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阮金兰

阮金兰

作品数:210 被引量:1,691H指数:20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8篇期刊文章
  • 29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7篇医药卫生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化学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42篇学成
  • 42篇化学成分
  • 29篇中药
  • 24篇化学成分研究
  • 24篇黄酮
  • 23篇活性
  • 22篇色谱
  • 18篇提取物
  • 18篇细胞
  • 17篇相色谱
  • 17篇高效液相
  • 16篇药材
  • 16篇色谱法
  • 15篇液相色谱
  • 15篇中药材
  • 15篇高效液相色谱
  • 12篇液相色谱法
  • 11篇肿瘤
  • 11篇菝葜
  • 9篇药理

机构

  • 140篇华中科技大学
  • 31篇武昌理工学院
  • 30篇同济医科大学
  • 19篇武汉工程大学
  • 14篇武汉莱奇尔中...
  • 7篇香港理工大学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江汉大学
  • 5篇广州中医药大...
  • 5篇武汉市第一医...
  • 5篇中山大学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四川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俄亥俄州立大...
  • 2篇九江学院
  • 2篇武汉大学
  • 2篇湖北中医学院
  • 2篇武汉市普爱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09篇阮金兰
  • 44篇蔡亚玲
  • 19篇熊朝梅
  • 16篇丁惟培
  • 16篇刘阳
  • 13篇钟家平
  • 12篇赵钟祥
  • 12篇余达经
  • 10篇陆付耳
  • 10篇周道年
  • 9篇魏安华
  • 9篇杜佐华
  • 8篇李丽
  • 7篇汪建平
  • 7篇张玉娥
  • 6篇冯超
  • 6篇雷永芳
  • 6篇方伟
  • 6篇钱忠明
  • 6篇魏涵

传媒

  • 27篇医药导报
  • 17篇中国医院药学...
  • 15篇中药材
  • 13篇中草药
  • 9篇中国中药杂志
  • 9篇时珍国医国药
  • 8篇中国药学杂志
  • 8篇同济医科大学...
  • 6篇中国药师
  • 4篇食品研究与开...
  • 3篇药学学报
  • 3篇中成药
  • 2篇中国食物与营...
  • 2篇湖北中医学院...
  • 2篇药学实践杂志
  • 2篇Journa...
  • 2篇中国食品添加...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2篇Chines...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2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13篇2011
  • 12篇2010
  • 8篇2009
  • 20篇2008
  • 9篇2007
  • 11篇2006
  • 12篇2005
  • 8篇2004
  • 13篇2003
  • 14篇2002
2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连翘总提取物及各化学部位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2007年
目的研究小连翘乙醇总提取物(HETTE)及各化学部位对小鼠体外肿瘤细胞S180增殖的抑制作用,筛选小连翘抗肿瘤主要活性部位。方法以小鼠肿瘤细胞S180作为实验用细胞株,采用MTT法对HETTE、乙酸乙酯可溶部位(F002A)、乙酸乙酯不溶部位(F002B)、丙酮部位(F003)和甲醇部位(F004)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HETTE及各化学部位均具有抑制小鼠肿瘤细胞S180增殖的作用,其中以F004作用最强,其次为HETTE、F002A、F002B,抑制作用最弱的是F003。结论HETTE及各化学部位有抗肿瘤活性,F004作用最强,为小连翘主要活性部位。
段静雨王健慧阮金兰
关键词:药物筛选试验抗肿瘤
绿舒筋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分离、鉴定绿舒筋活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对绿舒筋中化合物进行分离得到单体,应用理化常数测定和现代波谱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绿舒筋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雷公藤内酯甲(wilforlide A,I),雷公藤内酯乙(wilforlide B,II),齐墩果-12-烯-3,29-二醇(olean-12-en-3,29-diol,III),3-羟基-2-氧代-无羁萜烯-29-酸(3-hydroxy-2-oxo-3-fridelen-20α-carboxylicacid,IV),3β,22α-二羟基-△12-齐墩果烯-29-羧酸(3β,22α-dihydroxy-olean-12-en-29-oicacid,V),β-谷甾醇(β-sitosterol,VI)。结论化合物V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徐满珍阮金兰
关键词:绿舒筋卫矛属三萜
桑寄生及其夹竹桃科寄主植物强心苷含量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6
2010年
目的考察桑寄生及其寄主植物夹竹桃、黄花夹竹桃强心苷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寄生在夹竹桃、黄花夹竹桃寄主植物上的桑寄生与其寄主夹竹桃、黄花夹竹桃强心苷含量。结果夹竹桃寄主的桑寄生枝的强心苷含量为0.33mg/g,叶的强心苷含量为0.98mg/g,分别是寄主枝、叶强心苷含量的4.3%和15.6%;黄花夹竹桃寄主的桑寄生枝的强心苷含量为0.27mg/g,叶的强心苷含量为0.84mg/g,分别是寄主枝、叶强心苷含量的11.5%和84.0%。结论寄生植物会以不同量的形式累积其寄主植物的特征性成分。
李永华卢栋朱开昕裴河欢赵明惠阮金兰
关键词:桑寄生寄主强心苷
阳荷乙醇提取物及其硬胶囊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提取物的得率和总黄酮的含量为评价指标,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考查因素,研究对阳荷乙醇提取物得率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综合考虑确定阳荷乙醇提取物制备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12,回流提取2h;通过辅料筛选、休止角测定及质量检测制备阳荷乙醇提取物硬胶囊。
蔡依徐津林郭百臻阮金兰
关键词:阳荷提取物硬胶囊
球花牛奶菜中三萜化合物的研究被引量:4
1996年
目的:阐明分离球花牛奶菜中化学成分,为寻找其抗生育活性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分离化学成分,应用水解及光谱分析方法确定各成分的化学结构,根据WHO规定的动物实验方法筛选抗生育活性成分。结果:球花牛奶菜地上部分的甲醇提取物对雌性SD大鼠妊娠中止率为60%,并分离鉴定了6个三萜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论,球花牛奶菜具有明显抗生育活性。6个三萜化公物为首次由该植物中分得。活性成分尚在深入研究之中。
王菊英阮金兰
关键词:三萜化合物化学成分
大葱挥发油的提取工艺、GC-MS分析及抗菌活性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为优化大葱挥发油提取工艺并建立气相-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大葱挥发油成分,并研究大葱挥发油的抗菌活性。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超声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时间的考察,采用超声辅助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大葱挥发油,优化出大葱挥发油提取最佳工艺为超声40 min,料液比1∶3,蒸馏时间3 h。大葱挥发油实际提取率为0. 042 96%。运用GC-MS对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鉴定,通过NIST质谱库检索,鉴定了其中42个主要化合物,运用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个组分的含量,其中主要物质为含硫化合物,含量较多的是氟胞嘧啶、烯丙基异丙基硫醚、丙烯基甲基硫醚,二甲基三硫化物、二丙基三硫化物、四硫化物、噻吩、噻烷和噻唑类。抗菌实验表明大葱挥发油对所选取得8种菌株均有很好的活性。本实验提取工艺优化后使提取率增加,抗菌实验表明大葱的挥发油具有抗菌作用,而成分分析鉴定出大量硫化物,可能为抑菌有效成分。
李肖周天天郑吴殷晓盛芬段伟利阮金兰
关键词:大葱挥发油GC-MS抗菌活性
质谱法在C_(21)甾体甙结构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概述了C21甾体甙的质谱裂解规律及其在C17位构型、酯化位置及糖的连接顺序等方面的应用。
张玉娥丁惟培阮金兰
关键词:质谱法
马鞭草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研究被引量:28
2000年
目的 :探索马鞭草抗早孕有效成分。方法 :甲醇渗漉提取 ,反复硅胶柱层析分离 ,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马鞭草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 3个环烯醚萜苷 ,分别为马鞭草苷 ( )、3,4-二氢马鞭草苷 ( )和 5 -羟基马鞭草苷 ( )。结论 :其中 为新的天然化合物。
张涛阮金兰吕子敏
关键词:马鞭草环烯醚萜苷
中国桑寄生科Loranthaceae药用植物资源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09年
本文对我国桑寄生科药用植物资源从本草学、分类学以及药用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地理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与临床应用和目前的使用状况等进行综述,为桑寄生科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科学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李永华阮金兰陈士林卢栋朱开昕赵明惠裴河欢
关键词:桑寄生科药用植物资源学
多指标评价核桃蛋白及多肽的抗氧化活性被引量:11
2017年
多指标评价药食两用核桃蛋白及多肽的抗氧化活性。利用DPPH·﹑O_2^-·﹑总还原能力和·OH 4种常用体外抗氧化活性模型,以谷胱甘肽(GSH)为对照,测定核桃蛋白及多肽抗氧化活性。在实验范围内,核桃蛋白及多肽的抗氧化活性与浓度呈量效关系,且核桃多肽对DPPH·和O_2^-·清除能力显著,抗氧化活性达到GSH的80%以上,对·OH清除能力亦达到GSH的50%以上。核桃蛋白及多肽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且核桃多肽的抗氧化活性较蛋白更为显著。
李丽阮金兰钱伟亮周涵黎王亚云吴娜刘阳
关键词:核桃蛋白核桃多肽抗氧化活性谷胱甘肽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