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铁镛
- 作品数:49 被引量:359H指数:9
-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亚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的血脂分析
- 2003年
- 大多数作者将亚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定义为血浆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升高,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在正常范围,病人无明显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及体征.亚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病人并不少见,患病率女性多于男性,并随年龄而增加.本文试通过对亚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病人血脂分析,旨在探讨亚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是否需要治疗.
- 钱铁镛
-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减退血脂分析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
- 口服降糖药分别联合不同胰岛素类似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0
- 2018年
- 目的比较二甲双胍分别联合地特胰岛素、双相门冬胰岛素30治疗单纯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2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单纯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T2DM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A组57例、B组55例。所有患者停服除二甲双胍外所有降糖药,A组采用二甲双胍+地特胰岛素降糖方案,B组采用二甲双胍+双相门冬胰岛素30降糖方案,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血糖指标、胰岛功能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期间,A、B组分别脱失2例、1例。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12周后FPG、2 hPG、HbA_(1c)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FPG、2 hPG、HbA_(1c)达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稳态模型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12周后HOMA-β较治疗前升高,HOMA-IR较治疗前降低(P<0.05)。A组患者胰岛素类似物用量为(24.96±3.57)U/d,B组患者胰岛素类似物用量为(25.18±3.85)U/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9,P=0.758)。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体质指数(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低血糖事件、转氨酶升高、头痛、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单纯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地特胰岛素或双相门冬胰岛素30均能在无明显体质量变化的基础上达到相似的降糖效果。
- 陆玉莲钱铁镛陈一丁沈史伟姚伟峰
- 关键词:降血糖药胰岛素类
- α-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α-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6例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α-硫辛酸(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测定HCY、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浆内皮素-1(ET-1)及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HCY、UAER及ET-1均显著降低(P<0.01),NO明显升高(P<0.01)。结论α-硫辛酸能降低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DN)患者血浆HCY水平,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并能拮抗ET-1,升高NO水平,一定程度上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 姚伟峰黄雌友钱铁镛陈一丁万惠吴卫国
- 关键词:肾病糖尿病血管病变
-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测194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BMI指数,CRP,TNF-α,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等指标,并检测眼底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NDR)98例,单纯性视网膜病变组(SDR)52例,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PDR)44例,比较各组检测指标。结果:3组患者年龄、病程、BMI指数均相似,血糖、尿白蛋白(UALb)、TNF-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化血红蛋白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TNF-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 钱铁镛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急性心肌梗塞117例分析
- 1995年
- 急性心肌梗塞117例分析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徐桂芳,钱铁镛关键词心肌梗塞;临床分析中图号R542.22自1990年以来,我院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117例,现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7例中,男85例(72.6%),女32例(27....
- 徐桂芳钱铁镛
- 关键词:心肌梗塞急性病
- 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中老年亚急性甲状腺炎被引量:3
- 2004年
- 姚伟峰黄雌友顾浩初钱铁镛陈一丁
- 关键词:地塞米松局部注射药物治疗中老年亚急性甲状腺炎
- 男性T2DM患者性激素水平与其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性激素水平与其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10例男性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骨密度情况分为骨质疏松组(OP组,n=63)和骨量正常组(NOP组,n=47)。分析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一般资料;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等性激素水平;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血钙、血磷、尿钙/肌酐等骨代谢指标;以及L2-4腰椎、非优势侧股骨近端股骨颈、大转子和华氏三角等部位的骨密度。分析患者性激素水平与其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与NOP组比较,OP组年龄大、病程长、体重指数低,E2和T水平低,BGP和BAP水平高,L2-4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和华氏三角等部位骨密度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BG、2h PBG、HbAlc、P、FSH、LH、PRL、血钙、血磷和尿钙/肌酐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E2和T与BGP、BAP和尿钙/肌酐呈负相关性(P<0.05),与L2-4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和华氏三角等部位骨密度值呈正相关性;P、FSH、LH、PRL与上述各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男性T2DM患者骨代谢和骨密度情况与其E2和T水平密切相关。
- 陆玉莲钱铁镛陈一丁姚伟峰
- 关键词:性激素骨代谢骨密度
- 小剂量^(131)碘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疗效及其对患者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的影响被引量:3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131)碘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效果及其对患者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两组均口服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131)碘治疗。疗程均为1年,治疗后3、6及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甲状腺功能(FT3、FT4、TSH、TT3、TT4),骨代谢指标(CT、BGP、ALP、PINP、β-CTX),以及L2-4腰椎、桡骨、髋部和全身骨密度变化。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后1年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T3、FT4、TT3、TT4、CT、BGP、ALP、PINP和β-CTX水平均下降,随治疗时间延长下降更显著,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SH水平均上升,随治疗时间延长上升更显著,且观察组各时间点TSH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处骨密度值均较治疗前增大,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治疗1年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131)碘联合甲巯咪唑可有效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纠正骨代谢异常和增加骨密度。其临床疗效优于甲巯咪唑单用,能有效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和1年后复发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钱铁镛陈一丁姚伟峰万惠
- 关键词:131碘甲巯咪唑甲状腺功能骨代谢骨密度
- 糖尿病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与TNF、IL-6、CRP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钱铁镛姚伟峰陈一丁
- 关键词: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糖尿病代谢病CRPTNF
- 胰激肽原酶与科索亚联合治疗临床糖尿病肾病疗效分析
- 2006年
-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和科索亚联合治疗临床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6例临床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胰激肽原酶+科索亚)和对照组(科索亚)。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6月24h尿蛋白、UAER、Scr、BUN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2组24h尿蛋白、UAER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2)治疗组治疗后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及血沉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3)治疗后2组BUN、Scr、MAP、FPG、TG、TC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及科索亚联合治疗能更有效地减少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降低血粘度,改善肾功能。
- 陈一丁黄雌友姚伟峰钱铁镛
- 关键词:胰激肽原酶科索亚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