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素
- 作品数:34 被引量:111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试论吴鞠通“补阴以救阳”
- 2003年
- 吴鞠通对温病卫气营血的治疗 ,取其在卫辛凉轻清透邪之剂 ,在气、在气 (营 )血两燔时 ,宜用甘寒救津之品。病邪深入下焦 ,伤及肝肾 ,水竭液涸 ,宜用甘寒生津 ,咸寒滋肾 ,滋阴熄风 ,甘酸敛津之法 。
- 郑春素
- 关键词:温病补阴救阳吴鞠通《温病条辨》
- 从“初病湿热在经,久则瘀热入络”探讨肝纤维化的病因病机被引量:41
- 2015年
- 文章从叶天士"其初在气在经,其久"入络入血"以及"初病湿热在经,久则瘀热入络"等观点探讨肝纤维化过程中"湿热"和"瘀热"等因素在各个阶段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对"湿热""湿热化瘀""瘀热入络"等病因病机以及"久病入络"和"肝络"的内涵做相应阐述,探讨其由"气分"到"血分"最终形成"络病"的演变规律。提出肝纤维化的发展中"湿热"为始动因素,久则"化瘀入络"的观点,在肝纤维的防治中应重视"湿热"及"瘀热入络"在发病中的关键作用,及时逆转、阻断或延缓肝纤维化进程。
- 鲁玉辉徐文洋王心蕊郑春素高展翔
- 关键词:肝纤维化湿热瘀热病因病机
- 浅析薛生白治湿之法被引量:1
- 2009年
- 通过研读分析《湿热病篇》,发现薛生白治疗湿热病时,娴熟的运用了宣湿、化湿、燥湿、利湿、逐湿之法,对当前中医临床颇具指导意义。
- 郑春素
- 关键词:湿热病篇湿邪治湿薛生白
- 血分证探析被引量:3
- 2015年
- 血分证为温病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阶段,探讨该证候对于温病理论及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试从血分证的学术源流、涵义、治疗三方面探究血分证。
- 郑春素
- 关键词:血分证叶天士温病理论卫气营血辨证
- 论从脾治肝病被引量:1
- 2005年
- 肝炎常是“起病在肝,寄病在脾”。肝病兼顾脾土,既可防止肝病进一步传变,又可培土荣木,减轻病情,缩短病程,促使正盛邪衰,尽早恢复健康。这不但是防止肝病发展变化的积极措施,也是治疗肝病的重要治则,应给予高度重视。
- 郑春素
- 关键词:肝病理脾
- 《吴鞠通医案》吐血案治疗特色探骊被引量:1
- 2019年
- 《吴鞠通医案》记载了吴鞠通众多的医案,其中,对吐血的认识颇有见地,既崇尚经方,又灵活变通,既重视吐血的治疗也重视愈后的调摄,因此,文章从吴鞠通对吐血的治疗方法、处方、用药特点、煎服法等方面探讨其治疗特色,有助于更好地继承温病名家的临证经验,更高效地服务于临床。
- 郑春素鲁玉辉
- 关键词:吴鞠通吐血
-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客观指标研究进展
- 2005年
- 辨证是中医的特色,然而辨证具有较强的宏观性,客观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恰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本文对近些年中医分型与客观指标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认为二者的相关性研究可以加快中医辨证向客观化、量化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 郑春素陈锦芳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中医分型
- 小议病毒性肝炎从脾论治
-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其病程长,病情复杂,由于病毒复制活跃,对他人的传染威胁严重,不仅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而且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迄今为止,尚无根治慢乙肝的特效药物,中医药理论在辨治病毒性肝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
- 郑春素陈锦芳
- 关键词:从脾论治后天之本水谷精微
- 文献传递
- 慢性乙肝湿热蕴脾证患者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的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对60例慢性乙肝湿热蕴脾证患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动态观察,发现慢乙肝湿热蕴脾证患者IgG高于正常值(P<0.01),IgA、IgM、C3、C4与正常值比较无显著差异;经中医辨证治疗后,IgG下降明显,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慢性乙肝湿热蕴脾证患者HBV复制活跃,肝细胞炎症反应明显,体液免疫功能亢进;C3值正常说明湿热蕴脾证属邪正相持阶段,患者正气亏虚的程度不太严重。
- 郑春素陈锦芳
- 关键词:慢性乙肝湿热蕴脾免疫球蛋白补体
- 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患者IFN-γ及IL-10水平的研究被引量:5
- 2005年
- 陈锦芳郑春素
- 关键词:湿热蕴脾证慢性乙型肝炎IFN-Γ慢乙肝Γ-干扰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