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毅
- 作品数:45 被引量:68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军事文学更多>>
- 21世纪以来北华大学的日本史研究
- 2024年
- 北华大学是1999年9月由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等四所省属高校合并而成的省属规模最大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涵盖11个学科门类。北华大学的日本研究主要是依托和继承了原吉林师范学院历史学科的基础和传统。2003年北华大学将原吉林师范学院古籍所改扩建为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东亚中心”),是一个处级建制的以科研教学、研究生培养为主的科研机构。日本史研究成为东亚中心的主体研究方向,辅之以朝鲜半岛史、美国史、国际关系史等方面的研究。东亚中心现有在编全职研究人员13人,均有博士学位,长聘外籍人员2人。
- 郑毅
- 关键词:国际关系史博士学位外籍人员省属高校
- 皇室·反战·神道:吉田茂的皇国史观研究(下)
- 2005年
- 吉田茂的皇国史观包含着皇室中心论、天皇无罪论、否定对美战争论、神道观等内容。吉田茂的这种历史观不是战前日本皇国史观的简单承继,而是有新的发展,如象征天皇制下的皇室中心论和新时代的国家神道观。战后50年代吉田茂的皇国史观成为日本政界的主流历史观,影响至今。
- 郑毅
- 关键词:吉田茂
- 评《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被引量:1
- 2013年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是杨栋梁教授主持完成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认知及行动选择研究”的结项成果。六卷本《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由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这是国内日本史学界对近代以来日本社会形形色色的中国观进行全方位系统研究的第一部系列丛书,全书近200万字。该丛书系统考察了近代以来日本国内各阶层对中国的认知态度,既考察了那些“影响了日本对华政策的制定乃至上升为国家意志”的观点和态度,也考察了“只对政策制定有牵制作用或未起作用”①的观点和看法,为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研究的集大成者。
- 郑毅
- 关键词:日本社会中国观日本对华政策哲学社会科学
- 近代以来立宪政治在日本的命运——多数主义向工具主义的坠落被引量:1
- 2017年
- 宪政思想在明治维新前后传入日本,历经20余年的犹豫徘徊之后,产生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及由其所规定的日本式"立宪"。战后《日本国宪法》将主权天皇制改变为象征天皇制,但战前政治的操作手法仍旧沿袭至今。立宪政体中常见的多数争夺,在日本政治中被改变成为由某一势力集团专属的多数控制。少数服从多数的宪政原则,由此而失却表决的最终结果未形成之前的不确定魅力,控制多数即意味着表决程序不过是完成了在形式上赋予事前决定以合法性。控制多数的政治势力必成为国家的行政主体,国策的制定及执行完全被纳入其意志范畴之内。多数主义向工具主义坠落的巨大惯性,可能将日本送往摆脱战后体制束缚的目的地。
- 周颂伦郑毅
- 关键词:日本政治立宪政治工具主义
- 当代日本新保守主义思潮研究被引量:6
- 2005年
- 当代日本新保守主义,可以视为日本政治思想史上冷战终结前后,保守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思潮.它的出现同日本近代历史的保守主义和战后传统保守主义的发展历史极为相似.从纯粹意义的政治思想史角度,无法确定其标志性的思想起源.相反,却可以从其政治人物的政论和政治行动中,清晰地反映出它产生、发展的轨迹.
- 郑毅
- 关键词:保守主义思潮政治思想史新保守主义近代历史政治行动
- 中国学者视阈下的当代日本政治运行轨迹--评王振锁著《日本现代政治史论》
- 2020年
- 王振锁教授所著《日本现代政治史论》一书,以中国学者视角去审视最重要邻国日本当代政治这一宏大课题,综合运用历史学与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来考察现代日本政治的运行轨迹,基本上完整清晰地解读了1945年以来日本继明治维新之后第二次开国,至再次作为一个大国崛起的历史过程,从日本现代政治运行的机制、体制等方面,阐释了日本从战前军国主义体制国家如何实现政治民主化和现代化的国家发展史。该书具有三大研究特色,一是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二是以章节架构形式的专题性叙史风格,三是聚焦主要政党和关注历史的细节。同时对国内学界在日本政治史研究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该书对某些问题的阐述和分析也尚有值得商榷的空间。
- 郑毅
- 关键词:政党政治自民党
- 乱世危局中的徐世昌与《东三省政略》
- 2019年
- 徐世昌主持编修的《东三省政略》一书详细记录了徐世昌就任东三省总督期间所举行的各项新政举措,代表了清末中央政府中的改良派对"龙兴之地"的治理政策与理念,对徐世昌东北新政的整个过程进行了详细说明。全面反映了新政的成果;书中收录大量的原始文献,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同时力求可资实用,对此后中国东北的发展有一定的预见性,是研究清末新政、东北地方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 郑毅李少鹏
- 伊藤仁斋《论语古义》对朱子学的异化
- 2012年
- 在探究朱子学对日本近世思想形成的影响时,将伊藤仁斋的《论语古义》与《四书集注》比较是其关键节点之一。若以朱子学为背景,仁斋对以朱子学的否定主要体现在:经典上改重《论语》;强调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对具体事务的指导。若以古学派甚至整个日本儒学为背景,则仁斋对朱子学的继承体现在:尊孔、训诂和诠释观。故伊藤仁斋对朱子学的异化主要是从原儒的角度瓦解朱子学和突出的实学观。
- 李少鹏郑毅
- 关键词:日本儒学朱子学《论语》
- 近代东北灾荒史研究中的新闻资料使用探讨——以《盛京时报》为中心被引量:1
- 2013年
- 灾荒史是历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偌大的国家空间范围内,自然环境往往影响着王朝更替、历史兴衰的演变历程。由日人创办的《盛京时报》,因其所包含的新闻资料涉及面广博、新闻报道时效性较强等特点,成为研究近代东北地区灾荒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之一。基于此,应重视《盛京时报》在灾荒史研究中的新闻资料使用价值的探究分析。
- 郑毅
- 关键词:灾荒史新闻资料《盛京时报》
- 游就馆:更恶劣的军国主义招魂所
- 2021年
- 在中国古代,"士"是指那种有高尚道德情操、有家国情怀且负有道义德风的社会精英,但取典于中国古籍《荀子》"游必就士"的日本游就馆中所赞颂的"士",则多为恶行昭彰的战犯。他们欺世盗名,以所谓"大东亚圣战"之名掠地屠城,恶行昭昭。因此,"游就"之名与原典之意早已背道而驰,与见得思义、服众安远的士君子更是毫无关系。
- 郑毅
- 关键词:军国主义中国古籍社会精英圣战《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