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远川

作品数:57 被引量:923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6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24篇矿床
  • 18篇成矿
  • 14篇硫化物
  • 10篇地球化
  • 10篇地球化学
  • 10篇硫化物矿床
  • 9篇同位素
  • 8篇块状硫化物
  • 8篇块状硫化物矿...
  • 7篇地质
  • 7篇岩浆
  • 7篇斑岩
  • 6篇定年
  • 6篇岩石
  • 6篇岩体
  • 6篇云母
  • 6篇流体
  • 6篇成矿作用
  • 5篇多金属
  • 5篇多金属矿

机构

  • 35篇中国地质大学...
  • 30篇中国地质科学...
  • 21篇南京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地质调查...
  • 4篇北京大学
  • 3篇云南大学
  • 2篇北京矿产地质...
  • 2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国土资源...
  • 2篇江苏省有色金...
  • 1篇江苏省地质调...
  • 1篇长安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新疆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抚顺红透山铜...

作者

  • 57篇郑远川
  • 20篇顾连兴
  • 16篇吴昌志
  • 15篇侯增谦
  • 14篇杨竹森
  • 11篇付强
  • 9篇汤晓茜
  • 9篇梁维
  • 8篇黄克贤
  • 8篇李为
  • 6篇张遵忠
  • 6篇孙清钟
  • 5篇唐俊华
  • 5篇李秋耘
  • 5篇张松
  • 4篇汪传胜
  • 4篇陆建军
  • 4篇倪培
  • 4篇沈阳
  • 4篇王梓轩

传媒

  • 13篇岩石学报
  • 9篇矿床地质
  • 8篇地质学报
  • 6篇岩石矿物学杂...
  • 3篇地学前缘
  • 2篇中国地质
  • 2篇地球科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有色金属(矿...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地质通报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 1篇2006年全...
  • 1篇2014年中...
  • 1篇2006年全...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62℃和差异应力条件下硫化物在NaCl溶液中的再活化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红透山块状硫化物矿石主要成分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石英、角闪石、黑云母等脉石矿物。切成长40mm 直径17mm 的矿石圆柱用20wt%NaCl 溶液浸泡260小时后装入长江500型活塞-圆筒式三轴应力试验机,在362℃414MPa 围压下加1342MPa 轴压,13小时后于空气中自然冷却。实验后试样长度压缩为32.3mm,算得应变速率为4.1×10^(-6)/s。实验产物中出现大量垂直应力轴的松弛裂缝。黄铁矿强烈脆性破裂,而磁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以塑性变形为主,局部也发生脆性破裂。再活化黄铁矿、磁黄铁矿和黄铜矿分别充填同种矿物的碎粒间隙。再活化产物也呈细脉穿插脆性变形的黄铁矿碎斑,细脉中以黄铜矿为主,其次是磁黄铁矿,有时含极少量闪锌矿,在磁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的塑性变形区内,以及变形的石英和其它脉石矿物中均无再活化硫化物产出。实验结果表明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强干性矿物和地质体容易发生脆性变形,从而为再活化成矿流体的运移和析出矿质提供通道和空间,而韧性变形区较难提供流体通道和矿质沉淀空间。所以,再活化成矿作用容易发生在脆性变形区和韧-脆性转换部位。原生矿石中的黄铜矿在实验条件下比其它三种硫化物更容易再活化。脆性变形的黄铜矿和黄铁矿比起其它矿物来更容易接受含铜流体的叠加,因此地层中的含铜黄铁矿矿胚层最容易受叠加流体作用而形成层控富矿床。
顾连兴汤晓茜王子江郑远川吴昌志陆建军倪培吴学益
关键词:流体块状硫化物矿床层控矿床
藏南彭措林埃达克质岩脉的岩石成因及对区域成矿作用的启示被引量:4
2017年
彭措林岩脉群位于藏南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中段的西侧,宽约3~5m,呈近南北向穿截冈底斯岩基。两组样品的锆石U-Pb定年结果为9.7±0.2Ma和9.9±0.3Ma。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岩石以高SiO_2(67.05%~69.96%)、K_2O(6.05%~6.88%)和低MgO(0.47%~1.27%)为特征,高度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具有高Sr/Y和La/Yb比值,表现出埃达克岩地球化学亲合性。相对冈底斯中新世埃达克质斑岩而言,该岩脉更加富集放射性成因Sr、Pb同位素(^(87)Sr/^(86)Sr_((i))=0.7120~0.7123,^(206)Pb/^(204)Pb=18.812~18.844,^(207)Pb/^(204)Pb=15.705~15.728,^(208)Pb/^(204)Pb=39.424~39.523)、具更低的Nd同位素值(εNd(t)=-10.9^-9.8)和更为古老的Nd模式年龄(tDM=1.36~1.43Ga)。以上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彭措林岩脉很可能起源于加厚的古老下地壳,相较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内其他的中新世斑岩而言,其岩浆源区含有更少的幔源组分和更多的古老地壳组分。锆石微量元素结果显示,岩脉的氧逸度较低(ΔFMQ=-6.7^+2.1,平均值为-1.4)。故而,彭措林埃达克质岩脉不具备区域成矿潜力的原因可以归结如下:(1)下地壳岩浆源区中新生幔源组分含量较少,指示了古老下地壳中岛弧幔源岩浆注入量较少,因而岛弧期堆晶至下地壳的金属硫化物极为有限;(2)较低的氧逸度导致岩浆萃取金属的能力相对较弱。结合前人研究可知,下地壳中新生幔源组分的贡献率是影响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后碰撞埃达克岩能否成矿的关键因素。
裴英茹杨竹森郑远川侯增谦田世洪刘英超赵晓燕周金胜
关键词:中新世岩石成因成矿作用
西藏努日矽卡岩型铜钨钼矿辉钼矿Re-Os定年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5
2012年
西藏努日层状矽卡岩型铜钨钼矿床是冈底斯东段南缘斑岩-矽卡岩铜多金属成矿带上规模最大的矿床。笔者对采自该矿床的9件不同产状、不同形态含钼矿石中的辉钼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组成分析,获得其模式年龄为23.46~24.77 Ma,等时线年龄为(23.36±0.49)Ma(MSWD=0.60),模式年龄与等时线年龄结果基本一致。由于辉钼矿与黄铜矿、白钨矿呈共生关系,并考虑到该矿区内黄铜矿的年龄〔(23.75±0.18)Ma〕(作者未发表数据),表明努日矽卡岩型铜钨钼矿床的成矿时代为23~24 Ma。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可见,冈底斯南缘克鲁-冲木达斑岩-矽卡岩铜多金属成矿带从32 Ma至23 Ma发生了强烈的成矿作用。该成矿带的成矿时代明显有别于后碰撞期地壳伸展环境下形成的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显示出其为一套独立的成矿事件。该成矿事件可能主要受冈底斯南缘的晚碰撞走滑环境的控制。努日矿床成矿时代的确定及晚碰撞成矿事件的厘定,为今后研究和勘查该成矿带内同类型矿床提供了重要依据。
张松郑远川黄克贤李为孙清钟李秋耘付强梁维
关键词: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冈底斯
赣北大湖塘超大型钨矿多期似斑状花岗岩岩浆作用、成因及意义被引量:5
2019年
赣北大湖塘钨矿位于江南造山带九岭多金属矿集区东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钨矿之一。该区燕山期花岗岩的岩性繁多,岩浆序列及源区特征等研究仍存在争议和不足。就似斑状花岗岩而言,前人已查明该区存在两期岩浆作用,分别是石门寺(北区)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150. 0 Ma)和狮尾洞(南区)似斑状白云母花岗岩(144. 2 Ma)。本文识别出南区似斑状二云母花岗岩,并对其进行了精细的独居石和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研究。锆石和独居石给出的岩浆结晶年龄分别为130. 0~128. 6 Ma和128. 3 Ma,表明南区似斑状二云母花岗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代表了区域上第3期似斑状花岗岩岩浆作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3期似斑状花岗岩均为高钾钙碱性的S型花岗岩,南区两期似斑状花岗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北区相比,南区似斑状花岗岩过铝质程度(A/CNK=1. 16~1. 24)更高;南、北区岩石的稀土元素总量均较低,均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北区岩石轻、重稀土元素分馏[(La/Yb)_N=11. 17~26. 67]较南区[(La/Yb)_N=7. 72~19. 0]更显著。南、北区岩石的ε_(Hf)(t)值分别为-7. 31~0. 58和-8. 6~-3. 1,指示似斑状花岗岩主要来源于古老下地壳的重熔,南区岩石有少量新生物质的参与。南区似斑状花岗岩较北区有更低的CaO/Na_2O值,指示南区似斑状花岗岩的源岩比北区更富泥质。综合研究表明,大湖塘南、北区似斑状花岗岩至少是3期岩浆作用的产物,是新元古代双桥山群地层中的富泥质、或泥质夹杂砂岩在后造山伸展构造环境下经部分熔融后分异演化而成。该研究丰富并完善了大湖塘区域似斑状花岗岩的岩浆序列和成因意义。
吴显愿张智宇郑远川戴佳良樊献科盛俞策
关键词:岩石地球化学锆石HF同位素
辽宁红透山块状硫化物矿床中矿体的变质变形特征与形成过程被引量:2
2021年
辽宁红透山块状硫化物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是中国最大的太古宙块状硫化物矿床。该矿床经历了高级角闪岩相变质变形和后期热液改造。通过野外和矿相学观察,将红透山矿床的主要矿石类型划分为4类。块状矿石呈层状和块状构造,等粒状和变晶结构;粗晶状矿石呈透镜状和块状构造,巨斑状和填隙结构;糜棱岩化矿石又称矿石糜棱岩,矿石呈透镜状和揉皱状构造,细粒化和重结晶结构;富铜矿石,或称“铜条”,呈脉状和板条状,交代残留和乳滴结构,变形显著。通过对以上4类矿石矿物组合、共生关系和变形特征的分析,系统厘定了矿石的成因和形成过程。块状矿石的变形和流体活动不明显,是原生VMS矿石受区域变质重结晶的产物。粗晶状矿石变斑晶发育,黄铜矿和闪锌矿含量极低,代表强烈变质重结晶和再活化后的残余相。矿石糜棱岩韧性变形最强烈,黄铜矿和闪锌矿明显高于块状矿石,代表韧性变形和再活化的硫化物矿石。铜条韧性变形和交代结构发育,以黄铜矿为主,闪锌矿次之,同时含少量指示低温成因的硫铜钴矿,是机械再活化与变质热液再沉淀的产物。
党奔吴昌志杨涛姚希柱王思梦郑远川顾连兴
关键词:块状硫化物矿床变质
云南马厂箐铜钼矿成矿岩体的角闪石和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19
2018年
马厂箐铜钼矿床位于扬子克拉通西缘,是三江成矿带内典型的大陆碰撞型斑岩铜-钼矿床,其成矿作用与矿区内的斑状花岗岩密切相关。在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基础上,对成矿岩体的造岩矿物角闪石和黑云母开展了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厘定了斑状花岗岩结晶的温压条件、岩浆氧逸度和含水量等要素,为解析马厂箐富碱侵入岩体的演化和成矿作用提供了矿物学尺度的制约。实验数据显示,岩体内角闪石富镁(w(Mg O)14.1%~16.3%)、富钙(w(Ca O)11.0%~11.6%)、贫钾(w(K2O)0.3%~0.6%)、富钠(Na2O/K2O>1.0),属于阳起石和镁角闪石。黑云母Fe2+/(Fe2++Mg)比值较为均一,集中分布在0.35~0.38之间,且显示出富镁(w(Mg O)13.6%~16.2%)、铝(w(Al2O3)12.9%~13.7%),贫钛(w(Ti O2)1.9%~3.0%)、钙(w(Ca O)<0.06%)的特征,属镁质黑云母。由角闪石和黑云母阳离子数计算的矿物结晶温度分别为687~770℃和660~713℃,结晶压力为38~82 MPa和55~80 MPa,相应侵位深度为1.3~2.7km和1.8~2.6 km。同时,通过角闪石成分计算岩浆氧逸度为ΔNNO+1.56^+2.41,并且根据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矿物相稳定组合限定岩浆源区具有较高的含水量(w(H2O)>10%)。结合矿物组合中角闪石的大量存在,分析可知马厂箐斑状花岗岩具有高氧逸度、富水、侵位浅的特点,符合形成大型-超大型斑岩Cu-Mo矿床岩浆岩的基本特征。因此,继北衙超大型斑岩Au矿取得重大突破后,推测三江成矿带南段扬子克拉通一侧斑岩型Cu-Mo矿床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沈阳郑远川马睿张爱萍徐培言吴昌炟王梓轩
关键词:矿物学特征氧逸度含水量
再论中国大陆斑岩Cu-Mo-Au矿床成矿作用被引量:44
2020年
本文在综述斑岩铜矿(PCDs)最新研究进展基础上,结合最新资料,重点阐释了中国大陆非弧环境PCDs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成矿岩浆起源、岩浆-流体系统演化、成矿金属(Cu,Au,Mo)和H2O来源及富集过程。中国大型PCDs除少量产于岩浆弧外,主要产于碰撞造山环境的构造转换和地壳伸展阶段、陆内造山环境的岩石圈伸展和崩塌阶段以及活化克拉通的边缘及内部。这些非弧环境成矿斑岩多呈彼此孤立的近等间距分布的岩株或岩瘤产出,以高钾为特征,显示埃达克岩地球化学亲和性。成矿岩浆主要起源于加厚的镁铁质新生下地壳或拆沉的古老下地壳,少数起源于遭受早期俯冲板片流体/熔体交代改造过的富集地幔。大陆碰撞和陆内俯冲引起的地壳大规模增厚和紧随其后的板片撕裂、断离、岩石圈拆沉和软流圈上涌,是形成这些成矿岩浆的主要动力机制。与岩浆弧环境斑岩类似,非弧环境斑岩也相对富水(>4%H2O)和高f(O2)值(△FMQ≥+2),M H2O不是来自俯冲板片,而是主要来自新生下地壳的角闪石分解或/和幔源富水超钾质岩浆水注入;金属Cu(Au)主要来自新生的镁铁质下地壳中含Cu硫化物的熔融分解,或者来自拆沉下地壳熔体与金属再富集的地幔岩反应,而金属Mo则主要来自具有高Mo丰度的大陆地壳。不论在岩浆弧还是非弧环境,成矿岩浆通常相对富集成矿金属(Cu,Au,Mo),但PCDs的形成并不要求成矿岩浆在初始阶段就异常富集金属组分,但要求金属硫化物相在岩浆流体出溶前没有从岩浆中饱和分离。浅成侵位的斑岩体(1~6 km)虽然可以出溶成矿流体,但大型PCDs通常要求成矿流体出溶自深部(侵位深度≥6 km)、有镁铁质岩浆持续补给的稳定大体积岩浆房。斑岩体可以分凝出不混溶的低盐度的气相和高盐度的液相,岩浆房则直接出溶出高温低盐度的富金属超临界流体。高盐度液相和低密度的超�
侯增谦杨志明王瑞郑远川
关键词:斑岩铜矿成矿环境
西藏邦布造山型金矿金的赋存状态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西藏邦布金矿为一处典型的碰撞造山型金矿,成矿主要与区域内巨厚石英脉密切相关。矿床主要发育四期成矿阶段:石英-粗粒硫化物阶段、金-细粒硫化物阶段、碳酸盐阶段和胶黄铁矿阶段,前两个阶段为主要金成矿阶段。通过手标本样品统计、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扫描等综合技术对金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主要以独立矿物相存在,自然金成色为750~931,Au/Ag为11.3~17.6。矿石中金的粒度以细粒金、微粒金为主。主要赋金矿物有石英、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和闪锌矿等,自然金主要呈裂隙金、包裹金形式嵌布在硫化物和石英中。
孙清钟郑远川李为黄克贤
关键词:造山型金矿赋存状态
西藏龙马拉Cu-Fe-Pb-Zn多金属矿床金云母Ar-Ar定年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被引量:23
2014年
冈底斯北缘Pb-Zn-Ag-Cu-Fe多金属成矿带内发育有大量的矽卡岩矿床。本文研究的龙马拉矿床便是位于该成矿带东侧典型的层控式矽卡岩型Cu-Fe-Pb-Zn多金属矿床。对矿床成矿时代的精确厘定,是理解矿床成因机制和冈底斯北缘大规模矽卡岩型成矿地质背景的关键。本文首先对龙马拉矿床中与磁铁矿共生的蚀变云母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这些云母为金云母;金云母的Ar-Ar同位素测年显示,其Ar-Ar坪年龄为56.32±0.48 Ma,等时线年龄为55.58±0.93 Ma。根据金云母与矿石矿物的共生关系可知,该年龄应代表龙马拉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综合前人的研究结果,认为龙马拉多金属矿床形成于印-亚陆陆碰撞的主碰撞汇聚成矿阶段,新特提斯洋壳板片的回卷很可能是该矿床形成的深部动力学机制。
付强杨竹森郑远川黄克贤段连峰
关键词:电子探针地球动力学背景
西藏冈底斯南缘碰撞后渐新世成矿作用--来自帕南钼矿床的Re-Os同位素年龄证据被引量:11
2014年
帕南矿床是西藏山南地区冲木达-努日矿集区东缘新发现的一个斑岩型钼矿床.野外勘查发现矿区内与成矿作用有关的二长花岗斑岩呈脉状侵入到古新世花岗闪长岩中,并引起斑岩体内部和围岩发生强烈的辉钼矿矿化和热液蚀变作用.辉钼矿矿化主要产于平直石英细脉内,部分呈浸染状分布于脉体围岩中.本文对帕南斑岩型钼矿床的4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测试,其模式年龄为31.34~31.83 Ma,平均值为31.66±0.22 Ma,并有较好的等时线年龄(32.4±1.5Ma,MSWD=1.5).等时线年龄与模式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该年龄应该代表帕南矿床的矿化年龄.这一年龄值与冲木达-努日成矿带的成矿作用时间大致相当(30~23 Ma),显示出帕南矿床与成矿带内其它矿床可能具有相似的成矿动力学背景.然而,帕南矿床的成矿时代略早于区内其它矿床,表明冲木达-努日成矿带的成矿作用应始于32 Ma左右,而成矿作用则可能与碰撞后的加厚岩石圈地幔拆沉有关.
段连峰李为郑远川梁维付强李秋耘
关键词:RE-OS年龄成矿年龄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