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克锋

作品数:16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黄河三门峡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5篇晚期
  • 4篇多西他赛
  • 4篇术后
  • 3篇预后
  • 3篇胃癌
  • 3篇细胞
  • 2篇血清
  • 2篇影响因素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2篇手术
  • 2篇顺铂
  • 2篇肿瘤标志
  • 2篇肿瘤标志物
  • 2篇晚期非小细胞
  • 2篇晚期非小细胞...
  • 2篇晚期胃癌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机构

  • 11篇黄河三门峡医...
  • 4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郭克锋
  • 6篇柳玉花
  • 3篇李宗民
  • 1篇荆彦平
  • 1篇闫爱华
  • 1篇骆宾
  • 1篇张宏鑫
  • 1篇祝莉
  • 1篇常英英
  • 1篇杜睿
  • 1篇贾明选
  • 1篇肖青兰
  • 1篇张俊
  • 1篇朱冲
  • 1篇王宽
  • 1篇李晋宝
  • 1篇石小龙
  • 1篇谭慧
  • 1篇闫森
  • 1篇李艳

传媒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延边大学医学...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肝脏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临床研究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青岛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5
  • 4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一期切除吻合术后并发症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2002年1月—2008年10月采用一期切除吻合的手术方法治疗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大肠癌132例,分析术后...
郭克锋
关键词:大肠癌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后并发症
文献传递
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化疗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8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参照组采用FEC方案进行化疗,研究组采用表柔比星+多西他赛进行化疗。比较两组的肿瘤血管相关生长因子、不良反应以及远期复发率。结果化疗后,研究组的血清VEGF、ANG2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化疗过程中的胃肠功能损害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随访3年期间,研究组的复发率为22.50%,低于参照组的47.50%(P<0.05)。结论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化疗可明显抑制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肿瘤血管相关生长因子表达,降低术后复发风险。
张连伟柳玉花郭克锋
关键词:乳腺癌表柔比星多西他赛复发
NSCLC放化疗前后血清CEA、CA12-5、CYFRA21-1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前后血清CEA、CA125、CYFRA21-1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学测定方法检测4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外周血清中CEA、CA125、CYFRA21-1的表达水平。结果同步放化疗前腺癌组外周血清中CEA表达明显高于鳞癌组;鳞癌组外周血清中CA125和CYFRA21-1表达高于腺癌组,同步放化疗后CEA、CA125、CYFRA21-1的表达较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前后血清中CEA、CA125、CYFRA21-1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其疗效判定的指标。
郭克锋李宗民常英英
关键词:肿瘤标记物同步放化疗
吲哚菁绿荧光显影技术指导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及预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价值
2025年
目的:探究吲哚菁绿(ICG)荧光显影技术指导子宫内膜癌(EC)分期手术的应用效果及对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3月-2024年3月本院行腹腔镜全面分期手术的EC患者98例临床资料。均术前于宫颈注射ICG,采用ICG荧光显影技术辅助切除盆腔及腹部淋巴结,并对荧光显影和未显影的淋巴结进行病理送检,分析ICG荧光显影情况、淋巴结清除情况,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ICG荧光显影技术对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影响多区域淋巴结ICG荧光显影的相关因素。结果:98例EC患者成功显影91例,显影率为92.9%,共显影994枚淋巴结节,其中盆腔淋巴结851枚(85.6%),腹主动脉淋巴结67(6.7%),骶前淋巴结58枚(5.8%),腹股沟深淋巴结9(0.9%);98例手术患者中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阳性34例(34.7%),91例成功显影者中32例(35.2%)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阳性。98例共切除淋巴结1578枚,淋巴结转移阳性132枚(8.4%),91例成功显影的患者手术共清除淋巴结1422枚,其中ICG荧光显影994枚,转移阳性122枚,占显影总数的12.3%,所有患者中未发生转移而行淋巴结切除术患者占比65.3%(64/98),未转移淋巴结切除率为91.6%(1446/1578)。ICG荧光显影技术诊断EC患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90.6%,特异度91.5%,准确率91.2%,阳性预测值85.3%,阴性预测值94.7%,Kappa值为0.810>0.75,与病理诊断一致性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操作者经验≤10年、肌层浸润深度≥1/2、淋巴管间隙浸润阳性是影响ICG腹膜后多区域淋巴结显影阴性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ICG荧光显影技术对淋巴结转移有较好诊断价值,可用于指导EC分期手术中腹膜后淋巴结清除。
谭慧马金枝祝莉郭克锋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吲哚菁绿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
肿瘤患者术后长时间皮下积液淋巴漏的放疗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术后长时间皮下积液淋巴漏放疗疗效。方法 18例肿瘤患者手术后出现皮下积液淋巴漏,置管时间长达7天以上,每天引流量为15~92 ml,实行皮下清扫区域、引流区域的局部小剂量放疗。结果 18例患者放疗剂量为Dm 4.5~26.4 Gy,放疗2~11次后拔管,拔管后均未再出现皮下积液等,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小剂量放射治疗可以有效地治疗肿瘤患者术后长时间不愈的皮下积液淋巴漏。
李宗民郭克锋李景刚张俊
多西他赛辅助治疗晚期胃癌对患者细胞分裂周期因子25-A表达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应用多西他赛辅助治疗晚期胃癌对患者细胞分裂周期因子25-A表达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90例晚期胃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多西他赛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顺铂进行治疗。多西他赛组患者在使用顺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西他赛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多西他赛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多西他赛组患者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异常、皮肤反应及神经毒性等毒副反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西他赛组患者血清细胞分裂周期因子25-A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多西他赛组患者生存时间与疾病进展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多西他赛辅助治疗晚期胃癌,可提高患者总体治疗效果,抑制其血清细胞分裂周期因子25-A的表达,不会增加其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延长其生存时间与疾病进展时间。
张连伟郭克锋
关键词:晚期胃癌多西他赛顺铂
3.0 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脑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脑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证实的62例脑部病变患者磁共振成像(MRI)常规平扫、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采用T1WI、T2WI、T2flair序列、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SE-EPI)序列行DWI扫描,弥散敏感系数(b值)取1000 s/mm2。结果62例病变中,脑梗死35例,脑出血12例,脑脓肿2例,脑膜瘤5例,脑转移瘤4例,脑脱髓鞘病变4例;DWI对急性、超急性脑梗死高度敏感,呈高信号;对急性脑出血也很敏感,呈低信号;对脑脓肿的诊断有特异性,脓腔呈明显弥散受限高信号;对脑膜瘤、脑转移瘤的敏感性稍低,部分弥散不受限;在脑脱髓鞘病变弥散不受限。急性或亚急性脑梗死、脑脓肿、脑转移瘤的ADC值较低。MRI平扫诊断上述病变的灵敏度为88.9%(24/27),特异性为88.6%(31/35),准确度为88.7%(55/62);MRI平扫联合DWI诊断上述病变的灵敏度为92.9%(26/28),特异度为94.1%(32/34),准确度为93.5%(58/62)。结论DWI在脑部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MRI平扫联合DWI成像能明显提高脑部病变诊断准确性,DWI应作为脑部病变的必扫序列。
荆彦平骆宾郭振安徐雯静荆怡玟王茹茹郭克锋冀晓楠
关键词:脑部病变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
曲妥珠单抗联合治疗HER2阳性晚期胃癌的安全性及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研究
2023年
评估曲妥珠单抗联合治疗HER2阳性晚期胃癌的安全性,并研究其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近3年内我院接诊的60例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接受常规治疗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B组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临床疗效评价包括疾病控制率和缓解率。结果 A组和B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显示,A组的疾病控制率为76.67%,明显高于B组的53.33%;A组的缓解率为46.67%,高于B组的26.67%(p值均<0.05)。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比较显示,A组的标志物水平明显下降,而B组变化无A组明显(p<0.05)。不良反应出现情况方面,A组和B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曲妥珠单抗联合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影响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同时,曲妥珠单抗不会明显加重患者的不适症状,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因此,曲妥珠单抗可作为治疗HER2阳性晚期胃癌的有效药物选择。
张连伟李平柳玉花郭克锋李艳
关键词:曲妥珠单抗肿瘤标志物安全性
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2009年
目的观察国产多西他赛(docetaxel,艾素)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初治患者予以多西他赛35mg/m2,静脉滴入1h,d1和d8,21d为1个周期,完成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有效及稳定病例完成4个周期,随访至疾病进展和患者死亡。结果34例可评价病例中,有效率(RR)29.4%,疾病控制率58.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3.3月,中位生存期为8.1月,1年生存率33.8%。全组患者的性别、ECOG评分两项指标在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期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毒副反应主要以粒细胞减少、乏力、脱发为主。结论国产多西他赛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显示了较好的疗效,患者的耐受性较好。
柳玉花闫爱华郭克锋
关键词:多西他赛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胃癌患者血清miRNA-132和miRNA-345表达与肿瘤标志物及预后关系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微小RNA-132(miRNA-132)和微小RNA-345(miRNA-345)表达与肿瘤标志物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该院治疗的103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于该院治疗的82例胃部良性疾病患者作为良性组;另选择同期于该院体检的6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测定miRNA-132和miRNA-345表达;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癌胚抗原(CEA)、糖类蛋白抗原199(CA199)和糖蛋白抗原724(CA724)水平。所有患者随访至2024年6月,统计胃癌患者总生存期(OS),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结果研究组血清miRNA-132相对表达量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而miRNA-345相对表达量低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CEA、CA199和CA724水平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经Pearson分析显示,miRNA-132与CEA、CA199和CA724呈正相关(P<0.05),而miRNA-345与CEA、CA199和CA724呈负相关(P<0.05)。miRNA-132相对表达量≤2.76患者OS优于miRNA-132相对表达量>2.76患者(P<0.05)。miRNA-132相对表达量>0.37患者OS优于miRNA-132相对表达量≤0.37患者(P<0.05)。miRNA-132高表达和miRNA-345低表达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癌患者miRNA-132呈高表达而miRNA-345呈低表达,且miRNA-132和miRNA-345表达与肿瘤标志物和预后密切相关,值得临床借鉴。
朱冲郭克锋赵云黄丹
关键词:胃癌肿瘤标志物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