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耕森

作品数:95 被引量:221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哲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8篇哲学宗教
  • 19篇历史地理
  • 10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19篇哲学
  • 11篇大道
  • 10篇文化
  • 10篇冯友兰
  • 8篇儒家
  • 8篇儒学
  • 7篇中国哲学
  • 7篇孔子
  • 7篇老子
  • 5篇教育
  • 5篇和实生物
  • 5篇冯友兰先生
  • 4篇道德
  • 4篇张岱年先生
  • 4篇哲学家
  • 4篇哲学体系
  • 4篇政治
  • 4篇社会
  • 4篇视阈
  • 4篇同学

机构

  • 93篇安徽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安徽职业技术...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夏威夷大学
  • 1篇衡水学院
  • 1篇哥伦比亚大学

作者

  • 94篇钱耕森
  • 29篇沈素珍
  • 2篇程潮
  • 1篇安继民
  • 1篇陈行
  • 1篇吴根友
  • 1篇李仁群
  • 1篇张世英
  • 1篇崔明稳
  • 1篇郭振香
  • 1篇王中江
  • 1篇张新民
  • 1篇成中英
  • 1篇李霞

传媒

  • 17篇衡水学院学报
  • 6篇江苏师范大学...
  • 5篇江淮文史
  • 4篇探索与争鸣
  • 4篇中华文化与传...
  • 3篇哲学动态
  • 2篇中华文化论坛
  • 2篇哲学研究
  • 2篇安徽大学学报...
  • 2篇学术月刊
  • 2篇现代哲学
  • 2篇管子学刊
  • 2篇社会科学动态
  • 2篇中原文化研究
  • 1篇中国宗教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齐鲁学刊
  • 1篇孔子研究
  • 1篇学术界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8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10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孔孟“仁者爱人”说与生态文明被引量:1
2016年
生态问题,是我国和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孔子和孟子的"仁学",含有我国先秦儒家优秀的生态思想。孔孟本着"爱人"的"仁德",运用"能近取譬"的"仁之方",推己及人,立己立人,成己成物,推"亲亲"及"仁民",再推"仁民"及"爱物",彰显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大力弘扬孔孟"仁学"珍爱自然、恢复自然的智慧,是基于这样的意愿:促进"美丽中国"建设,以期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推动中华民族之永续发展。
钱耕森沈素珍
关键词:孔子生态文明
忆逻辑学家沈有鼎先生被引量:1
2001年
钱耕森
关键词:母校逻辑学家逝世怀念哲学家
《道通天地冯友兰》评介
1999年
钱耕森
关键词:冯友兰先生哲学体系三才之道
呈现浙江道教发展历史的力作 评《浙江道教史》
2016年
《浙江道教史》于2015年7月出版,是浙江的孔令宏、韩松涛、王巧玲三位道教专家刻苦写作了4年之久而完成的一本力作。全书以近百万字的鸿篇巨制,力图全面而深刻地再现浙江道教发展史的本来面目。《浙江道教史》一书,是如何反映浙江道教发展的客观历程的呢?作为道教大省的浙江道教发展的客观历程异常丰富。
钱耕森
关键词:道教史丹道丹经神霄派张伯端
张岱年先生对中国哲学与文化的主要贡献被引量:3
2004年
钱耕森
关键词:中国文化哲学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精神
“和”的哲学:中国哲学的传统与世界哲学的未来
2019年
"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的时代主题。因此,21世纪的新哲学,应是"和的哲学",而不应是"斗的哲学"。中国哲学的本质与传统是"和的哲学"。儒家哲学作为中国哲学的主流,其基本内涵和根本作用,都是"和的哲学"。儒家"和的哲学",必将有益于构建世界未来的"和的哲学"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以,大力弘扬中国传统哲学和世界未来哲学以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的哲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钱耕森
关键词:斗争哲学中国哲学世界哲学
“大道和同学”新论被引量:2
2022年
史伯在“和同之辩”中既提出了“和生”说,又提出了“和同”说。“大道和同学”是对史伯“和同”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大道和同学”理论主要包括“和同”的辩证哲学观、“和同”的政治观与“和同”的社会观,这些思想可以为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钱耕森沈素珍
方东美广大和谐的生命哲学——为纪念大哲方东美先生诞辰120周年而写
2019年
方东美是我国现代的一位大哲学家。他的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其中一个主要内容是提出了"广大和谐的生命哲学"。他主张宇宙与一切生命体都是生生不息的,并认为,所有生命之间具有"共同享受和平与福祉"的美好关系,又特别肯定了人类视缔造这宏伟的"和平之福"为共同追求的伟大理想,并对缔造这宏伟的"和平之福"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做出了贡献。
钱耕森
关键词:方东美生命哲学
张申府与“一·二九”运动被引量:2
2013年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阴谋策动华北事变,企图将华北五省变成他的殖民地,民族危亡进一步加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爱国运动在全国迅速地展开。此时,张申府正在清华大学哲学系任教,他竟然以著名的大教授身份勇敢地投身于轰轰烈烈的"一二·九"运动,并担任了"总指挥"的重要工作,为抗日爱国救亡运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沈素珍钱耕森
关键词:张申府总指挥
对孙中山以知觉分人为三种之新解
2012年
孙中山在其论述中,常以“知觉”的不同把人分为“先知先觉”、“后知后觉”和“不知不觉”三种。这种观点长期以来被视为抹煞了人的阶级性和劳动人民的力量,是唯心主义英雄史观。今天,当我们从人的认识和历史实际出发重新审视这种观点,则会发现其中有许多合理的成分。
沈素珍钱耕森
关键词:孙中山知觉英雄史观唯心主义阶级性先知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