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鑫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免疫
  • 1篇蛋白
  • 1篇动态浊度法
  • 1篇多糖
  • 1篇血清
  • 1篇人血
  • 1篇人血清
  • 1篇沙门菌
  • 1篇伤寒
  • 1篇伤寒沙门菌
  • 1篇收率
  • 1篇凝胶
  • 1篇球蛋白
  • 1篇浊度法
  • 1篇细菌
  • 1篇酶联
  • 1篇酶联免疫
  • 1篇酶联免疫吸附
  • 1篇酶联免疫吸附...
  • 1篇免疫剂量

机构

  • 4篇兰州生物制品...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兰州生物制品...

作者

  • 5篇金鑫
  • 4篇谭小梅
  • 4篇刘月萍
  • 3篇范锋锋
  • 3篇冯宜扬
  • 3篇赵志强
  • 2篇李燕婷
  • 2篇周海飞
  • 2篇许博
  • 1篇罗树权
  • 1篇祝秉东
  • 1篇吴朝今
  • 1篇杨明
  • 1篇乔瑞洁
  • 1篇周晖国
  • 1篇张宏
  • 1篇杜珏
  • 1篇王欣茹
  • 1篇谢贵林
  • 1篇朱衍志

传媒

  • 3篇中国生物制品...
  • 2篇微生物学免疫...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伤寒Vi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的抗体水平分析
2015年
目的研究伤寒Vi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免疫效果及不同剂量伤寒Vi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的抗体水平,以确定合适的免疫剂量。方法将150只清洁级NIH雌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A组(0.625μg结合疫苗组)、B组(1.250μg结合疫苗组)、C组(2.500μg结合疫苗组)、D组(2.500μg多糖组)及阴性组(10mmol/L PBS),每组30只;另领取10只为空白对照(不接种)。A、B、C、D组及阴性组小鼠经腹股沟皮下注射,剂量0.1 m L/只,每隔2周免疫1次,共免疫3次,每次免疫后第7天采血。采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同时对不同剂量伤寒Vi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的抗体效价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D组相比,A、B、C三组诱导的抗体水平与之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A组与C组之间的抗体水平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之间的抗体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与多糖疫苗相比,伤寒Vi多糖蛋白结合疫苗能够诱导更高的抗体水平,且具有明显的剂次加强效应。同时证明1.250μg的伤寒Vi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可诱导与2.500μg伤寒Vi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相同的抗体水平。结论伤寒Vi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的两种免疫剂量在小鼠体内可诱导相同的抗体水平,在选择接种剂量时,可致免疫应答的无统计学意义的低剂量可能是较为经济和安全的选择。
刘月萍罗树权冯宜扬冯琪蓉金鑫周晖国周海飞谢贵林谭小梅
关键词:伤寒沙门菌结合疫苗多糖免疫免疫剂量
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含量SDS-PAGE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2016年
目的建立测定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recombinant exotoxin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r EPA)含量的SDSPAGE法,并进行验证。方法采用SDS-PAGE,经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后,利用Image Lab软件分析获得目标蛋白条带光密度值,计算目标蛋白在待测样品中的含量。对建立的方法进行专属性、准确性和重复性验证,确定检测范围,并用建立的方法检测r EPA宿主湿菌体中r EPA发酵产量及r EPA宿主菌休克液柱层析纯化样品中r EPA含量。结果 r EPA含量在100~600μg/ml范围内与其对应条带的光密度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决定系数在0.97以上。大肠埃希菌固有组分及纯化过程中常用的添加物对r EPA含量检测均未产生明显影响,专属性较好;用建立的方法检测500、300、150μg/ml r EPA样品10次的回收率分别为(102.32±4.18)%、(102.77±4.94)%和(95.04±16.41)%,CV值分别为4.08%、4.81%和17.27%。各批r EPA发酵产量为250~500 mg/L,三步柱层析纯化后,r EPA总回收率约为50%。结论建立了测定r EPA含量的SDS-PAGE法,该方法专属性、准确性和重复性良好,为r EPA生产工艺的优化奠定了基础。
范锋锋李燕婷金鑫冯宜扬夏莲坤刘月萍朱衍志赵志强谢贵林谭小梅
关键词:SDS-PAGE收率
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H21G蛋白的分泌性表达及纯化
2016年
目的原核分泌性表达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H21G蛋白并进行纯化,为下一步开发以重组H21G蛋白为基础的疫苗奠定基础。方法以p ET16a-H21G质粒为模板,PCR扩增H21G基因,亚克隆至p ET22b载体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 ET22b-H21G,转化感受态大肠埃希菌BL21(DE3),IPTG诱导重组H21G蛋白分泌性表达。重组蛋白经渗透压休克,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和Phenyl Sepharose 6FF(high sub)疏水层析纯化后,使用还原/非还原SDS-PAGE和HPLC法分析纯化蛋白的纯度,窄范围等电聚焦分析其等电点,MALDI-TOF质谱法分析其相对分子质量,N-末端测序法鉴定N-末端氨基酸序列。结果重组原核分泌性表达质粒p ET22b-H21G经双酶切(NcoⅠ和XhoⅠ)和测序证明构建正确;目标蛋白以可溶形式存在于宿主菌周质间隙,表达量为10%-15%;经纯化后,重组蛋白纯度达95%以上,等电点在4.55-6.20之间,相对分子质量和N-末端氨基酸序列均与白喉毒素相符合。结论成功分泌性表达并纯化了重组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H21G蛋白,为下一步开发以重组H21G蛋白为基础的疫苗奠定了基础。
范锋锋李燕婷金鑫刘月萍吴朝今冯宜扬乔瑞洁许博赵志强谭小梅谢贵林
关键词:白喉毒素分泌性表达纯化
动态浊度法检测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原液细菌内毒素含量
2008年
采用动态浊度法对多批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原液进行细菌内毒素含量检测,同时设供试品干扰试验,并与凝胶限量法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建立了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原液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指标。
张宏魏振洲金鑫杨明杜珏
人血清中抗伤寒Vi多糖特异IgG抗体含量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清中抗伤寒Vi多糖特异Ig G抗体含量的ELISA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测定Vi抗体的ELISA方法为主要参考,对包被抗原、不同吸附力酶标板、抗原包被浓度、样品反应条件、显色时间进行优化,建立测定人血清中抗伤寒Vi多糖Ig G抗体含量的ELISA方法,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特异性、线性、准确性、精密度、最低检测限验证。结果优化的ELISA法为:以伤寒Vi多糖作为包被抗原,costar92592型酶标板作为检测酶标板,2.0μg/ml为抗原包被浓度,20~25℃过夜为样品的反应条件,在40~80 min内(A405值在1.8~2.5之间)终止显色。质控血清经不同含量多糖吸收后,抗体含量与多糖浓度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多糖抑制率最高可达92%;血清稀释度与抗体含量存在负相关的线性关系,R2=0.999;本试验检测的质控血清抗体浓度为76.80 EU/ml,变异系数(CV)=8.55%,与美国NIH检测的数据(75 EU/ml,CV≤15%)一致性良好;该方法重复性(CV≤15%)及中间精密度(CV≤20%)均符合要求;最低检测限为0.78 EU/ml。结论建立了人血清中抗伤寒Vi多糖特异Ig G抗体含量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性、线性、准确性、精密度良好,可快速、准确地检测人血清中抗伤寒Vi多糖Ig G抗体含量。
刘月萍范锋锋周海飞许博王欣茹金鑫赵志强祝秉东谢贵林谭小梅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G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