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泽强
- 作品数:48 被引量:224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环境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分析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与孕早期环境暴露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就诊的212例nsCL/P患者作为病例组,221例外伤病人和骨折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通过面对面询问433例研究对象的父母亲获取问卷资料,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环境危险因素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关联性。结果病例组父亲和母亲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37.7%,27.4%)明显低于对照组(60.6%,57.0%);病例组父亲和母亲为农民的比例(77.4%,77.8%)明显高于对照组(52.5%,52.5%);在调整了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职业分布影响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孕早期被动吸烟(OR=1.643)、母亲孕早期感染史(OR=2.741)、父亲知晓怀孕前饮酒(OR=1.793)明显增加nsCL/P的发病风险。结论怀孕夫妇在孕早期应避免烟酒等不良嗜好并注意防止感染的发生,以减少后代患唇腭裂的风险。
- 林健燕郭泽强林新勤丁凯宏陈永娟栾荣生
- 关键词: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孕早期环境因素
- 南宁市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传染病发病现状被引量:1
- 2013年
- 南宁市作为我国与东盟各国的连接窗口,在双边经济发展和人员交流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同时也担负着严防东盟各国传染病传入我国的重要任务。近年来东南亚地区传染病疫情不断暴发流行,与我国邻近的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多个国家常出现霍乱、人禽流感、疟疾、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重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对南宁市乃至我国居民的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作者通过对南宁市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传染病发病现状进行综述,为分析和研究国际传染病疫情形势,并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提供依据。
- 林健燕郭泽强
- 关键词:传染病发病
- 噪声和高温对粉尘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噪声、高温对粉尘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对4 009名粉尘作业工人分为单纯接触粉尘组,同时接触粉尘和噪声组,同时接触粉尘和高温组,同时接触粉尘、噪声和高温组。对4组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单纯接触粉尘、同时接触粉尘和噪声、同时接触粉尘和高温、同时接触粉尘噪声和高温的工人的血常规异常率分别是39.3%、49.1%、42.2%和47.8%,腹部B超异常率分别是12.3%、15.0%、27.2%和17.0%,高血压发生率分别是8.3%、11.9%、11.9%和11.3%,心电图异常率分别是9.2%、10.3%、7.9%和10.1%,且各指标在4组工人间的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85,P<0.01;χ2=31.55,P<0.01;χ2=13.84,P<0.05;χ2=16.98,P<0.05)。同时接触粉尘和噪声组工人的高血压、心电图异常的概率分别是单纯接触粉尘组的1.576倍和1.875倍;同时接触粉尘和高温组工人的高血压、心电图异常概率分别是单纯接触粉尘组的1.65倍和1.67倍;同时接触粉尘、噪声和高温组工人的高血压、心电图异常概率分别是单纯接触粉尘组的3.01倍和3.00倍。结论噪声、高温、粉尘对工人的血常规、腹部B超、高血压、心电图的影响存在联合协同作用。
- 郭泽强林健燕龚斌忠刘勇雷程远
- 关键词:粉尘作业工人噪声高温职业健康检查
- 南宁市伤寒副伤寒流行趋势分析及预测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了解南宁市伤寒副伤寒的发病特征和流行趋势,为防制提供依据。方法对南宁市2004—2010年伤寒副伤寒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并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混合模型(ARIMA)对2011—2013年的发病进行行预测。结果 2004—2010年伤寒副伤寒年均发病率1.20/10万,以夏秋季为主,8月达高峰;男女发病率比为1.42∶1;发病以农民、学生和儿童为主;城区发病明显高于郊县。ARIMA模型预测发现2011—2013年发病率较2010年稍有下降,但幅度不大。结论伤寒副伤寒仍是南宁重点防治的疾病,重点对象是农民和学生。在加快农村改水改厕工程的同时,应注意加强托幼机构和学校的综合卫生管理,尤其是饮用水管理,以减少发病。
- 林健燕郭泽强
- 关键词: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特征疾病控制
- 我国中小型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现状被引量:23
- 2013年
- 我国各类企业中,中小型企业占90%以上。中小型企业的从业人员占全部企业从业人员的81.88%,且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中有65%是中小型企业的务工人员。然而,由于中小型企业法制意识相对较差,重经济效益,轻职业病防治,对职业卫生防护投入较低;由于中小型企业一线工人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法律意识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差等原因,导致我国职业病危害突出反映在中小型企业。我国职业卫生服务覆盖面只有20%左右,且常常限于少数的大型工业企业,中小型企业很难得到基本的职业卫生服务。因此,应加强职业卫生的监督执法力度,明确企业领导责任,不断提高职业卫生服务覆盖面,同时加强职业健康促进活动,提高职工的职业健康意识,确保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安全,力争实现我国到2014年劳动者"人人享有职业卫生服务"的战略目标。
- 郭泽强
- 关键词:职业病职业卫生
- 南宁市献血人群登革热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了解南宁市献血人群中登革热病毒(DENV)的感染状况,评估登革热病毒对南宁市血液安全的影响。方法从南宁中心血站的不同采血点中随机选择1 712例经过健康征询合格及血液初筛检测合格的献血者,抽取5~6mL静脉血于乙二胺四乙酸抗凝管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的DENV NS1抗原、IgM抗体和IgG抗体。结果 DENV NS1抗原、IgM抗体、IgG抗体的阳性率分别是1.1%(18/1 712)、0.2%(4/1 712)、7.1%(121/1 712),其中NS1抗原和IgM抗体及NS1抗原和IgG抗体的双重阳性率均是0.1%(1/1 712)。IgM与性别之间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男性IgM阳性率更高;IgG与年龄之间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30岁以上的人群IgG阳性率更高。结论南宁市献血者中既有曾经受DENV感染者也有正在受感染者,应当重视DENV对血液安全性的影响,适时调整献血者的血液筛查策略。
- 林健燕郭泽强罗必泰周艳君邱昌文庞兴旺
- 关键词:登革热病毒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血液安全献血人群
- 登革热的流行形势及其对血液安全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53%~87%的登革病毒感染者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而显性感染者在其症状出现前1~2 d就已处于病毒血症期,因此在对献血者进行健康征询时难以排除这两类感染者献血,登革病毒对血液安全性的威胁日益凸显。本文就登革病毒对血液安全性的影响进行综述。
- 林健燕郭泽强邱昌文周艳君陈悦莫秋红
- 关键词:登革热
- 基于SIR模型对2016年南宁市手足口病传染源管理效果的评价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 通过SIR模型对2016年南宁市手足口病传染源管理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 采用经典SIR 模型进行数学建模,对2016年南宁市手足口病流行曲线进行拟合。估计传染率(β)随时间变化趋势,在模型中引入参数P(有效管理率),并将感染者区分有效管理组(传染率为β1)和无效管理组(传染率为β2),通过模型参数评价本地区传染源管理效果,并对不同防控效果下疫情变化趋势进行模拟。 结果 传染率β随时间变化趋势服从威布尔分布,本地区手足口病传染源有效管理率为28.90%,有效管理的患者传染率较无效管理组降低15.56%,有效管理率从目前的28.9%提高至68.9%,全年病例数由65 319例下降至19 376例,参数b1从3.8×10^-5下降至2.28×10^-5后,全年发病例数下降至10 228例。 结论 SIR模型能较好估计本地区手足口病传染源管理效果,通过提高有效管理率、降低管理后患者的传染率能有效控制疫情。根据β的分布特征,在11周前实施积极的传染源控制措施可获得较理想的效果。
- 唐驰郭泽强罗娜潘利花汤洪洋
- 关键词:SIR模型手足口病传染源管理
- 一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家族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南宁市一起典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肺炎家族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追溯传染源,探讨其传播网络及防控关键节点。方法: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五版)》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的要求,通过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开展病例诊断、报告、疫情调查和控制工作,并采集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进行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该起家族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传染源大概率为从江苏省J市自驾返邕的病例蒙某某,疫情累计确诊病例11例(均为亲属关系),累计涉及密切接触者116例(其中10例转为确诊病例);11例确诊病例中有10例在南宁市住院隔离治疗(5例普通型病例,5例轻型病例),截至3月1日9例已痊愈出院,1例仍在定点救治医院隔离治疗,目前病情稳定。结论:第一时间对确诊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有效隔离管控,主动出击筛查发现病例,是"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关键,也是有效控制疫情的关键措施。
- 蒋作祎陈婷杨晓钊唐驰郭泽强汤洪洋巫丰宏潘利花黄昌
- 关键词:家族聚集流行病学
- 非蚊媒途径传播登革病毒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8年
- 登革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但由于登革热流行区媒介伊蚊广泛存在,一般很难区分登革热病例的感染是否因蚊虫叮咬所致,从而对感染途径不确定的病例最后也归咎于蚊虫叮咬所致。目前非蚊媒途径传播登革病毒已在多个国家证实和报道,感染途径包括母婴垂直传播、输血传播、器官移植传播和职业暴露传播等,非蚊媒叮咬传播登革病毒的风险是存在的,但因证实较困难,人类自身免疫力和多数感染为无症状带毒者等原因而被低估。
- 林健燕郭泽强邱昌文
- 关键词:登革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