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生菊
- 作品数:21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分析与规模测度被引量:17
- 2012年
- 我国东部地区虽然存在产业转出的黏性,但基于与西部地区间形成的产业梯度势差,产业转移的"推力"和"拉力"并存。目前,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呈现出总量持续增长,增速不断提高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行业分布和产业演替规律。如果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地从战略高度长远谋划产业发展的全局,着力解决影响要素流入和产业移入的瓶颈性因素,有选择地主动承接转移产业,就能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提高产业竞争力。
- 罗哲邓生菊关兵
- 关键词:承接产业转移
- 基于新发展理念的甘肃省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
- 2025年
- 从新发展理念五大维度出发,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各指标进行客观赋权,量化评价甘肃省高质量发展综合效益;引入修正的耦合协调度模型,从子系统之间作用关系与协调水平的演变入手,对影响高质量发展整体的驱动力和制约因素进行深入探讨。结果显示,甘肃高质量发展子系统指数内部差异显著,综合效益指数演变趋势与共建共享发展指数步调一致,总体呈较快上升势头;子系统之间的发展同步性显著增强,协调发展度由轻度失调阶段调整过度至初级协调状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由以开放合作为主的单核驱动,向“绿色-共享”以及“共享-创新”的双擎驱动转换。最后,立足评价结果,结合宏观经济形势与甘肃发展实际,提出促进甘肃高质量发展提速扩能、提质增效的建议。
- 吴燕芳邓生菊尹小娟
- 关键词:综合评价耦合协调度模型修正
- 甘肃省第十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获奖成果简介
- 2025年
- 成果名称:《要素自由流动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吗——一个基于“协调性集聚”的理论假说与实证检验》成果简介:《要素自由流动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吗——一个基于“协调性集聚”的理论假说与实证检验》以“协调性集聚”为核心概念和中心线索,通过拓展现代集聚模型构建要素在自由流动中走向协调的理论假说开展实证检验,探讨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如何通过强有力的空间布局和引导,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再平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重要理论价值。
- 王必达邓生菊陈炜徐辉徐辉瞿静王涵青
- 关键词:获奖成果理论假说
- 甘肃省旅游人口时空变化的国土空间开发应对策略
- 2022年
- 甘肃省旅游资源多元丰富而独特,伴随旅游产业的大发展,旅游人口相应实现快速增长,并呈现明显的时空变化特点。分析影响旅游人口变化的正反两方面因素,认为未来甘肃省旅游人口增速将呈倒“U”型走势。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求下,应充分考虑旅游人口发展变化趋势,理顺规划体系和管理体制,明确全省旅游业发展定位,确定旅游用地规模结构和功能分区,优化旅游关联产业空间布局,构建通畅可达快捷的多层次交通网,提升以旅游服务设施空间优化为支撑的综合接待能力。
- 邓生菊何苑
- 关键词:旅游人口
- 中国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促共进的成功案例: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被引量:3
- 2021年
-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迈上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当前,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比较突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较低,大部分地方还未形成二者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但同时,也涌现出浙江安吉、四川战旗、江苏桠溪、浙江南苑、河南郝堂等两化良性互动的成功案例,它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建立起两化互动有效机制,形成了城乡共荣发展的格局,积累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多元化发展,坚强的基层组织和乡村能人带动,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坚持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发展等,这些无疑为我们在新时代全面推进两化融合提供了有益启示。
- 邓生菊陈炜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 甘肃省实现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理论思考
- 2012年
- 甘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目标,这是甘肃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直接体现,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甘肃实现争先进位、富民兴陇的根本出路和现实选择。本文分析了经济转型与跨越发展的理论渊源,对转型跨越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提出了甘肃省实现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
- 邓生菊
- 关键词:经济转型
- 甘肃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实施路径被引量:1
- 2014年
- 在我国总体区域发展的战略格局里,甘肃省的发展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点和难点。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定的区位条件和相对落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甘肃省实现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为此只有结合省情因地制宜地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道路,才能尽快实现甘肃省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
- 邓生菊陈炜
- 关键词:经济转型
- 兰西城市群多维一体化发展水平测度与体制机制改革研究
- 2025年
- 推进兰西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在西北打造国家级枢纽节点,落实国家生态安全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建“一带一路”衔接融合,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足国家对兰西城市群的发展定位及其发展实际,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对外开放、公共服务、城镇空间和生产要素七个维度构建兰西城市群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显示虽然兰西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但不同维度一体化水平存在明显的分异。当前,兰西城市群存在宽领域深层次的多元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不完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成熟、整合优势合力开放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此应发挥各自特色优势、优化整合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分工协作等,构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
- 罗哲姚礼堂邓生菊
- 关键词:一体化
- 西部十二省区市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备受理论与政策方关注,但西部经济内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文章选取2000~2010年数据,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西部十二省区市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各省区市在三次产业发展方面均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因此,各省应错位发展,构建各具优势、各有所长的西部现代产业体系。国家层面要改变经济政策"一刀切"的状况,对不同省区市实施差异化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 邓生菊
- 关键词:偏离份额分析法产业竞争力三次产业发展
- 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流域治理开发及其经验
- 2021年
- 江河是流域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自西向东流经我国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华北平原,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黄河对我国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能源和资源战略价值,黄河流域治理开发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生态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和经济安全。
- 邓生菊陈炜
- 关键词:生态安全新中国成立以来华北平原母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