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静

作品数:13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乳腺
  • 5篇乳腺癌
  • 5篇钼靶
  • 5篇腺癌
  • 5篇钙化
  • 5篇钙化灶
  • 4篇早期乳腺癌
  • 4篇微钙化
  • 4篇微钙化灶
  • 3篇中耳
  • 3篇中耳炎
  • 3篇活检
  • 3篇耳炎
  • 3篇超声
  • 3篇超声定位
  • 2篇切除
  • 2篇慢性
  • 2篇慢性化脓性
  • 2篇慢性化脓性中...
  • 2篇护理

机构

  • 12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赵静
  • 6篇崔海东
  • 6篇罗中尧
  • 6篇周俊
  • 5篇项爱斋
  • 5篇陈文辉
  • 3篇邬玉萍
  • 3篇倪杰
  • 3篇刘坚
  • 3篇方建华
  • 3篇陈洪刚
  • 3篇陆贝
  • 2篇贾鹏辉
  • 2篇赵盼
  • 2篇彭友
  • 2篇丁金旺
  • 1篇周合山
  • 1篇赵卫平
  • 1篇赵盼

传媒

  • 3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药学前沿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8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可触及乳腺病灶的精准切除在早期乳腺癌诊治中的应用
罗中尧彭友倪杰崔海东丁金旺陆贝项爱斋陈文辉赵静方建华赵盼周俊邬玉萍
针对WGLB法与VABB及传统手术活检存在的缺点,课题组设计了乳腺微钙化病灶的双针定位和旋切活检法(Double Wire-Guided Localization and Rotary Cutting Biopsy,简称...
关键词:
关键词:乳腺癌乳腺病灶
钼靶联合超声双定位切除不可触及乳腺微钙化灶的疗效
目的 比较钼靶联合超声双定位下精准旋切器与钼靶单定位下手术切除活检乳腺不可触及微钙化灶的疗效.方法 入组仅钼靶发现微钙化灶且触诊阴性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5例(单定位手术钙化98处),试验组105例(双定位旋切...
周俊刘坚崔海东贾鹏辉陈洪刚项爱斋赵静罗中尧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超声定位
乳腺微钙化病灶的双针定位和旋切活检法
罗中尧赵盼邬玉萍倪杰崔海东陆贝项爱斋周俊陈文辉赵静方建华
地塞米松辅助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地塞米松辅助耳内镜鼓室成形术后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4年5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CSOM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辅助使用地塞米松分为对照组(未使用地塞米松)和观察组(使用地塞米松),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根据全部患者术后6个月的听力恢复情况分为疗效良好组和疗效不良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疗效不良的影响因素,通过R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共纳入96例患者,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46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vs.54.3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听骨链病变[OR=2.784,95%CI(1.388,5.583)]、无鼓膜张肌腱[OR=2.765,95%CI(1.211,6.310)]、镫骨仅剩底板[OR=2.680,95%CI(1.449,4.960)]、术后未辅助使用地塞米松[OR=2.776,95%CI(1.200,6.423)]是CSOM患者鼓室成形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AUC为0.932,校准曲线显示其预测概率与实际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表明,当风险阈值为0.691时,使用该列线图模型可获得较未使用模型更高的临床净获益。结论CSOM患者鼓室成形术后采用地塞米松辅助治疗能有效改善听力,听骨链病变、镫骨仅剩底板、无鼓膜张肌腱可能与预后不良有关。
韩利芳赵静于晓宇方蝶
关键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地塞米松手术疗效影响因素
钼靶联合超声双定位精准旋切器切除乳腺微钙化灶的疗效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比较钼靶联合超声双定位下精准旋切器切除与钼靶定位下手术切除乳腺微钙化灶的疗效。方法钼靶发现乳腺微钙化灶且触诊阴性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5例(单定位手术钙化98处)、观察组105例(双定位旋切钙化107处),标本摄X线片送病理检查,分析微钙化灶病理特征、两组定位方式精准度及手术效果。结果205处微钙化灶均一次性定位成功完整切除,病理检查结果:乳腺癌24例(导管原位癌17例)、非典型增生25例,两组患者恶性概率及病理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定位精准度、术中二次切除率、标本重量及术后外观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微钙化灶对早期乳腺癌特别是导管原位癌有重诊断价值,同时可能与非典型增生关系密切。钼靶联合超声双导丝定位下精准旋切器切除乳腺微钙化灶较传统单定位手术切除,具有定位精准、二次切除率低:损伤小、保持乳房外观等优点。
周俊刘坚崔海东陈洪刚赵静罗中尧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超声定位
钼靶联合超声引导双定位法在乳腺微钙化灶活检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钼靶X线与超声联合定位在乳腺微钙化灶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钼靶下对微钙化病灶三维定位,插入双钩定位针,到达病灶后固定位置;以超声探查双钩针,找到病灶的位置后,划出皮肤标记线,再插入单钩定位针;在标记线上作3 cm切口,用特制拉钩显露并固定病灶部位的乳腺组织和单钩针,对微钙化病灶区进行旋切;切下的圆柱体标本,放在带刻度的标本台上摄片,验证钙化灶是否已被完全切除,同时确定钙化灶在标本中的三维位置供病理检查。结果:共108例乳腺微钙化病灶分类为BI-RADS 4A的患者采用以上方法。定位时病灶距双钩针距离平均为4.1 mm(小于传统方法),标本平均重量为8.5 g(小于传统方法),病灶全部被一次性精准切除。108例中阳性20例,包括不典型增生7例,导管原位癌7例,导管原位癌伴局灶浸润性癌3例,浸润性导管癌3例;阴性病例88例。微钙化灶部位及形态与乳腺癌检出无明显关系(均P>0.05)。结论:钼靶X线与超声联合定位对病灶定位准确、手术方法合理、切除标本小,并能提供病灶在标本中的精确位置进行病理检查;良性者乳房外形完全没有改变。
彭友罗中尧丁金旺倪杰邬玉萍崔海东陆贝项爱斋周俊陈文辉赵静方建华赵盼
关键词:乳腺疾病钙质沉着症
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17~2019年护理对口帮扶效果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17~2019年护理对口帮扶的效果。方法: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于2017~2019年实行护理对口帮扶,抽选5批对口帮扶前后160名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和1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5~2017年的80名护理人员和600名患者设为实施前,2017~2019年的80名护理人员和600名患者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医护人员的操作规范、操作考试和基础护理管理评分,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人员的操作规范、操作考试和基础护理管理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护理对口帮扶有助于提高基层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的服务能力,保证护理管理安全,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许品品方蝶赵静
关键词:护理质量
钼靶联合超声双定位切除不可触及乳腺微钙化灶的疗效
目的 比较钼靶联合超声双定位下精准旋切器与钼靶单定位下手术切除活检乳腺不可触及微钙化灶的疗效.方法 入组仅钼靶发现微钙化灶且触诊阴性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5例(单定位手术钙化98处),试验组105例(双定位旋切...
周俊刘坚崔海东贾鹏辉陈洪刚项爱斋赵静罗中尧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超声定位
学龄前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危险因素及风险模型构建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SOM)的危险因素并构建相应的风险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2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287例1~6岁患有腺样体肥大的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SOM分为合并SOM组(159例)和未合并SOM组(128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腺样体肥大程度、病程、既往腺样体切除病史、母乳喂养时间、烟草暴露、家族史、合并过敏性疾病、家中是否养宠物、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D3^(+)水平、CD4^(+)水平、CD8^(+)水平及CD4^(+)/CD8^(+)比值。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腺样体合并SOM的危险因素,根据回归系数构建风险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明确所构建模型的效能。结果合并SOM组患儿年龄[(3.47±1.37)岁]小于未合并SOM组[(4.33±1.29)岁],腺样体Ⅲ度增生比例(50.94%)和病程时间>3年比例(12.58%)高于未合并SOM组(15.62%,4.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62,χ^(2)=68.05、20.62,均P<0.05)。两组患儿性别构成、腺样体切除病史、母乳喂养比例、烟草暴露、家族史、过敏性疾病、家庭养宠物比例、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D3^(+)水平、CD4^(+)水平、CD8^(+)水平及CD4^(+)/CD8^(+)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腺样体肥大程度(OR=5.43,P<0.05)和病程(OR=2.51,P<0.05)是影响腺样体肥大患儿合并SOM的危险因素,而年龄是保护性因素(OR=0.60,P<0.05)。研究所构建的模型预测腺样体肥大患儿合并SOM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84%和81.25%。结论病程久和腺样体肥大严重是腺样体肥大患儿并发SOM的危险因素。研究所构建的风险模型预测效能较佳,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许品品赵静方蝶
关键词:儿童腺样体肥大分泌性中耳炎
儿童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继发性出血与其饮食及父母育儿效能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儿童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继发性出血与其饮食及父母育儿效能的关系。方法对2018年—2023年1月经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并入院行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的90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术后24 h内后是否出血将其分为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收集两组患儿的完整治疗资料并进行比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儿童术后继发性出血的独立因素,并分析各因素与患儿出血分度的关系。结果术后继发性出血25例,继发性出血发生率为27.78%,其中出血Ⅰ~Ⅲ度分别为4例、19例、2例。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患儿在年龄、疾病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手术医师年资、扁桃体嵌入程度、抗生素使用、饮食配合度以及C-PSO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29、5.780、7.001、3.984、12.710、13.796、10.445、4.470、9.406、10.025,均P<0.05)。年龄4~7岁(OR=1.435,P<0.05)、手术医师年资≤3年(OR=1.556,P<0.05)、扁桃体重度嵌入(OR=1.429,P<0.05)、饮食配合度一般(OR=1.445,P<0.05)以及C-PSOC评分1~16分(OR=1.381,P<0.05)均为儿童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继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患儿术后继发性出血的出血分度分别均与年龄、手术医师年资、饮食配合度以及C-PSOC评分呈负相关(r=-0.420、-0.318、-0.404、-0.458,均P<0.05),与扁桃体嵌入程度呈正相关(r=0.356,P<0.05)。结论儿童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继发性出血的发生率较高,且出血分度与其饮食以及父母育儿效能情况密切相关,术后予患儿家属相关健康教育以及饮食指导对降低继发性出血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黄惠菊汪敏赵静
关键词:扁桃体切除术继发性出血射频消融术饮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