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敏 作品数:6 被引量:178 H指数:2 供职机构: 安徽省立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心内科护士倒班工作睡眠障碍的应对策略 2015年 倒班工作睡眠障碍(shift work sleep disorder)是指个体在工作时间与社会常规的工作时间不一致,而导致的失眠及过多的日间瞌睡。临床基本特征为经常在应该睡眠的时间工作(工作时间在8:00AM-6:00PM之外),尤其是夜间工作,结果导致工作时间瞌睡,工作后失眠,睡眠补偿不足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临床主要问题是倒班引起。 邓敏关键词:失眠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反复住院的原因及护理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扩张性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反复住院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160例DCM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一年再住院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DCM患者反复住院的主要原因为服药依从性差(44.8%)、劳累(24.8%)、上呼吸道感染(16.9%)、肺部感染(7.5%)、消化道感染(3.8%)、饮食不当(3.1%);观察组一年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焦虑心理状况及抑郁心理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是DCM患者反复住院的重要原因,加强这类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邓敏关键词:扩张性心肌病 反复住院 护理 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35 2014年 目的观察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从而探讨适合我国当前医疗体制下CHF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方式。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抽取2012年10月—2013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总院和南区2个心血管病区住院的CHF患者1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1例。两组患者入院后给予相同的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此外,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延续性护理是运用延续护理理论给予患者信息的延续、管理的延续、关系的延续3个方面的延续性护理干预。采用改良的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评价量表(EHFSCB-9),分别于患者出院时(干预前)、出院后6周(干预后)评价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结果干预前对照组与试验组EHFSCB-9总分间无差异〔(24.0±7.5)分与(22.3±7.4)分,P>0.05〕;干预后试验组EHFSCB-9总分低于对照组〔(14.5±4.1)分与(24.1±6.1)分,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EHFSCB-9各条目(除外"每天测量体质量")得分间无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EHFSCB-9各条目(除外"采用低盐饮食"和"按医生医嘱吃药")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模式能够提高CHF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可以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秦玉霞 李惠萍 韦学萍 姚勋霞 邓敏 叶祺 白璐关键词:心力衰竭 延续性护理 自我护理 生活质量 1例重症心肌炎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肺栓塞的重症护理 2017年 目的:介绍1例重症心肌炎复发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室速的患者行起搏器治疗相关重症护理要点,阐述如何预防长期制动并发静脉栓塞甚至肺栓塞的护理体会,以及如何更好预防疾病复发的护理经验,通过分析此病例来总结该类危重症患者成功救治的护理关键点。方法:护士经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有预见性的护理、以及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结果:患者最终康复出院。结论:在护理重症心肌炎合并恶性心律失常行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时,护士要动态观察病情,及时准确识别危险信号和并发症,迅速配合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通过实施预见性护理、人性化优质护理和延续性护理,可以促进康复、保持健康,改善生存质量,这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邓敏关键词:重症心肌炎 起搏器 肺栓塞 护理 老年房颤患者药物治疗现状及护理对策(综述) 被引量:2 2015年 年龄增长是心房颤动重要独立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在长期的治疗护理中,由于血栓及出血并发症等问题导致此类患者在治疗护理中有较高难度。当患者出现持续的症状和生活质量下降时,应考虑转复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以维持窦性节律。从分析研究中得出,老年患者全身抗凝来防治卒中所得到的收益超过严重出血的风险,老年患者抗凝治疗确切有效。同时有效的护理能提高生活质量的疗效,包括药物治疗护理、心理护理、出院指导及随访和社区护理。 邓敏 叶琪关键词:抗凝 心房颤动 加强护理 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7 2014年 [目的]观察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适合我国当前医疗体制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延续性护理模式。[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个院区102例符合研究标准的病人进行研究;两组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另外给予延续护理服务,延续到病人出院后6周;分别于出院时、出院后6周评价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MLHFQ得分)。[结果]两组病人在干预后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出院后6周,干预组MLHFQ得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1.118分±2.179分、5.490分±2.434分,P=0.000)。MLHFQ各维度得分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对照组仅症状维度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生活质量。 秦玉霞 李惠萍 韦学萍 姚勋霞 邓敏 叶祺 白璐关键词:延续性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