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海霞

作品数:15 被引量:90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皮肤
  • 3篇疗效
  • 3篇光动力
  • 2篇动力疗法
  • 2篇血清
  • 2篇银屑
  • 2篇银屑病
  • 2篇皮肤病
  • 2篇皮肤镜
  • 2篇肿瘤
  • 2篇疗法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患者血清
  • 2篇光动力疗法
  • 1篇蛋白
  • 1篇电火针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结构
  • 1篇寻常型
  • 1篇寻常型银屑病

机构

  • 15篇天津市中医药...
  • 2篇天津市中医药...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作者

  • 15篇郭海霞
  • 9篇刘刚
  • 3篇刘峰
  • 2篇张俊
  • 2篇白朝
  • 1篇张峻岭
  • 1篇顾安康
  • 1篇肖尹
  • 1篇李群燕
  • 1篇王莹
  • 1篇刘晓洁
  • 1篇孔祥君
  • 1篇李志

传媒

  • 7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天津中医药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肤CT在皮肤病学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4年
基于光学共聚焦原理的皮肤三维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皮肤CT)是近年来新兴的无创性皮肤影像学技术,具有原位、实时、动态等特点,主要应用于皮肤肿瘤、血管性皮肤病及银屑病等常见皮肤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皮肤CT将光学显微镜技术、激光扫描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结合在一起,从而保证可以在细胞生理状态下进行诊断,还可实时动态地对同一组织多次成像,减少了传统切片制作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在皮肤病学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得到了临床医师的一致认可。
刘峰郭海霞
关键词:皮肤病学
1 293例皮肤恶性肿瘤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分析天津地区皮肤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了解其发病特点,为其可能的发病机制、预防措施提供线索。方法采用系统性回顾的方法,对本院2006年—2015年病理诊断为皮肤恶性肿瘤的病例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 293例患者中,男女之比为1.1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年龄:60岁以上患者共853例,占65.10%;头面颈部为好发部位,共计635例,占49.11%;病理分型以基底细胞癌、Bowen病和侵袭性鳞状细胞癌多见,分别占总病例的50.97%,16.01%及11.06%。结论相对于国内外其他研究资料,天津地区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有一定的自身特点,对深入研究皮肤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郭海霞刘刚刘峰肖尹李鹏远
关键词:皮肤恶性肿瘤回顾性分析
小汗腺汗孔癌三例
2024年
小汗腺汗孔癌是一种起源于汗腺表皮内导管上皮的恶性皮肤附属器官肿瘤,临床罕见。本文报道3例小汗腺汗孔癌,结合临床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给予手术切除。
蒋佳红高丽娜顾安康张俊郭海霞
光动力疗法联合电干燥术治疗难治性跖疣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联合电干燥术治疗难治性跖疣疗效及优势。方法:选取难治性跖疣患者41例分为2组。2组患者皮损共334处,其中观察组19例患者共156处皮损,采用光动力疗法联合电干燥术治疗;对照组22例患者共178处皮损,采用电干燥术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的疗效、患者满意度、美容效果、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治愈率为91.61%,原位复发率8.3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率为61.39%,原位复发率为38.6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生活质量改善及美容效果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主要为疼痛,对照组更易发生感染及增生性瘢痕。结论:光动力疗法联合电干燥术可作为难治性跖疣的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刘晓洁张峻岭刘刚郭海霞
关键词:跖疣光动力疗法皮肤镜
电火针洞式引流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电火针洞式引流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男性患者,简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火针洞式引流联合局部封闭(复方倍他米松与2%利多卡因混合液)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切开引流、常规换药治疗,治疗结束后跟踪随访半年,对患者的临床效果、伤口愈合时间长短、愈合后瘢痕的大小及秃发面积4方面进行观察比较。[结果]2组患者全部有效,疗效相当(P>0.05);治疗组在伤口的愈合时间、愈合后瘢痕的大小及秃发面积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电火针洞式引流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具有安全有效、创面愈合快、瘢痕小、秃发面积少的良好临床效果。
郭海霞刘刚
关键词:电火针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
自体疣埋植联合治瘊颗粒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自体疣埋植联合中药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自体疣包埋联合中药治瘊颗粒口服,对照组单纯中药口服,随访3个月。结果随访3个月,治疗组79例患者中痊愈56例,显效10例,好转6例,无效7例。治疗组痊愈率(70.89%)及总有效率(88.4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体疣包埋联合中药口服疗效好,值得推广。
郭海霞刘刚
关键词:自体疣埋植扁平疣疗效
进展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YKL-40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进展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09例作为病例组,根据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将其分为轻度组(PASI评分≤15分)52例,中度组(15分
李鹏远郭海霞白朝刘刚
关键词:炎症细胞因子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日光性角化病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日光性角化病的疗效。方法对16例日光性角化病患者进行ALA-PDT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16例日光性角化病患者中14例治愈,2例复发。结论运用ALAPDT治疗日光性角化病疗效确切,无明显痛苦,患者乐于接受,复发率低,特别适合皮损位于面部等特殊部位或年龄较大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刘峰刘刚郭海霞李志
关键词: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日光性角化病
ALA-PDT联合氩离子束凝固术治疗肛周巨大尖锐湿疣45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评价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联合氩离子束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治疗肛周巨大尖锐湿疣(giant condyloma acuminata,GC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90例肛周GCA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全部患者予APC去除可见疣体,1周后治疗组患者(45例)采用ALA-PDT治疗,1次/周,连续3周。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结果随访结束时,治疗组临床痊愈41例,复发4例,复发率9.76%;对照组临床痊愈34例,复发11例,复发率32.3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即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ALA-PDT联合APC治疗肛周GCA疗效确切,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郭海霞刘刚
关键词:氩离子束凝固术尖锐湿疣肛周
皮肤创伤后无瘢痕愈合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20年
皮肤瘢痕引发的原因较多,多见于创伤、烧伤等,瘢痕对四肢形态、躯干形态以及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会引发瘢痕患者产生心理障碍。现阶段,在治疗瘢痕方面的效果还并不理想,如何能达到达到无瘢痕愈合还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析。无瘢痕愈合(Scarless wound healing)是胚胎皮肤固有的特性,在创伤后胎豚鼠皮肤组织中,能够快速修复,而无瘢痕遗留,为了达到这一理想目标,不少学者对胚胎及成体伤口愈合进行了对比研究,以便了解其愈合机制,为皮肤创伤后无瘢痕愈合提供参考。
李鹏远郭海霞白朝
关键词:皮肤创伤无瘢痕愈合胶原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