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郑林海

郑林海

作品数:11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胃癌
  • 2篇新生物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胃癌组织
  • 2篇细胞
  • 2篇淋巴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生长因子
  • 2篇结肠损伤
  • 2篇腹腔
  • 2篇干细胞
  • 2篇癌组织
  • 2篇VEGF-C
  • 2篇VEGFR-...
  • 2篇CNT
  • 2篇肠损伤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机构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11篇姜波健
  • 11篇郑林海
  • 7篇俞继卫
  • 6篇吴巨钢
  • 3篇倪晓春
  • 2篇周国才
  • 2篇姜海广
  • 2篇杨帆
  • 2篇李晓强
  • 2篇陆瑞祺
  • 2篇吴生华
  • 2篇杜光烨
  • 1篇陈国强
  • 1篇夏焱
  • 1篇王守练
  • 1篇李英凤
  • 1篇陈吉
  • 1篇王嘉
  • 1篇朱玉华
  • 1篇陈德虎

传媒

  • 3篇国际外科学杂...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硬化患者腹腔镜与剖腹胆囊切除术的比较
2004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剖腹胆囊切除术(OC)在合并肝硬化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995年10月-2003年6月行胆囊切除术的肝硬化患者共55例,其中LC组26例,OC组2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LC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02.69±53.78)mL、(53.19±20.77)min、(6.65±1.98)d,OC组分别为(151.72±61.94)mL、(77.76±22.16)min、(10.24±2.60)d,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结论在治疗合并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为A级和B级)胆囊结石患者中,LC较OC更安全,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朱玉华郑林海陈国强姜波健
关键词:肝硬化腹腔镜剖腹胆囊切除术OCLC
闭合性胰腺损伤的救治
2007年
目的探讨闭合性胰腺损伤的外科诊治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1990-2006年收治的42例胰腺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2例中,术前确诊16例,其中闭合性损伤37例,术前确诊15例,术前确诊率分别为38.10%和40.54%。34例治愈,8例死亡,发生并发症19例,术后胰漏是主要并发症。结论胰腺损伤术前诊断困难,剖腹探查术是早期诊断最可靠的方法,CT检查的诊断价值高于B超。根据术中探查情况采取简单而合理的手术方式以及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影响闭合性胰腺损伤预后的主要因素,闭合性胰腺损伤的后期病死率与胰腺的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郑林海姜波健
关键词:胰腺手术预后
20例结肠损伤的治疗被引量:5
2005年
郑林海俞继卫姜波健陈吉
关键词:结肠损伤抗生素结肠造口肠外营养支持
溃疡病穿孔修补术中腹腔引流与否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溃疡病穿孔修补术中行腹腔引流与否对术后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并分析引流与否的指征。方法 对因溃疡病穿孔行修补术的 12 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按术后是否行腹腔引流为两组 ,第 1组78例 ,术后不放引流 ;第 2组 4 8例 ,于修补处或 (和 )下腹部放置腹腔负压引流。比较组间术后恢复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不放引流组术后体温、肠蠕动恢复正常和平均住院时间 ,显著优于腹腔引流组 (P <0 .0 5 ) ;术后并发症较腹腔引流组亦有明显减少 (P <0 .0 5 )。结论 溃疡病穿修补术中 ,经过大于 5 0 0 0ml温生理盐水冲洗后一般不需要放置腹腔引流 ,只在溃疡穿孔时间较长。
郑林海夏焱姜波健
关键词:溃疡穿孔穿孔修补术腹腔引流
十二指肠肠腺瘤一例病例报道被引量:2
2013年
十二指肠肠腺瘤,也称作Brunner’s腺瘤,是一种罕见的源于十二指肠黏膜下层十二指肠腺(Brunner’S腺)的良性肿瘤性疾病,至今全世界报道Brunner’S腺瘤约有200例。大多数Brunner’s腺瘤是瘤体小且无症状,在内镜检查中偶然发现。
杨帆花豹李英凤吴巨钢俞继卫郑林海姜波健
关键词:十二指肠腺病例报道BRUNNER肿瘤性疾病黏膜下层
CXCR4和CD133mRNA在胃腺癌原发灶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 探讨CXCR4和CDl33mRNA在胃腺癌原发灶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CXCR4和CDl33mRNA二者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分析50例胃腺癌原发灶和癌旁胃黏膜组织行免疫组化法定位检测CXCR4和CD133mRNA的相对表达率,并用半定量RT-PCR法测定CXCR4和CDl33mRNA的相对灰度值,分析上述两者间的相互关系(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CXCR4和CDl33mRNA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联系(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CXCR4和CDl33mRNA在胃腺原发灶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0%和66.0%,显著高于癌旁胃黏膜组织中的16.0%(P=0.000)和10.0%(P=0.000)。肿瘤直径越大、TNM分期越晚及淋巴管浸润存在,则CXCR4mRNA灰度值就越高(P〈0.05)。肿瘤较大,TNM分期较晚者,CDl33mRNA灰度值越高(P〈0.05)。CXCR4和CDl33mRNA相对灰度值变化呈正相关(r=0.453,P〈0.01)。结论 CXCR4和CDl33mRNA的高表达与胃癌的肿瘤直径、TNM分期及淋巴管浸润有关。CD133mRNA相对灰度值随CXCR4mRNA相对灰摩信增加而增加.
周国才俞继卫陆瑞祺吴巨钢姜海广倪晓春郑林海姜波健
关键词:干细胞干细胞
胃癌组织中CD13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CD133表达的相互关系,重点明确术前、术后外周血单核细胞中CD133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胃癌原发灶CD133表达的关系。方法 50例胃癌、10例胃溃疡穿孔及10名健康自愿者入组研究。胃癌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抽外周静脉血各4 m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核细胞,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D133 mRNA表达水平。胃溃疡穿孔患者术前抽外周静脉血、健康自愿者抽晨血各4 ml。胃癌原发灶及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分别行RT-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133 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析CD133表达对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影响。结果健康自愿者及术前胃溃疡患者及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133 mRNA的半定量值分别为0.029±0.060、0.059±0.099及0.270±0.163(P=0.000)。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CD133 mRNA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管浸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有关(P<0.05)。相关分析显示,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CD133 mRNA半定量值与淋巴结转移率(rs=0.422,P=0.002)、癌转移淋巴结枚数(rs=0.398,P=0.004)呈正相关,并与胃癌原发灶中CD133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37,P=0.017)。胃癌原发灶中CD133蛋白表达阳性者,术前外周血中CD133 mRNA的半定量值较CD133蛋白表达阴性者高(Z=-2.539,P=0.011)。50例胃癌患者行胃癌根治术后1周,其外周血中CD133 mRNA半定量值明显高于术前CD133 mRNA的表达水平(P=0.021)。胃癌浸润深度较深者,术后CD133 mRNA表达升高更明显(Z=-1.978,P=0.039)。术后外周血中CD133 mRNA高表达者较低表达者预后更差(χ2=6.193,P=0.013)。结论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高表达CD133 mRNA,其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管浸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胃癌原发病灶CD133蛋白表达有关,且与淋巴结转移率、癌转移淋巴结枚数及胃癌原发灶中CD133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术后患者外周血中CD133 mRNA�
吴巨钢俞继卫陆瑞祺姜海广周国才郑林海姜波健
关键词:胃癌CD133淋巴结转移
结肠损伤的临床研究
2004年
为探讨合并全身多部位和多脏器严重损伤的结肠损伤处理、适当术式的选择及其对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回顾性分析近年来共收治的21例严重结肠损伤病例。观察结肠损伤后时间、合并症以及适宜术式对近期治愈率,术后继发感染及病死率的影响。同时观察Ⅰ期手术和Ⅱ期手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21例中死亡2例,病死率为9.52%;近期治愈19例,近期治愈率为90.47%;术后继发感染6例,感染率为28.57%。结果显示:结肠损伤其病死率约为10%~15%,这与结肠损伤多同时合并多脏器严重损伤及休克的发生有关。术式的选择更大程度上与合并伤的数目、受伤程度,尤其是术前、术中休克持续时间长短有关,而与结肠本身损伤的程度及受伤至手术的时间间隔的相关性较小。
郑林海俞维卫姜波健
关键词:结肠损伤病死率术式多脏器休克伤病
CNTN-1、VEGF-C和VEGFR-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神经细胞黏附分子———接触蛋白-1(CNTN-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Flt-4)在原发性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68例原发性胃癌患者肿瘤原发灶和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VEGF-C、VEGFR-3和CNTN-1蛋白表达,测定VEGFR-3阳性淋巴管密度(FVD)和D2-40阳性淋巴管密度(LVD)。结果胃癌组织中VEGF-C、VEGFR-3和CNTN-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7.4%(39/68)、60.3%(41/68)和55.9%(38/68),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20.6%(14/68)、23.5%(16/68)、16.2%(11/68)〕,P=0.000。在TNM分期较晚、发生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其肿瘤组织中三者的表达阳性率均较高(P<0.05)。CNTN-1蛋白表达与VEGF-C(r=0.372,P=0.002)及VEGFR-3蛋白(r=0.308,P=0.011)表达之间呈正相关。68例患者肿瘤组织中FVD为(10.41±9.38)个/HP,明显低于其LVD〔(18.19±7.44)个/HP〕,P=0.000。在TNM分期较晚、有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肿瘤组织中,FVD与LVD均较高(P<0.05)。VEGF-C和CNTN-1蛋白表达阳性者FVD明显高于表达阴性者(P=0.029和P=0.003);LVD与CNTN-1(P=0.727)、VEGF-C(P=0.173)和VEGFR-3蛋白(P=0.924)表达均无关。VEGF-C、VEGFR-3及CNTN-1蛋白表达阳性患者术后生存率分别较表达阴性患者低(P<0.05)。结论 CNTN-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与VEGF-C和VEGFR-3蛋白表达相关,联合检测对判断胃癌侵袭性和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VEGF-C可能通过CNTN-1通路介导淋巴管生成,从而促进胃癌的淋巴浸润。
吴生华俞继卫郑林海吴巨钢倪晓春李晓强杜光烨姜波健
关键词:胃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D2-4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调控人胃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胃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初步调控机制。方法利用Transwell小室构建人胃癌KATO-Ⅲ细胞和BMSC的非接触共培养模型。 CCK-8法检测胃癌细胞增殖能力及对氟尿嘧啶(5-FU)和顺铂的敏感性。 Transwell法检测胃癌细胞侵袭能力。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鉴定干细胞标记、凋亡相关因子及上皮-间质转化因子的表达。结果KATO-Ⅲ细胞增殖能力在共培养组中显著强于单独培养组。5-FU和顺铂处理胃癌细胞后,共培养组KATO-Ⅲ细胞生长抑制率显著低于单独培养组(均P<0.05),且共培养组KATO-Ⅲ细胞抗凋亡基因Bcl-2 mRNA表达升高,促凋亡基因Bax mRNA表达降低(均P<0.05)。共培养组KATO-Ⅲ细胞穿膜细胞数显著高于单独培养组[(37.33±5.22)比(14.56±2.54),P<0.01],且共培养组KATO-Ⅲ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Snail、N-cadherin mRNA表达升高,E-cadherin mRNA 表达降低(均P<0.05)。共培养组KATO-Ⅲ细胞干细胞相关基因CD133、Nanog和Sox-2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单独培养组(均P<0.05)。结论在非接触共培养条件下,BMSC或可诱导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促进细胞增殖能力、侵袭能力及对化疗药物抵抗力。这些调节作用可能与胃癌细胞部分干细胞标记物的上调有关。
王嘉俞继卫吴巨钢王守练陈德虎杨帆花豹席小龙宋书铮郑林海姜波健
关键词:胃癌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生物学特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