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加良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东濮凹陷
  • 4篇凹陷
  • 3篇勘探
  • 2篇油气
  • 2篇勘探方向
  • 2篇成藏
  • 1篇弹性模量
  • 1篇地层
  • 1篇地层油气藏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震
  • 1篇地震预测
  • 1篇岩性
  • 1篇岩性地层
  • 1篇岩性地层油气...
  • 1篇页岩
  • 1篇油气藏
  • 1篇油气运移
  • 1篇有利勘探方向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成都地质矿产...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5篇郝加良
  • 2篇李令喜
  • 2篇苏玉山
  • 2篇邓明霞
  • 1篇于延玲
  • 1篇陈发亮
  • 1篇陈广浩
  • 1篇龙利平
  • 1篇汪功怀
  • 1篇蔡其新
  • 1篇张树海
  • 1篇孟庆任
  • 1篇布志虹
  • 1篇秦广胜
  • 1篇谈玉明
  • 1篇韩福民
  • 1篇李鹏春
  • 1篇谢渊
  • 1篇张渊
  • 1篇唐春燕

传媒

  • 2篇断块油气田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4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东濮凹陷深层天然气成藏特征——超压封存箱结构的作用被引量:5
2004年
东濮凹陷是渤海湾盆地中既富油又富气的主要凹陷之一 ,凹陷内深层超压现象十分突出。为了深入认识凹陷超压与深层气分布的内在关系 ,弄清深层油气的成藏特点 ,以便进一步指导勘探 ,以钻井、岩心、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 ,通过实验模拟 ,并以成藏动力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 ,建立了东濮凹陷超压封存箱的结构 ,进而深入研究了超压与深层气成藏的关系。提出了凹陷内超压封存箱控制下的 3种天然气成藏模式 ,认为储集条件、盖层条件和超压环境是深层气聚集和分布的重要控制因素 ,超压过渡带或过渡带中的局部高压异常区是深层气的有利分布区。根据具体的成藏模式和成藏控制因素 ,提出了凹陷内深层气的有利勘探方向 。
李令喜苏玉山郝加良谢渊
关键词:深层气东濮凹陷成藏特征深层天然气勘探方向储集条件
东濮凹陷泥页岩脆性指示因子地震预测被引量:1
2015年
脆性指示因子是评价泥页岩储层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在勘探阶段,高脆性泥页岩发育区常发育裂缝,易形成产能,有助于开发区域优选;在开发阶段,脆性指示因子有效预测能为水平井部署、井身设计以及压裂改造提供重要的依据。目前国内利用地震方法预测脆性指示因子空间展布的研究并不广泛。文中利用地震叠前反演得到弹性模量与泊松比2个关键参数,进而预测脆性指示因子。预测结果与已知井的情况符合较好。
李宁郝加良秦广胜邓明霞晋达
关键词:弹性模量泊松比东濮凹陷
东濮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潜力与对策被引量:2
2009年
通过对东濮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现状,以及与国内多个典型盆地的对比分析,阐述了东濮凹陷具备形成岩性地层油气藏的有利油气地质条件,在构造圈闭不发育的生烃洼陷区是寻找岩性地层油气藏的有利方向,同时分析了东濮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思路对策,重视对高精度三维地震信息和储层地震预测技术的合理利用是有效勘探岩性地层油气藏的最佳选择。
张树海陈发亮蔡其新汪功怀郝加良韩福民邓明霞于延玲
关键词:岩性地层油气藏有利勘探方向东濮凹陷
河岩地区沙一—沙二段油气成藏分析及滚动勘探方向被引量:1
2003年
河岸地区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中部 ,区内油藏多为断块层状油藏 ,油气主要聚集在具有一定构造背景的局部构造上 ,沙一—沙二段各自呈现出不同的油气运移特征。通过对油气富集控制因素的分析 ,认为今后的滚动勘探重点仍然在沙一段和沙二下 亚段 ,围绕寻找构造高块和反向屋脊等圈闭 ,进一步扩大含油面积 ,拿到探明储量 ,同时也应拓宽区内勘探领域 ,加强沙三段油气成藏条件的研究 ,开辟新的油气滚动勘探战场。
李令喜苏玉山布志虹郝加良
关键词:东濮凹陷成藏条件滚动勘探油气运移
塔中地区奥陶系天然气地球化学及成因与分布特征被引量:9
2010年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天然气烃类气体以甲烷为主,含量主要分布在75%~95%之间,重烃(C2+)含量低,为3%~7%,干燥系数介于0.73~0.99之间;非烃气体以N2和CO2为主,具高N2、低CO2特征,含量分别为4%~8%和2%~6%。天然气δ13C1值为-63.1‰^-37.7‰,δ13C2值为-40.6‰^-24.8‰。天然气在平面上存在较明显差异,Ⅰ号带东段天然气干燥系数高,N2含量高、CO2含量低,δ13C1值较低,以热裂解成因为主;Ⅰ号带西段干燥系数偏低,N2含量低、CO2含量较高,δ13C1值较高,以热解成因的伴生气与混合成因气为主;Ⅰ号带中段及主垒带卡1区天然气δ13C1值介于两者之间,但前者天然气组分变化比较大,以原油伴生气和腐泥型有机质热解生成的干气为主,而后者天然气干燥系数变化较大,以热解生成的原油伴生气为主。天然气性质上的区带性差别可能与断裂及裂缝的发育程度有关,天然气成藏受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的影响,以晚期成藏为主。
李鹏春陈广浩孟庆任谈玉明郝加良唐春燕龙利平张渊
关键词:天然气地球化学奥陶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