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4篇镇痛
  • 4篇麻醉
  • 3篇术后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动力学
  • 2篇瑞芬太尼
  • 2篇术后镇痛
  • 2篇咪唑安定
  • 2篇小儿
  • 2篇静脉
  • 2篇老年
  • 2篇芬太尼
  • 2篇病人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度氟合剂
  • 1篇心动描记术
  • 1篇胸科
  • 1篇胸科手术

机构

  • 6篇巢湖市第一人...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夏晓琼
  • 10篇郭春年
  • 6篇夏书江
  • 4篇查显忠
  • 3篇张庆梅
  • 3篇赵兵
  • 2篇王炎
  • 1篇陶志国
  • 1篇罗宏丽
  • 1篇李萌
  • 1篇王炎
  • 1篇金学廷

传媒

  • 6篇安徽医药
  • 1篇安徽医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乌甲素、咪唑安定超前镇痛镇静在腹部手术前的应用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观察高乌甲素和咪啶安定在腹部手术前超前镇痛镇静的效应。方法选择50例腹部手术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为高乌甲素1.6mg·kg-1+咪唑安定0.04mg·kg-1+阿托品0.01mg·kg-1,对照组为安定0.2mg·kg-1+阿托品0.01mg·kg-1,观察两组术中警觉/镇静评分(OAA/S)及添加辅助用药的人次。结果试验组肌内注射10min后,OAA/S下降为4.0±0.5,30min后为3.4±0.52,而对照组分别为4.9±0.2和4.3±0.54,两组相比(P<0.05),而术中辅助用药,试验组为6例(占24%),对照组为22例(占88%),两者相比P<0.01。结论术前使用高乌甲素和咪唑安定起到超前镇痛、镇静的效果。
夏晓琼赵兵郭春年
关键词:高乌甲素咪唑安定手术前腹部手术病人肌内注射
羟考酮联合帕瑞昔布钠用于胸科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羟考酮联合帕瑞昔布钠用于胸科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O、PO、PM三组:PO、PM组术前30 min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O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O、PO两组缝皮时均给予羟考酮0.03 mg·kg^(-1),PM组缝皮时给予吗啡0.03 mg·kg^(-1)。PCIA配方为:O组羟考酮0.8 mg·kg^(-1)和格拉司琼3 mg,PO组羟考酮0.6 mg·kg^(-1)和格拉司琼3 mg,PM组吗啡0.6 mg·kg^(-1)和格拉司琼3 mg。观察术后0、3、12、24和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静评分(Ramsay评分)、术后48 h内PCA有效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M组腹腔内不适感、嗜睡和皮肤瘙痒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结论羟考酮和吗啡具有同样的镇痛效果,但不良反应少于吗啡。帕瑞昔布钠可以减少羟考酮的用量,降低羟考酮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郭春年张庆梅夏晓琼
关键词:羟考酮胸科手术术后镇痛
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用于老年病人胸外科手术术后疼痛被引量:4
2009年
王炎夏晓琼查显忠郭春年
关键词:超前镇痛老年病人胸外科
长托宁、咪唑安定、氯胺酮用作小儿静脉麻醉前用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 观察小儿静脉麻醉前肌注长托宁、咪唑安定、氯胺酮(A组)和阿托品、咪唑安定、氯胺酮(B组)对小儿心率、血压以及腺体分泌的影响。方法 40例3~9岁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术中麻醉以氯胺酮1~2mg·kg“静脉注射,丙泊酚100~200μg·kg^-1min^-1微量泵输注维持,记录给药前、肌肉注射后5、10min、氯胺酮麻醉后5、10、20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以及术中、术后呼吸道分泌物和是否需用艾司洛尔降低心率。结果 给药后B组血压、心率与基础值相比明显升高(P〈0.05),A组血压、心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长托宁作为小儿静脉麻醉前用药更优于阿托品。
夏晓琼查显忠李萌夏书江郭春年
关键词:长托宁麻醉前用药艾司洛尔
不同体位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麻醉平面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观察不同体位下行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麻醉平面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150例拟于CSEA下行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单胎产妇,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50例。A组病人取平卧位,B组病人取头高位10度,C组病人取头高位20度。麻醉成功后病人顺着原先调整好的手术床躺平,面罩吸氧,调整麻醉平面,三组病人温度觉阻滞平面上界控制在T6~T8水平。病人血压下降超过基础值的30%,或收缩压小于80 mmHg,或心率增快大于每分钟30次,或病人有胸闷、恶心呕吐等不适,立即静注麻黄素10 mg,并加快补液,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观察并记录三组病人麻醉前、麻醉后1、3、5、10、15 min的SBP、DBP、HR,麻黄素使用例数和总量,出现面色苍白、胸闷、恶心呕吐的例数和需要调整手术床的例数以及硬膜外追加局麻药的例数。结果麻醉后3、5 min,A组病人SBP、DBP、HR的波动最大,与麻醉前、同时间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面色苍白、胸闷、恶心呕吐的症状,A组病人较多,与B、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麻黄素例数及总量,A组较多,B组次之,C组未用,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需要调整手术床控制麻醉平面的例数,A、C两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需经硬膜外追加局麻药的例数较多,与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组麻醉皆能满足手术需要,但头高位10度体位,麻醉平面更易于控制,血流动力学干扰小,是一种理想的体位。
夏书江郭春年夏晓琼
关键词: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体位
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夏书江夏晓琼金学廷赵兵郭春年查显忠王炎
该项目在省内率先以瑞芬太尼取代氯胺酮,与丙泊酚复合用于小儿麻醉,主要观察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微泵持续输注用于小儿手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和参考。该技术与传统的氯胺酮麻醉比较,术后苏醒快,药物无残余,定向...
关键词:
关键词: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小儿手术
布托啡诺与吗啡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比较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与吗啡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40例择期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B组)和吗啡组(M组)。每组20例,分别接受硬膜外自控镇痛(PCA)治疗。观察两组术后48 h镇痛VAS评分和镇静Ramesay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段VAS评分B组略低于M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Ramesay评分B组优于M组,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M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PCA可取得满意镇痛和镇静效果,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吗啡。
赵兵罗宏丽夏晓琼郭春年
关键词:术后镇痛布托啡诺吗啡前列腺电切术
阻抗心动描记法监测下术前静注米力农对老年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全凭静脉麻醉(TIVA)中使用阻抗心动描记法(impedance cardiogram,ICG)监测下,静脉注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米力农对老年关节置换术患者麻醉诱导及维持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40例老年关节置...
王炎夏晓琼张庆梅夏书江陶志国查显忠郭春年
关键词:米力农老年血流动力学
文献传递
瑞芬太尼预防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牵拉反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辅助使用瑞芬太尼、度氟合剂防治颈丛阻滞麻醉下甲状腺手术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A组(瑞芬太尼组):切皮后先给瑞芬太尼0.05~0.08μg/kg做为负荷量(注射时间不小于1分钟),然后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05μg·kg-1·min-1。术中根据情况调整注射剂量。B组(瑞芬太尼和度氟合剂联合组):消毒皮肤时静注度氟合剂1/2量(杜冷丁50 mg、氟哌利多2.5 mg),分离颈白线时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05μg·kg-1·min-1,术中根据情况调整瑞芬太尼输注速度。C组(度氟合剂组):消毒皮肤时静注度冷丁1 mg/kg,氟哌利多0.05 mg/kg。术中出现牵拉反应明显时,追加度冷丁或芬太尼。A、B两组在皮肤缝合前停注瑞芬太尼。结果 C组患者手术后血压、心率明显升高,尤其分离甲状腺时,升高更为明显,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与C组比较,手术后及牵拉甲状腺时,血压、心率升高幅度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在牵拉甲状腺或其上极时疼痛较为明显,虽然增加了镇痛剂,也不能完全抑制疼痛,与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手术结束时,Ramsay评分较低,而VPS评分较高,与B、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输注小剂量的瑞芬太尼,能有效抑制颈丛阻滞下甲状腺手术的牵拉反应,若与小剂量的度氟合剂联合使用,瑞芬太尼剂量明显减少,安全性更高,效果更佳。
夏书江张庆梅郭春年夏晓琼
关键词:瑞芬太尼度氟合剂神经阻滞
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盐酸戊乙奎醚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30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6组,每组50例,分别于术前1d和术后4~5d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测试,以此观察不同剂量的盐酸戊乙奎醚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5、6两组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1、2、3、4组(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术前用药剂量为0.008~0.012mg/kg,可有效起到抑制腺体分泌作用,同时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
郭春年夏晓琼夏书江
关键词:盐酸戊乙奎醚术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