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页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面神经管垂直部与颈静脉窝之间距离的MSCT测量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提供面神经管垂直部至颈静脉窝之间水平距离正常值并分析其变异情况。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对4具干颅标本进行扫描,将锯开剖面测量值与相同影像平面测量值对照后取得测量平面。以同样方法对随机入选无耳部疾患的118人行颌面部CT扫描。在MPR影像上测量面神经管垂直部至颈静脉窝之间的水平距离,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面神经管垂直部至颈静脉窝之间的距离,右侧(4.75±2.33)mm,左侧(6.06±2.52)mm,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小于左侧。男性(5.54±2.58)mm,女性(5.29±2.44)mm,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MPR技术是研究面神经管垂直部与颈静脉窝影像解剖的良好方法,可为耳鼻喉科、颅脑外科及显微外科手术术式的选择提供可靠信息。
- 吕亚萍唐光健兰永树胡兴宇唐光才辛页张富强
- 关键词:颈静脉窝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
- 正常人面神经管垂直部与外耳道解剖位置关系的影像与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观察、测量面神经管垂直部毗邻解剖关系及乳突的形态学指标,分析面神经管垂直部和外耳道后壁、外耳门后缘位置变化的相关性,探讨乳突气化程度与面神经管垂直部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1.评价CT影像测量相关结构的正确性,采用64层螺旋CT对4具干颅标本进行扫描,在横断位测量面神经管垂直部至外耳道后壁、外耳门后缘的距离,在矢状平面上测量乳突的前后径(外耳道下壁最低点至乳突后缘的水平距离)和高度(外耳道下壁至乳突尖的垂直距离);按影像层面锯开标本,对上述距离行实体测量。影像测量均值与实体测量均值的差异行显著性检验。2.在体研究:随机入选无耳部疾患的118人(236侧),其中男性55例(110侧),女性63例(126侧),行颌面部CT扫描。如上选择层面,并测量面神经管垂直部至外耳道后壁、外耳门后缘及乳突前后径和高度的距离,以乳突前后径与高度乘积的1/2定义为乳突面积,以乳突面积的大小来定义乳突气化程度,同时将乳突面积分别与面神经管垂直部至外耳道后壁、外耳门后缘距离分别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1.标本部分:各项指标的影像测量值与实体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体研究:各项指标测量结果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突面积与面神经管垂直部至外耳道后壁距离之间呈负相关性,且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乳突面积与面神经管垂直部至外耳门后缘有相关性,但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突发育气化好,面神经垂直部位置偏前。CT检查可以明确面神经管垂直部与外耳道后壁的关系,有助于耳外科手术术式的选择以及对术中重要结构损伤的控制。
- 吕亚萍唐光健胡兴宇唐光才兰永树辛页张富强张富强
- 关键词:测量学体层摄影术
- 胆管造影的新进展
- 2012年
- 目前临床上综合运用多种胆管造影方法解决胆管梗阻的问题。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是非侵入性成像技术,也无需造影剂,能无创显示胆管梗阻部位,提供梗阻端形态;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及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兼有诊断和治疗作用,目前主要偏向治疗。联合运用多种胆管造影成像技术可提供胆管结构的大量信息,有助于诊断及治疗,现就多种胆管造影成像技术在胆管梗阻病变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辛页韩福刚
- 关键词: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胆管梗阻造影
- 面神经管垂直部毗邻解剖的CT测量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面神经管垂直部(vertical facical nerve,VFN)毗邻解剖关系的显示与测量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1)标本研究:采用64层螺旋CT对4具干颅标本进行扫描,在横断位分别测量VFN至外耳道后壁、外耳门后缘、乙状窦沟前壁、颈静脉窝的水平距离,以及外耳道后壁至乙状窦沟前壁之间水平距离;按影像层面锯开标本对上述距离行实体测量。影像测量均值与实体测量均值差异行显著性检验。(2)在体研究:随机入选无耳部疾患自愿者118人(236侧),其中女63人(126侧),男55人(110侧);行颌面部CT扫描。测量指标同标本研究。结果(1)标本研究:各项指标的影像测量值与实体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体研究:VFN距颈静脉窝之间水平距离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测量结果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能较好显示VFN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位置和毗邻关系,可为耳科、面神经疾病及部分神经外科手术术式选择和避免术中意外提供可靠信息。
- 吕亚萍唐光健胡兴宇兰永树唐光才张富强辛页
- 关键词:乙状窦沟
- MRI对12例椎管内畸胎瘤的诊断意义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椎管内畸胎瘤(IT)的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IT的MRI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病灶位于髓外硬膜下9例,髓内3例(其中脊髓圆锥2例);其中胸腰段3例,胸段1例,腰段6例,骶管内2例。病灶呈类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MRI示病灶为混杂信号,实性为主病灶8例,囊性为主病灶4例;10例可见脂肪,3例可见少许钙化灶。增强扫描后,所有病例均未见明显强化。6例合并先天畸形。结论 IT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IT的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 罗丽李霞辛页韩福刚陈东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椎管畸胎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