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琪
- 作品数:87 被引量:510H指数:13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 内科临床教学模式改革与八年制医学生培养被引量:5
- 2010年
- 长学制医学教育的开展对传统的内科临床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实践表明,早期接触临床,加强人文教育,开设横向讨论课,开展仿真模型教学和渐进式双语教学等多种临床教学模式的改革,可有效提高八年制医学生内科学临床学习效果,有利于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
- 边琪郭志勇徐晓璐王艺伟
- 关键词:八年制医学教育内科学
- 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一例
- 2006年
- 患者,女,24岁。1月前受凉后出现发热、咽痛,体温高达40℃。抗炎后发热消退,但又出现咳嗽、咳痰。10d前注射克林霉素1d后出现无尿,伴呕吐、颜面及双下肢水肿,人当地医院查Scr897μmol/L,BUN9.4mmol/L。予抗感染、护肾、利尿及支持治疗,行3次血液透析,仍无尿,后转人我科。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人院体检贫血貌。面部轻度水肿,双侧扁桃体Ⅱ度大。实验室检查WBC13.89×10^9/L,N0.76,Hb93g/L。尿蛋白2+,RBC满视野/HP。BUN9.8mmol/L,Scr936μmol/L。血C30.274g/L。抗“O”:314Todd。24h尿蛋白0.46g。
- 边琪傅鹏袁伟杰
- 关键词: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双下肢水肿青霉素过敏史克林霉素
- Ⅳ型和Ⅴ型狼疮性肾炎患者外周血与肾组织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和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观察Ⅳ型与Ⅴ型狼疮性肾炎(LN)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和肾组织淋巴细胞亚群和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与临床和病理的关系。方法:52例(男性11例,女性41例,年龄18~55岁)初治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根据2003年ISN/RPS病理分型标准经肾活检确诊为Ⅳ型(n=32)和Ⅴ型(n=20),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20+细胞)和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比例与计数,计算CD4+/CD8+比值。2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同时检测30例Ⅳ型和11例Ⅴ型LN肾组织CD4、CD8、CD20和CD68免疫组化染色,取10例移植肾供肾活检标本作为正常肾组织对照。从中再选取20例(Ⅳ型和Ⅴ型各10例)行CD4和Foxp3双标免疫组化染色。比较LN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Treg细胞与正常对照的差别,分析Ⅳ型和Ⅴ型之间外周血和淋巴细胞亚群和Treg细胞的变化特点。进一步分析Ⅳ型和Ⅴ型LN肾组织淋巴细胞亚群,特别是Treg以及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的差异和临床病理联系。结果:活动性Ⅳ型、Ⅴ型LN患者与正常人比较外周血CD4+细胞比例、计数和CD4+/CD8+细胞比值及Treg细胞显著降低,CD8+细胞及CD20+细胞明显升高(P<0.01)。Ⅳ型与Ⅴ型相比:(1)外周血CD4+细胞比例[(25.9±6.86)%vs(31.0±7.59)%,P<0.05]、计数[(288±173)个/μlvs(420±165)个/μl,P<0.01]和CD4+/CD8+比例降低更明显(0.74±0.31vs1.06±0.57,P<0.05);(2)外周血CD20+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但Ⅴ型CD20+细胞计数升高较Ⅳ型明显[(185±136)个/μlvs(268±179)个/μl,P<0.05];(3)Treg细胞比例[(0.82±0.4)%vs(1.31±0.7)%,P<0.05]和计数[(8.19±4.26)个/μlvs(17.5±10.0)个/μl,P<0.01]Ⅳ型降低更明显。CD4+细胞比例和计数与AI呈负相关(r分别为-0.281和-0.380,P<0.05),CD4+/CD8+细胞比值与SLEDAI呈负相关(r=-0.307,P<0.05)。Treg细胞比例和计数与SLEDAI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11(P<
- 边琪刘志红胡伟新秦卫松郑春霞陈惠萍曾彩虹黎磊石
-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
-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 2007年
- 边琪胡伟新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转基因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重指数与透析充分性的关系被引量:3
- 2007年
- 芮金兵袁伟杰潘超崔若兰边琪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体重指数严重并发症营养不良尿毒症患者
- 病理表现为IgA肾病的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报道国内首例以IgA肾病为病理表现的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1例。方法分析本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成立诊断的依据,并复习有关文献加以探讨。结果女性39岁患者,6年前因"肉眼血尿、蛋白尿"于我科行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IgA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实验室检查偶见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比例增加,c-ANCA(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阳性各1次;给予足量泼尼松和环磷酰胺冲击治疗18个月,基本治愈。5年后,因血肌酐932μmol/L而行腹膜透析治疗。透析后一般状况无改善,先、后出现咳嗽、腹泻并伴有低热;经反复检查,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持续增高;p-AN-CA和MPO-ANCA阳性;CT示慢性鼻窦炎;既往有"皮疹"史;据此诊断为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给予人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3d,泼尼松每日30mg口服。体温立即降至正常,一般状况显著好转,出院随访。结论 IgA肾病可能是CSS肾损伤的一种罕见的病理类型,在诊断时应予以考虑。
- 于光张欢边琪傅鹏于建平崔若兰郭志勇
- 关键词: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IGA肾病肺炎嗜酸粒细胞
- 单中心自体肾经皮肾穿刺活检的临床病理特点与时代变迁
- 边琪于建平于光郭志勇
- 血浆miRNA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诊断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通过研究。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的血浆miRNA变化,探讨血浆miRNA对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意义。方法构建大鼠肾脏IRI模型,通过miRNA芯片检测肾脏IRI相关miRNA的表达变化,并以实时定量PCR进行验证。筛选表达差异在2倍以上的miRNA,并检测它们和miR-10a、miR-192和miR-194三种肾脏高表达的miRNA在再灌注损伤后12h时血浆中的变化水平,根据结果检测有差异的miRNA在再灌注损伤后1、2、6、12和24h时血浆的水平变化,并与血尿素氮与肌酐做比较。结果IRI大鼠肾脏miRNA芯片检测显示,有36条miRNA出现差异表达,其中差异在2倍以上的miRNA有15条,实时定量PCR验证的结果与芯片基本相符。但这15条miRNA在两组大鼠血浆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miR-10a、miR~192和miR-194在IRI组中表达显著上升,且miR-10a在再灌注后1h即显著上调,而miR~192和miR-194则在6h才出现显著变化。血尿素氮在再灌注损伤后12h才开始上升,而肌酐则在6h即开始显著上升。结论血miR-10a、miR-192和miR-194可以作为大鼠肾脏IRI的标记物,其中miR-10a水平在损伤发生后1h内即开始上升。
- 李和文王嘉锋边琪赖学莉于光
- 关键词:生物标记物
- 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
- 边琪郭志勇
- 文献传递
- 唱好“三部曲”结石不再来
- 2006年
-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中糖,蛋白质摄入过多,肾结石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健康体检的不断普及,使肾结石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绝大多数被告知得了肾结石的人,最关心的莫过于找到一种既快又安全的方法,将结石彻底清除。这种想法合情合理,但欠科学,专家指出:得了肾结石,不问病因闷头治疗并不可取,只有综合考虑、标本兼治才是上策。
- 袁伟杰边琪
- 关键词:蛋白质摄入健康体检标本兼治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