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晨晨 作品数:13 被引量:23 H指数:3 供职机构: 浙江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更多>>
水稻叶片早衰及多表皮毛突变体oslet的生理特征与基因定位 衰老是植株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的最终阶段,是由遗传因子调控的一种有序自解体过程.衰老最先出现在叶片,通常伴随着叶绿体解体、光合作用减弱、核酸、蛋白质和脂质水平降低等(Lim等,2007).叶片衰老的进程既受植物激素等内源相关... 赵晨晨 黄福灯 龚盼 杨茜 程方民 潘刚水稻基因OsLOL3在延缓植物叶片衰老和提高植物耐旱性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基因OsLOL3在延缓植物叶片衰老和提高植物耐旱性中的应用,所述水稻基因OsLOL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的应用,包括:将所述水稻基因OsLOL3连入表达载体中,构建得到重组表达载... 潘刚 黎坤瑜 赵晨晨 龚盼 杨茜 程方民文献传递 甲状旁腺激素加强髓芯减压术治疗糖皮质激素诱导的早期骨坏死的实验研究 背景:髓芯减压术是治疗糖皮质激素诱导的早期骨坏死的常用方法,但其预后不尽理想。甲状旁腺激素在促进骨生成方面表现出积极的作用,我们猜测甲状旁腺激素可加强髓芯减压术在早期激素诱导的骨坏死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54只健康成年... 赵晨晨关键词:甲状旁腺激素 髓芯减压术 成骨 文献传递 苏云金芽孢杆菌营养期杀虫蛋白Vip3AfAa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苏云金芽孢杆菌营养期杀虫蛋白Vip3AfAa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该苏云金芽孢杆菌营养期杀虫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编码基因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应用是苏云金芽孢... 潘刚 赵晨晨 杨茜 程方民文献传递 稻瘟病抗性基因Pi-d2的功能型分子标记及其专用引物序列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瘟病抗性基因Pi-d2的功能型分子标记及其专用引物序列与应用,功能型分子标记包括Pi-d2A和Pi-d2B,Pi-d2A为由引物对SEQ ID NO.1和SEQ ID NO.2从水稻基因组DNA中扩增出... 潘刚 赵晨晨 毛节景 程方民文献传递 水稻叶片早衰及盐敏感突变体osles的生理分析和基因精细定位 被引量:7 2014年 突变体osles(Oryza sativa leaf early-senescence and salt-sensitive)是利用60Co辐射诱变籼稻品种自选1号后筛选获得的,该突变体从分蘖期开始叶片就出现早衰,主要表现为叶尖和叶边缘变黄,伴有红褐色斑点。此外,盐胁迫下,不仅突变体叶片卷曲枯萎,而且植株高度和生物量显著降低。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除倒一叶外,倒二和倒三叶在分蘖期的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降低,而POD活性则在倒一、倒二和倒三叶中依次显著升高;突变体3片叶片的MDA含量均高于野生型15%左右。除倒一叶外,突变体的SOD活性均显著高于野生型。此外,突变体和野生型3片叶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依次下降,但突变体的倒一和倒二叶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而倒三叶则相反;遗传分析表明,osles突变性状受一隐性基因控制,借助图位克隆技术将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精细定位于第6染色体长臂的IN6-005769-11/12和RM20547两个标记之间,物理距离为210 kb,为进一步克隆该基因并揭示叶片的早衰分子生理机制奠定基础。 毛节景 赵晨晨 黄福灯 潘刚 程方民关键词:水稻 基因定位 生理分析 水稻叶片早衰基因OsLED的图位克隆及其功能研究 水稻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主食之一,粮食产量尤其是水稻的产量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
叶片是水稻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其功能叶片的发育不良或提前衰老直接影响水稻产量及食用价值。研究水稻叶片早衰的分子机理,对了解水... 赵晨晨关键词:水稻 表皮毛 激素 基因克隆 基因功能 文献传递 水稻叶片早衰及多表皮毛突变体oslet的生理特征与基因定位 <正>衰老是植株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的最终阶段,是由遗传因子调控的一种有序自解体过程。衰老最先出现在叶片,通常伴随着叶绿体解体、光合作用减弱、核酸、蛋白质和脂质水平降低等(Lim等,2007)。叶片衰老的进程既受植物激素等内... 赵晨晨 黄福灯 龚盼 杨茜 程方民 潘刚文献传递 水稻早衰突变体lst的生理分析与基因定位 被引量:7 2014年 本研究报道了一个来自EMS诱变优良恢复系浙恢7954的新水稻早衰突变体lst(Leaf senescence at tillering stage),其最主要的表型特点是叶片上出现锈色衰老斑,通过荧光共聚焦倒置显微镜观察和透射电子显微镜镜观察表明lst的叶绿素荧光减弱,叶绿体结构异常。生理生化分析发现lst突变体剑叶在早衰性状出现时,与野生型相比,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降低;O2-、H2O2、MDA含量升高,保护酶系统SOD和CAT活性降低。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200株日本晴/lst的F2隐性定位群体,最终将LST基因定位在第3染色体SSR标记RM3646和InDel标记IAC120537-1,2之间,共171kb,含两个BAC,30个基因,这为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孙惠敏 潘刚 潘晓华 程方民 黄福灯 李保同 张春娇 毛节景 赵晨晨关键词:SATIVA 早衰 基因定位 生理分析 稻瘟病抗性基因Pi-d2的功能型分子标记及其专用引物序列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瘟病抗性基因Pi-d2的功能型分子标记及其专用引物序列与应用,功能型分子标记包括Pi-d2A和Pi-d2B,Pi-d2A为由引物对SEQ ID NO.1和SEQ ID NO.2从水稻基因组DNA中扩增出... 潘刚 赵晨晨 毛节景 程方民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