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永德

作品数:51 被引量:111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26篇理学
  • 13篇化学工程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酸酯
  • 7篇氨基
  • 6篇黄腐酸
  • 5篇衍生物
  • 5篇肿瘤
  • 5篇抗肿瘤
  • 5篇活性
  • 4篇胆酸
  • 4篇乙酰
  • 4篇肿瘤活性
  • 4篇羧酸
  • 4篇戊二酸
  • 4篇瘤活性
  • 4篇抗肿瘤活性
  • 4篇活性剂
  • 4篇腐植酸
  • 4篇薄荷
  • 4篇D-氨基葡萄...
  • 4篇表面活性
  • 4篇表面活性剂

机构

  • 48篇河南省科学院
  • 18篇河南大学
  • 6篇河南工业大学
  • 5篇河南天辰环保...
  • 3篇郑州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南阳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郑州炜盛电子...

作者

  • 49篇赵永德
  • 21篇霍萃萌
  • 21篇代本才
  • 17篇陈瑨
  • 7篇张豫黎
  • 3篇陈荣峰
  • 3篇王天立
  • 3篇袁保重
  • 3篇杨思举
  • 3篇马金飞
  • 3篇赵广凯
  • 3篇王晓焕
  • 3篇刘晓莉
  • 3篇李殿秀
  • 2篇李锐
  • 2篇化林
  • 2篇常俊标
  • 2篇卢奎
  • 2篇杨贯羽
  • 2篇张稳

传媒

  • 18篇河南科学
  • 8篇河南化工
  • 6篇化学研究
  • 3篇精细化工
  • 2篇化工管理
  • 1篇水泥工程
  • 1篇非金属矿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世界核心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2篇1995
  • 1篇1990
  • 1篇1989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腐酸基β-环糊精醚的合成
2010年
选用固载化的方法,把β-环糊精通过醚键接枝到黄腐酸上,制备出一种黄腐酸基β-环糊精醚(简称FA-β-CD)多功能吸附剂。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得出较佳的反应配比,并考察了它对酚酞的包络性能。
霍萃萌赵永德樊燕鸽张豫黎代本才付阳冶保献
关键词:腐植酸
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异硫氰酸酯合成方法的改进
2009年
以葡萄糖为原料经过乙酰化、硫氰化二步反应合成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异硫氰酸酯(GITC).使用重结晶替代柱层析纯化方法,方法操作简便、收率高.并用IR和NMR对其进行了结构确认.
蔡媛媛杨思举赵广凯赵永德霍萃萌
关键词:葡萄糖异硫氰酸酯重结晶
酸敏脂质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3年
0 引言 脂质体微粒从其被发现之日起一直被看作是一种理想的递药技术,其主要原因在于,虽然脂质体技术研究面对着临床精确给药这些问题的挑战,但是多种不同特性的脂质体不断出现,从而保证了脂质体技术不断的进步。目前已有数种脂质体药物制剂产品已经上市销售。
陈涛傅经国王昭商澎王九成赵永德
关键词:脂质体制剂临床前病毒体靶向给药膜融合药物靶向
危险废物焚烧飞灰的稳定化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通过对危险废物焚烧处理所得飞灰的化学分析,发现飞灰中多数重金属离子的浸出毒性都超过国家所规定的允许进入安全填埋场浓度限值,其中铅的浸出毒性达到36.547 mg/L,是国标的7.31倍,利用Na_2S、FeSO_4·7H_2O、螯合剂对其进行稳定化处理。处理效果显示:螯合剂>Na_2S>FeSO_4·7H_2O,通过添加0.8%的螯合剂,处理后的飞灰已达到国家所规定的各项控制指标。
张文超李殿秀陈胜杰李晓娟赵永德
关键词:危险废物焚烧飞灰
含镍污泥中镍的分离与提纯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通过对含镍污泥成分的分析,采用氨水/碳酸氨联合浸出的工艺对其进行处理,保持氨水质量分数为15%,固液比为1∶3,碳酸氨投加量为4%,浸出时间为150 min的条件下,含镍污泥中Ni的浸出率可达92.71%,随后外加0.05%Na_2S去除体系内的Cu、Zn等杂质,向滤液内缓慢投加Na_2CO_3溶液进行沉镍,所得产物经蒸发结晶后进行检测,其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国家所规定的各项指标.
张文超李殿秀李晓娟陈胜杰赵永德
关键词:氨浸综合利用
调吡脲生产废液中甲苯和2-氯-4-氨基吡啶的回收利用研究
2012年
对调吡脲(氯吡脲/CPPU)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中的甲苯和2-氯-4-氨基吡啶进行了回收利用研究,考察和优化了处理条件,得到甲苯的最佳回收工艺路线:用0.1 mol/L硫酸处理液与废液按1∶30的质量比加热回流2 h,经分液、干燥、过滤、蒸馏后得到回收甲苯,经气相色谱检测,纯度为99.4%.进一步对处理过甲苯的废液进行2-氯-4-氨基吡啶的回收研究,得到2-氯-4-氨基吡啶回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废液pH为12~13,萃取时间为6 min,进行萃取剂与废液体积比为2的5级错流萃取,回收率达到94%以上,经液相色谱检测,纯度达到97.5%,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张豫黎代本才陈瑨霍萃萌赵永德
关键词:甲苯废液回收利用
戊二酸单薄荷酯的合成和热裂解被引量:1
2016年
戊二酸酐和薄荷醇在4-二甲氨基吡啶(DMAP)的催化作用下,以甲苯为溶剂,合成新型清凉剂戊二酸单薄荷酯,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合成条件,得到较佳反应条件为:戊二酸酐和薄荷醇的摩尔比为1.4∶1,催化剂用量为薄荷醇摩尔分数的10%,回流温度下反应10 h,收率在80%以上.产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进行了表征.利用热重-微商热重(TG-DTG)对戊二酸单薄荷酯的热失重、裂解温度进行了研究,通过在线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技术对戊二酸单薄荷酯分别在无氧和有氧条件下,在300、600、750、900℃时的裂解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戊二酸单薄荷酯的裂解温度为305.1℃,在348.0℃时,样品总失重率接近100%;无氧和有氧条件下裂解产物的种类和数量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多,有氧裂解产物数量多于无氧裂解;p-薄荷-3-烯、3-甲基-6-异丙基环己烯和薄荷醇是裂解的主要产物,具有致香和清凉作用.
陈芝飞芦昶彤陈瑨代本才赵永德
关键词:热失重
Fenton试剂处理废乳化液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通过对废乳化液的水质分析,利用Fenton试剂对其进行降解处理,探索性试验结果表明:当废乳化液的初始pH=3,Fe^(2+)的投加量为0.4g/l,双氧水投加量为40ml/l,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120min时,废乳化液的COD去除率最高可达84.61%。
张文超李殿秀陈生杰杨峰赵永德
关键词:废乳化液FENTON试剂单因素试验
聚乙二醇二丁二酸酯的合成
2011年
聚乙二醇在药物合成上有很广泛的用途,但其端羟基的活性相对较低,直接应用受到限制.若将羟基活化为羧基则可以扩大其应用范围;尤其是在合成二聚物时,将疏水链换成亲水的聚乙二醇二丁二酸酯链可以增加桥链的亲水性.为此,以聚乙二醇、丁二酸酐为反应物,以吡啶为溶剂,分别合成了一缩二乙二醇二丁二酸酯、二缩三乙二醇二丁二酸酯、三缩四乙二醇二丁二酸酯.
李殿秀袁保重马金飞王平安邱祯代本才赵永德
关键词:聚乙二醇丁二酸酐吡啶
胆酸酰氧基膦酸酯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被引量:2
2016年
以胆酸和亚磷酸酯为原料,在缩合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和4-二甲基吡啶(DMAP)的催化下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10个未见报道的胆酸酰氧基膦酸酯衍生物,所有目标化合物均经过TG,IR,1 H NMR,31P NMR和HRMS对其进行了结构确认.利用MTT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4H,4I,4J对人肝癌细胞(HepG2)表现出较好的增殖抑制作用.
郭深深代本才陈瑨霍萃萌刘晓莉赵永德
关键词:胆酸酯化反应抗肿瘤活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