Keto-PGF12)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癌组上述指标含量均显著高于肝炎后肝硬化组及对照组,且血浆PGE2的变化有助于肝硬化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PGE2升高和TXB2/6-Keto-PGF12失调有助于肿瘤门脉癌栓形成和血行转移的发生。
朱菊人朱忆陆伟君杨崇美孙成刚
关键词:血栓素A2前列环素
小剂量肝素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1997年
采用小剂量肝素治疗慢性重症肝炎患者20例,并与综合治疗组做对照。结果肝素治疗组的病死率为35%,显著低于对照组(65%);早、晚期慢重肝患者中,两组的病死率无差异,中期肝素治疗组的病死率(27.27%)低于对照组(72.72%);经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继续延长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继续降低者中,肝素治疗组仅10%,对照组为25%;因大出血死亡者肝素治疗组占5%,对照组占10%,两组无明显差异。认为小剂量肝素治疗慢性重症肝炎是安全有效的,但宜早期应用。
杨崇美朱忆刘吉勇陆伟君孙成刚朱菊人
关键词:肝炎肝素药物疗法
胃癌患者外周血肿瘤细胞的检测
2003年
目的 探讨监测胃癌患者早期血行转移的敏感方法 ,以及检测外周血肿瘤细胞对预测胃癌患者的微小转移、评估预后、提供治疗参考的意义。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检测 3 0例胃癌患者、2 0例良性胃病患者、1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K 2 0mRNA。胃癌组按临床病理分为TNMⅠ~Ⅳ期 ,TNMⅠ期 3例 ,Ⅱ期 9例 ,Ⅲ期 12例 ,Ⅳ期 6例。按组织分化程度分为高、中、低分化 ,高分化 4例 ,中分化 8例 ,低分化 18例。结果 良性胃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CK 2 0mRNA均阴性。胃癌患者CK 2 0mRNA阳性率为 43 .3 % (13 /3 0 )。TNMⅠ~Ⅳ期CK 2 0mRNA阳性率分别为 0 (0 /3 )、11.1% (1/9)、5 0 .0 % (6/12 )、10 0 .0 % (6/6)。高分化胃癌CK 2 0mRNA阳性率为 0 (0 /4 ) ,中分化及低分化分别为 2 5 .0 % (2 /8)、61.1% (11/18)。CK 2 0mRNA阳性率与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期、肿瘤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P <0 .0 5 )。结论 RT -PCR技术检测CK 2 0mRNA可作为监测胃癌早期血行转移的敏感方法 ,CK2 0mRNA可作为预测胃癌患者微小转移、评估预后。
孟欣颖陆伟君张慧王文奇吕晓霞
关键词:胃肿瘤细胞角蛋白聚合酶链反应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iNOS与p16、Bax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2001年
目的 探讨在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 )中一氧化氮合酶 (iNOS)的表达对p16、Bax表达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HBsAg均阳性的 49例HCC患者的iNOS、p16、Bax表达进行定位和半定量分析。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iNOS和Bax以棕黄色颗粒着色于细胞质和 (或 )细胞膜中 ,细胞核阴性 ,间质细胞着色不明显。p16以棕黄色着色于细胞核中 ,细胞质中偶见。细胞凋亡为细胞核着色 ,细胞质阴性。p16、Bax的表达及细胞的凋亡率与iNOS的表达有关。结论 iNOS的表达可诱导抑癌基因 p16、Bax的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发生 ,从而影响HCC的分化。故在诱导HCC中iNOS的表达 。
姜军梅朱菊人刘吉勇孙成刚陆伟君
关键词:一氧化氮酶P16基因BAX基因细胞凋亡原发性肝细胞癌
慢性HBV感染时血清可溶性Fas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000年
目的 观察HBV复制状态对肝细胞Fas分子表达的影响 ,探讨慢性HBV感染时血清可溶性Fas分子 (sFas)浓度的变化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81例组织标本为慢性肝炎患者肝穿刺标本 (慢性活动性肝炎 19例 ,慢性迁延性肝炎 62例 ) ,患者血清标本于 -70℃冷藏。肝组织标本Fas分子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 ,肝细胞凋亡的检测用DNA末端标记法 (TUNEL法 )。血清HBVDNA用PCR法检测 ,血清sFas浓度用ELISA法检测。结果 肝组织Fas分子表达强度与HBV复制有关 ,血清HBVDNA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 (P <0 0 1) ,血清sFas浓度 (ng/mL)与肝组织炎症程度有关 ,慢性活动性肝炎明显高于慢性迁延性肝炎 ( 4 72± 1 2 4vs 2 5 2± 0 94,P <0 0 1)。结论 肝细胞Fas分子的表达与HBV复制程度有关 。
魏红山陆伟君李定国陆汉明王延军劳平
关键词:慢性肝炎可溶性FAS
肝硬化及肝癌患者血清CuZn-SOD的放免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1994年
用RIA法测定62例肝硬变、30例肝癌和20例正常人的血清CuZn-SOD含量。结果肝硬变组的均值显著低于正常组及肝癌组(P均<0.01)。按Child-Pugh分级,肝硬变组CuZn-SOD含量防病情好转有所回升,与其肝功能储备呈负相关(P<0.05)。肝癌组CuZn-SOD>450ng/ml者,AFP阳性组和阴性组SOD增高的阳性率近似(P<0.05)。提示血清CuZn-SOD的RIA测定有助于肝硬化的病情分级和预后判断,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
范建高朱菊人赵洪涛陆伟君邹建文王大华
关键词:肝肿瘤放射免疫测定肝硬变
河南省肝细胞癌患者P^(53)基因点突变研究
2003年
肝细胞癌(HCC)与抑癌基因P53突变的关系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特别是其第7外显子(E7)第249编码区(cd249)的高频率点突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
曾晖杨玉秀陆伟君曾毅
关键词:肝细胞癌P^53基因点突变抑癌基因癌组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