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注射液
  • 2篇胃溃疡
  • 2篇腺炎
  • 2篇疗效
  • 2篇内镜
  • 2篇酒精
  • 2篇酒精性
  • 2篇溃疡
  • 2篇急性胰腺炎
  • 2篇复方甘草酸
  • 2篇复方甘草酸苷
  • 2篇甘草酸
  • 2篇甘草酸苷
  • 2篇出血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血必净
  • 1篇血必净注射液

机构

  • 9篇漯河医学高等...

作者

  • 9篇金珂
  • 6篇朱代生
  • 6篇张鹏飞
  • 4篇崔建华
  • 4篇安超
  • 3篇张丽娜
  • 1篇宋超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清胰汤胃管注入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及清胰汤胃管注入,对照组仅采用西医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细胞,血、尿淀粉酶,C反应蛋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日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清胰汤胃管注入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崔建华金珂宋超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血必净清胰汤
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后早期再出血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后早期再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150例食管胃静脉曲张行内镜治疗者,按照是否发生再出血将其分为再出血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内镜治疗方式、血离子水平、肝肾功能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再出血组患者无腹水率低于对照组(P<0.05);再出血组患者的血钠低于对照组,血肌酐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门静脉内径明显小于再出血组(P<0.05)。血肌酐、腹水水平是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肌酐和腹水的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患者存在较高的早期再出血风险。对于此类患者,临床应高度关注,积极防治,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金珂朱代生崔建华安超张鹏飞
关键词: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再出血影响因素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效果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3周。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4%,高于对照组的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黏连蛋白(laminin,LN)、血清Ⅳ型胶原(typeⅣcollagen,Ⅳ-C)和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typeⅢ,PC-Ⅲ)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低于对照组的6.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1,P=0.610)。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可改善患者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疗效显著。
张鹏飞邢路远金珂
关键词:酒精性肝硬化还原型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肝功能
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肠溶片对胃溃疡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胃消化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肠溶片对胃溃疡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胃消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胃溃疡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胶囊0.2 g,口服,每天两次,埃索美拉唑肠溶片20 mg,口服,每天两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铝碳酸镁片1.0 g,口服,每天两次。观察临床疗效,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血清中IL-6、TNF-α、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肠溶片能提高胃溃疡患者临床疗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改善胃消化功能。
安超朱代生张鹏飞张丽娜金珂
关键词:铝碳酸镁片胃溃疡炎症因子
IL-6调控STAT3/Notch信号通路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 迁移及化疗抵抗的机制研究
2023年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IL-6)对胰腺癌细胞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胰腺癌细胞,随机分组:对照组,正常培养;IL-6组:IL-6终浓度为50 ng·ml^(-1)的培养基培养;IL-6+JSI-124组:含50 ng·ml^(-1) IL-6和0.1μmol·L^(-1) JSI-124(STAT3磷酸化特异性抑制剂)的培养基培养;IL-6+DAPT组:含50 ng·ml^(-1) IL-6和50μmol·L^(-1) DAPT(Notch通路抑制剂)的培养基培养。Western blot检测p-STAT3/STAT3、Notch1、Hes1蛋白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查细胞迁移。建立顺铂耐药细胞模型,分析Ki-67、MMP-9和P-gp蛋白水平。裸鼠成瘤实验验证IL-6对瘤体STAT3/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与IL-6组比较,IL-6+JSI-124组和IL-6+DAPT组p-STAT3/STAT3、Notch1、Hes1表达水平下调,增值率降低,迁移水平下调(P<0.05);与IL-6组比较,IL-6+JSI-124组和IL-6+DAPT组增殖率下调,IC 50降低,Ki-67、MMP-9和P-gp表达下调(P<0.05)。与顺铂组抑瘤率[(67.12±2.32)%]比较,IL-6+顺铂组抑瘤率[(21.71±1.37)%]明显下调(P<0.01),p-STAT3/STAT3、Notch1、Hes1表达上调(P<0.05)。结论IL-6调节STAT3/Notch通路促进胰腺癌sw1990细胞增殖、迁移和耐药。
安超朱代生张鹏飞张丽娜金珂
关键词:胰腺癌迁移
异甘草酸镁治疗酒精性肝病40例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明确诊断的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维生素C、还原型谷胱甘肽,每天1次,疗程4周;治疗组4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异甘草酸镁(天睛甘美)200mg加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r-谷氨酰转肽酶(r-GT)、血清胆红素(TBIL)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显著,肝功能生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后生化指标下降程度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明显,能显著改善酒精性肝病的症状体征和肝功能,无水钠潴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崔建华金珂朱代生
关键词:异甘草酸镁酒精性肝病疗效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我院自2007年1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住院患者60例,男,48例,女,12例。年龄18—60岁,平均38.6岁,病程3—26年。所有患者肝功能(ALT)均高于正常,HbsAg、HbeAg、HBV-DNA均为阳性。
崔建华朱代生金珂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苦参素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微小RNA-195与急性胰腺炎进展的相关性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miR-195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进展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AP患者,依据轻重程度分为中/重度组和轻度组,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0例为对照组。所有人员入院当天采集静脉血,采用qRT-PCR检测血清中miR-195水平,分析miR-195与AP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分析其诊断AP的价值。结果:中/重度组、轻度组血清miR-19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组血清miR-195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血清miR-195与进行改良的CT严重指数(Modified CT severity index,MCTSI)评分、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eside index of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BISAP)评分、Ranson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II(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II)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P>0.05)。miR-195诊断A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1,截断值为4.08,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86.2%。结论:miR-195水平能反应AP患者的严重程度,可以作为诊断AP严重程度的标记物。
安超朱代生张鹏飞张丽娜金珂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内镜下止血联合抗幽门螺旋杆菌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效果观察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观察内镜下止血联合抗幽门螺旋杆菌(Hp)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效果及对患者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204例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2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常规抗Hp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内镜下止血治疗。比较两组围治疗期指标、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的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化应激和核因子-κB(NF-κB)]与血清胃肠功能指标(胃泌素、生长抑素、胃动素)水平。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止血成功率、Hp根除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两组IL-6、TNF-α、NF-κB、生长抑素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而胃泌素、胃动素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变化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1.834,P>0.05)。结论内镜下止血联合抗Hp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可尽早成功止血,并降低再出血率,提高临床疗效,为四联疗法打下良好基础,有利于炎性因子水平的降低及胃肠功能的恢复。
张鹏飞邢路远金珂
关键词:胃溃疡消化内镜幽门螺旋杆菌四联疗法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