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治昕

作品数:93 被引量:1,014H指数:15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9篇医药卫生
  • 7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2篇丹参
  • 24篇滴丸
  • 23篇复方丹参
  • 22篇丹参滴丸
  • 22篇中药
  • 22篇复方丹参滴丸
  • 9篇药物
  • 7篇心病
  • 7篇心绞痛
  • 7篇血管
  • 7篇药品
  • 7篇植物药
  • 7篇缺血
  • 7篇绞痛
  • 7篇冠心病
  • 6篇血清
  • 6篇养血
  • 6篇养血清脑颗粒
  • 6篇色谱
  • 5篇药理

机构

  • 42篇天津天士力集...
  • 26篇天津大学
  • 22篇天津中医药大...
  • 16篇天士力制药集...
  • 13篇天津天士力研...
  • 7篇天士力控股集...
  • 6篇北京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天津商学院
  • 1篇天津中医学院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庆应义塾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本刊》编辑...

作者

  • 90篇郭治昕
  • 22篇赵利斌
  • 21篇孙鹤
  • 13篇马晓慧
  • 11篇周水平
  • 8篇罗瑞芝
  • 8篇朱永宏
  • 8篇元英进
  • 8篇孙鹤
  • 8篇褚扬
  • 7篇祝国光
  • 7篇闫希军
  • 5篇刘育英
  • 5篇赵娜
  • 5篇靳元鹏
  • 5篇叶正良
  • 5篇张兰兰
  • 4篇樊景禹
  • 4篇韩晶岩
  • 4篇张伯礼

传媒

  • 13篇中草药
  • 8篇世界科学技术...
  • 4篇中成药
  • 3篇国外医药(植...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化学工业与工...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国外医学(中...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年份

  • 4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3
  • 6篇2012
  • 10篇2011
  • 10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1篇2007
  • 8篇2006
  • 6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环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1年
血管环模型在新药筛选和病理生理基础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血管环的研究类型主要包括两大类:血管收缩活性研究和血管生成活性研究。血管收缩活性研究涉及的疾病领域宽广,包括高血压、脑供血不足、充血性心力衰竭等。血管生成活性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抗肿瘤研究和动静脉吻合的研究上。随着新技术和新思路的引进,血管环实验在相关领域的新药研发、基础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李秋影李欣欣周王谊莫红梅郭治昕
关键词:血管环血管收缩血管生成
丹参的化学成份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目的:综述丹参的化学成份及其主要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方法:根据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文献,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总结、整理。 结果:丹参中的化学成份主要分为两类,脂溶性的二萜醌类化合物和水溶性的酚性酸类成份...
赵娜郭治昕赵雪赵利斌
关键词:丹参化学成份药理作用
文献传递
中药植物药国际研发的新展望被引量:13
2011年
随着全球疾病谱的变化和人类的健康需求,如何保证源源不断的创新药研发和上市的可持续性,是当今国内外医药界普遍面临的棘手问题。近年来,美、欧和加拿大等西方国家陆续对植物药的管理法规进行了灵活调整,在认可植物药与非植物药具有等同地位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产品审批和上市的技术要求。简要分析欧美国家中药植物药监管法规的变化,以我国中药国际化的第一个示范品种复方丹参滴丸的申请为例,对其从1997年首次取得美国FDA的IND以来,进行的一系列后续研究以及美国Ⅱ期临床研究的全过程进行系统总结和回顾,探讨与美国FDA沟通的最新经验和体会,对中药未来的国际研发提出新的展望。
赵利斌何毅郭治昕孙鹤
关键词:疾病谱中药植物药复方丹参滴丸FDA产学研联盟
迷迭香酸稳定性研究
2011年
实验通过考察不同因素对迷迭香酸稳定性的影响,为其在生产制备及贮存过程中的条件提供实验依据。通过研究pH、溶媒、温度、光照、湿度及氧化剂对迷迭香酸的稳定性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条件下迷迭香酸的峰面积,观察迷迭香酸的含量变化情况。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迷迭香酸溶液在pH=3—5时稳定,在强酸、碱性、高温、氧化条件下不稳定,光照和湿度对迷迭香酸无影响。因此为保证迷迭香酸的稳定,应使其处于低温、弱酸及避免氧化的条件下。
缪兴龙靳元鹏张兰兰周水平郭治昕
关键词:迷迭香酸稳定性高效液相色谱法PH溶媒温度
中药走向国际的若干策略与途径被引量:16
2004年
分析中草药国际市场的现状,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体会,提出中药走向国际的策略、途径和具体办法;首先考虑向有代表性的国际植物药市场(如美国)推出精心组方、适应症独特、并具有显著临床疗效的中草药;培育一批跨国医药集团公司并使其成为中药国际化工作的主要推动者;建立一流的中药研究中心——合同研究机构,为中药走向国际提供技术保障。
贾伟李晓波郭治昕
关键词: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植物药
近红外技术鉴别黄芪产地被引量:31
2006年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仪附件SabIR采集不同产地黄芪药材的近红外光谱(NIR),建立判别分析模型。方法:运用相应化学计量学软件结合SIMCA(soft independent modeling of class analogy)技术进行处理。结果:模型合理,具有优良的鉴别分类功能。结论:扩展了近红外在线监测仪器的功能,此方法比传统的性状鉴别法更具有科学性,比常规的光谱、色谱和质谱法鉴别更快速简便。
史春香杨悦武郭治昕祝国光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
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协作单位的选择被引量:13
2006年
协作单位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试验的进展和质量,课题领导小组或负责单位必须严格把关。选择协作单位必须考虑到:受试者来源、地区性甚至种族差异,有关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所需协作单位的数量,协作单位的入选条件,协作单位对课题研究的重视程度等。加强对协作单位的组织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如调整个别协作单位,重视发挥临床试验分中心的作用,加强协作医院的培训监查工作。
戴国华张伯礼郭治昕商洪才张俊华赵敏张军平
关键词:多中心临床试验
丹参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微循环障碍和靶器官损伤的多环节改善作用被引量:10
2008年
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是创伤、扩血管药物治疗、溶栓治疗、介入治疗、器官移植和休克复苏治疗后再损伤的主要病理基础。I/R引起的微循环障碍是包括过氧化物产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细胞粘附增多、血浆白蛋白漏出、肥大细胞脱颗粒、炎性因子释放等复杂的病理变化过程。对微循环障碍某一环节进行干预的传统疗法,并没有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丹参作为活血中药,临床上广泛地用于心脑肝肾等脏器血瘀的治疗。近年来的基础研究结果表明丹参可以多环节地改善微循环障碍,在预防和治疗微循环障碍和靶器官损伤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介绍丹参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微循环障碍和靶器官损伤的多环节改善作用。
韩晶岩樊景禹郭治昕刘育英
关键词:丹参缺血再灌注器官损伤细胞黏附肥大细胞脱颗粒
复方丹参滴丸一次性预给药对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心脏血流量和心肌损伤的改善作用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一次性预给药对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心脏血流量和心肌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230g±10g)麻醉后,用3/0缝合线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后解除结扎,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用激光多普勒血流量仪测定缺血前和再灌注60min时心脏表面的血流量。在再灌注90min后,用氯化2,3,5-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塞面积;用原位凋亡细胞(TUNEL)染色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一部分大鼠在手术前90min,一次性灌胃给予复方丹参滴丸(0.8g/kg)。结果: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心脏血流量显著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细胞凋亡显著增加。复方丹参滴丸一次性预给药可以显著地抑制大鼠心脏血流量的降低,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结论:复方丹参滴丸一次性预给药可以预防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大鼠心脏血流量的降低,减少心肌细胞的损伤。
赵娜刘育英卫晓红王芳胡白和刘连祎赵新荣郭治昕王卓然王传社韩晶岩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复方丹参滴丸
从源头探讨中药国际化之路被引量:14
2012年
中药源植物的天然变异性以及其活性成分以混合物形式存在导致其质量一致性与化学合成或高度纯化的产品相比更为复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盟药物管理局(EMA)在其多个行业指南中反复强调将对植物原料药和植物制剂的控制延伸到对植物药材的控制是保证药品质量一致性的重要手段。尝试从另一个角度,即结合中国、欧盟和世界卫生组织对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以及FDA至今批准的唯一一个植物处方药Veregen的植物学审评案例探讨中药材质量控制手段。
何毅肖传学朱永宏郭治昕叶正良孙鹤
关键词:中药材中药国际化安全性有效性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