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永蕾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间充质干细胞
  • 5篇干细胞
  • 5篇充质干细胞
  • 4篇人脐
  • 3篇胰岛
  • 3篇人脐带
  • 3篇人脐带间充质...
  • 3篇脐带间充质干...
  • 3篇细胞
  • 3篇间质干细胞
  • 2篇胰岛样细胞
  • 2篇体外
  • 2篇体外诱导
  • 2篇脐带
  • 1篇氧化铁
  • 1篇胰岛细胞
  • 1篇胰腺
  • 1篇诱导分化
  • 1篇治疗效果评价
  • 1篇人脐血

机构

  • 4篇解放军白求恩...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聊城市第二人...

作者

  • 5篇郝永蕾
  • 4篇赵芳
  • 3篇李晓玲
  • 3篇朱旅云
  • 2篇李俊峡
  • 2篇杨少玲
  • 2篇王广宇
  • 2篇刘素蕊
  • 2篇王更银
  • 1篇郝文杰
  • 1篇单巍
  • 1篇胡丽叶
  • 1篇赵春生
  • 1篇马利成
  • 1篇孙蕾蕾

传媒

  • 3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3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体外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索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在胰岛细胞微环境中向胰岛样细胞的分化潜能及功能变化趋势。方法将分离的第3代hUC-MSCs用低糖达尔伯克必需基本培养基(L-DMEM)重悬,接种单纯培养组及与大鼠胰岛细胞共培养组(共培养组)。倒置显微镜观察hUC-MSCs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鉴定其细胞表面标志;免疫细胞化学鉴定胰十二指肠同源框-1基因(PDX-1)的表达;放免法检测hUC-MSCs胰岛素和C肽的分泌及对糖刺激的反应。结果 hUC-MSCs呈均一纺锤形平行排列或漩涡状排列生长,不表达CD34、CD45和CD14,高表达CD29、CD44和CD105;共培养组诱导后3d及7d经细胞逐渐变圆并聚集成团,PDX-1呈阳性表达,至10d及14dPDX-1阳性细胞罕见。单纯培养组细胞形态未发生变化,PDX-1表达阴性。共培养组培养上清中检测到较高水平的胰岛素及C肽,单纯培养组检测到少量的胰岛素,检测不到C肽,两组培养3、7、10和14d的胰岛素分泌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培养组胰岛素及C肽水平以7d最高,10d次之,与3d和14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培养组糖刺激指数为1.41。结论 hUC-MSCs在胰岛细胞微环境中具有向胰岛样细胞分化的潜能,其内分泌功能随体外诱导时间的延长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
郝永蕾朱旅云王更银李俊峡赵芳刘素蕊杨少玲李晓玲王广宇
关键词:脐带间质干细胞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样分泌细胞的诱导分化及胰岛样分泌细胞治疗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体外诱导分化为胰岛样分泌细胞进行观察,并对获得的胰岛样分泌细胞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糖尿病对照组(12只)和糖尿病实验组(12只)。糖尿病对照组和糖尿病实验组给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进行糖尿病大鼠造模,正常对照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腹腔注射。分离、培养脐带Wharton's Jelly(WJ)中的MSCs,将培养至第3代MSCs与雄性SD大鼠胰岛细胞共同培养14 d,培养出的干细胞移植至糖尿病实验组肾包膜下,观察56 d结束实验。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实验结束后3组肾脏形态和细胞变化,并比较基线时与实验结束后3组血糖和体重变化。结果实验结束后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对照组肾脏HE染色示肾被膜边缘完整,形态清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肾被膜下无胰岛素及外源性抗原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染色阳性的细胞。实验结束后糖尿病实验组肾脏HE染色示移植细胞部位肾被膜和肾皮质之间有大量的细胞,部分肾被膜出现断裂现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肾被膜和肾皮质之间有胰岛素和Brdu阳性的细胞。基线时糖尿病实验组和糖尿病对照组血糖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体重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实验结束后糖尿病实验组血糖较基线时下降,体重较基线时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糖、体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实验组血糖明显低于糖尿病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实验组、糖尿病对照组体重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实验组体重高于糖尿病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带MSCs在胰岛细胞微环境下可诱导分化为胰岛样分泌细胞,对糖尿病鼠具有降糖和恢复体重的作用。
朱旅云郝永蕾李晓玲孙蕾蕾赵芳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诱导分化胰岛
体外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胰岛样细胞研究
目的: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进行分离培养和体外传代扩增,并分离大鼠的胰岛细胞,利用大鼠胰岛细胞的微环境,通过共培养...
郝永蕾
关键词:人脐带MSCS胰岛细胞胰岛样细胞
文献传递
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与大鼠胰腺细胞共培养向胰岛样细胞分化及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英文)被引量:2
2011年
背景:脐带Wharton’s Jelly中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向胰岛样细胞诱导分化。目的:验证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与大鼠胰腺细胞共培养向胰岛样细胞诱导分化的可能性,并观察移植后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方法:分离、诱导、传代脐带Wharton’s Jelly中间充质干细胞,再与大鼠胰腺细胞共培养,诱导成胰岛细胞团样组织。将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不进行移植及造模;模型组仅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组造模后将胰岛样细胞移植入糖尿病大鼠肾脏包膜。结果与结论:脐带Wharton’s Jelly细胞培养中有细胞从组织块中爬出,第7天形态发生变化,贴壁细胞部分变成梭形。分离培养的细胞表达具有间充质干细胞表面特有标志CD44、CD29、CD105,不表达CD34、CD45、CD14。诱导第7,10天PDX-1及人胰岛素强染色;胰岛素及C-肽浓度较单纯培养组明显升高;PDX-1及人胰岛素mRNA诱导第7、10天较高表达。移植第1周大鼠尾尖血糖链脲佐菌素实验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但明显高于正常照组(P<0.01)。8周链脲佐菌素实验组肾脏被膜下发现胞核染棕色染色的Brdu阳性、胞浆棕色染色的胰岛素阳性细胞。结果表明,脐带Wharton’s Jelly中存在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与大鼠胰腺细胞共培养可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样细胞诱导分化,移植入糖尿病大鼠肾脏被膜下,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
王广宇赵芳郝永蕾朱旅云李晓玲胡丽叶马利成单巍杨少玲
关键词:脐带JELLY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移植
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标记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可行性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标记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CB-MSC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直接贴壁法分离培养UCB-MSCs,并应用不同浓度的SPIO标记UCB-MSCs,分别通过普鲁士蓝染色测定标记率,台盼蓝染色检测标记后细胞活性,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试验评价SPIO对细胞生长能力的影响。结果普鲁士蓝染色证实SPIO标记UCB-MSCs浓度为14、28、56、84μg/ml时细胞标记率达100%的时间分别为72h、48h、36h、12h,细胞内铁颗粒的浓度随孵育时间、标记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SPIO浓度〉140μg/ml时对UCB-MSCs活性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台盼蓝排斥试验发现各低浓度组的活细胞率均在90%以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组的活细胞率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浓度各组及未标记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比色试验结果显示,低浓度组间吸光度值(O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浓度组OD值有下降趋势,与低浓度各组及未标记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宜浓度的SPIO标记UCB-MSCs安全、有效。
赵春生王更银刘素蕊郝文杰郝永蕾赵芳李俊峡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胎血氧化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