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敬柱

作品数:30 被引量:289H指数:11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肿瘤
  • 12篇预后
  • 11篇甲状腺
  • 10篇胃癌
  • 7篇乳头
  • 7篇乳头状
  • 7篇乳头状癌
  • 6篇手术
  • 6篇外科
  • 6篇临床病理
  • 6篇病理
  • 5篇胃肿瘤
  • 5篇细胞
  • 5篇腺肿瘤
  • 5篇淋巴
  • 4篇预后分析
  • 4篇术后
  • 4篇外科手术
  • 4篇淋巴结
  • 4篇甲状腺乳头状...

机构

  • 30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肿瘤研...

作者

  • 30篇赵敬柱
  • 15篇张汝鹏
  • 12篇高明
  • 11篇王刚
  • 10篇王学军
  • 10篇梁寒
  • 9篇于洋
  • 6篇薛强
  • 4篇柯彬
  • 4篇李昉璇
  • 4篇郑向前
  • 3篇刘友忠
  • 3篇李小龙
  • 3篇于津浦
  • 3篇李防璇
  • 3篇魏松锋
  • 3篇李亦工
  • 3篇董莉
  • 2篇任秀宝
  • 2篇池嘉栋

传媒

  • 7篇中华胃肠外科...
  • 4篇中国肿瘤临床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天津医药
  • 1篇内科理论与实...
  • 1篇2013国际...
  • 1篇第六届全国甲...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9篇2011
  • 6篇201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行胃癌根治术的14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术前血清白蛋白正常者115例(〉35g/L,正常组),降低者31例(≤35g/L,降低组)。结果血清白蛋白正常组和降低组术后分别有50例(43.5%)和28例(90.3%)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57.4%和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经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胃下部癌,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对于胃中上部癌。两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血清白蛋白降低的胃癌患者(尤其胃下部癌者)根治术后预后不佳.应予以积极的术后辅助治疗.
刘宁梁寒张汝鹏潘源柯斌赵敬柱刘翔宇韩涛
关键词:胃切除术血清白蛋白预后
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预后分析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16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诊断复发时患者有或无临床症状及体征,分为症状复发组和无症状复发组。结果症状复发组72例.无症状复发组91例。两组患者的淋巴结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复发组中位总体生存期为19.8个月,显著长于症状复发组的15.7个月(P〈0.05);无症状复发组复发后中位生存期为9.5个月,显著长于症状复发组的4.8个月(P〈0.01)。症状复发组的中位无复发间期为10.0个月.长于无症状复发组的9.2个月(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术后化疗(P〈0.05)、复发类型(P〈0.01)、临床分期(P〈0.01)、无复发间期(P〈0.05)和复发后手术(P〈0.01)是影响胃癌复发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P〈0.01)、复发类型(P〈0.01)、无复发间期(P〈0.05)和复发后手术(P〈0.05)是影响胃癌复发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胃癌复发患者的预后较差.胃癌术后2年内是检测随访的重点,积极行再手术治疗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赵敬柱张汝鹏王刚李防璇王学军薛强梁寒
关键词:肿瘤复发预后
记忆性T细胞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研究CD45RO+T细胞、CD11c+树突状细胞和CD8+T细胞在胃癌组织中的浸润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和对预后的指导意义。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胃癌患者外周血记忆性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亚群的水平,分析围手术期记忆...
赵敬柱
关键词:胃癌记忆性T细胞树突状细胞流式细胞术预后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记忆性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研究
2011年
我们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胃癌患者外周血记忆性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探讨胃癌患者记忆性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赵敬柱张汝鹏于津浦李慧于文文任秀宝
关键词:记忆性T细胞树突状细胞胃癌患者外周血流式细胞仪
435例老年胃癌根治术后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分析老年胃癌患者预后因素及不同年龄组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6年7月至2006年7月间行胃癌根治术的435例老年胃癌患者(年龄≥65岁)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分组、肿瘤部位、手术方式、联合切除、病理类型、肿瘤大小、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是影响老年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分组、联合切除、T分期、N分期是影响老年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对比分析不同年龄组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显示肿瘤部位、手术方式、肿瘤大小、术后化疗在不同年龄组老年胃癌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年龄组老年胃癌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老年胃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不同结论:不同年龄组老年胃癌患者在临床病理特点、预后影响因素方面存在差异,将老年胃癌患者分为不同年龄组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更好的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权继传张汝鹏王学军薛强邓靖宇赵敬柱李昉璇刘辉梁寒
关键词:胃癌老年年龄组临床病理预后
胸骨后甲状腺肿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瘤外科治疗的手术入路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案。方法:回顾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2004年1月至2012年10月经手术治疗的104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4例患者中,102例通过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切除,2例患者加用垂直胸骨劈开切口,无手术死亡患者,所有患者中结节性甲状腺肿52例,甲状腺腺瘤4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0例,甲状腺滤泡癌1例。结论:大多数胸骨后甲状腺肿瘤可经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切除,加强术前影像学检查、娴熟的手术技巧、完善的术后管理可减少手术并发症。
赵敬柱于洋李亦工李小龙魏松锋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胸骨后外科治疗
残胃再发癌与残胃原发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比较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残胃再发癌与残胃原发癌之间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残胃再发癌与84例残胃原发癌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与残胃原发癌相比.残胃再发癌出现较早、恶性程度较高、根治性切除率较低(均P〈0.05)。残胃原发癌与残胃再发癌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1和1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性手术能明显改善残胃癌患者预后(P〈0.05)。结论残胃原发癌与残胃再发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存在一些差异:根治性切除是残胃癌的最佳治疗方式。
李坊璇张汝鹏赵敬柱王刚
关键词:残胃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胃肠道来源卵巢转移瘤的手术治疗及预后
2010年
目的 探讨胃肠道卵巢转移瘤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胃肠道卵巢转移瘤患者的治疗、生存情况及预后因素.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年龄45岁.原发病灶位于胃82例,结直肠28例.全组中位总体生存期16.3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8.2个月,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8.4%、15.4%和2.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灶部位(P<0.01)、转移灶范围(P<0.01)、肿瘤细胞减灭术(P<0.01)、腹腔化疗(P<0.05)和卵巢转移瘤组织学类型(P<0.05)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而年龄、月经史、腹水、不同疗程化疗与患者的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灶部位(P<0.01)、转移灶范围(P<0.05)、肿瘤细胞减灭术(P<0.01)是影响卵巢转移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卵巢转移瘤的预后较差.在切除原发肿瘤的同时,积极行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赵敬柱张汝鹏王学军王刚柯彬梁寒
关键词:卵巢肿瘤肿瘤转移外科手术预后
B超介导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定性及定位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30
2013年
目的探讨二维B超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定性、定位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1年11月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例92例,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声像图特征。结果采用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rm,TI-RADS),根据超声图像的边界、包膜、内部回声、微钙化、CDFI的特征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进行定性诊断,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9.1%。通过横切、纵切及斜切对癌灶的部位进行评估。结论超声检查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独到的优势,术前准确的定性、定位诊断,以协助制定、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
赵敬柱高明张晟李亦工于洋程文元张艳杨力珍赵文川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超声
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预后情况。方法对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14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单因素Kaplan—Meier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早期复发86例(距首次手术≤1年),晚期复发61例(距首次手术〉1年)。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直径、Borrmann分型、手术方式、T分期、N分期、TNM分期之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和N分期是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术后化疗(P〈0.05)、T分期(P〈0.05)、N分期(P〈0.01)、TNM分期(P〈0.01)、复发时间(P〈0.01)和再手术(P〈0.01)是影响复发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P〈0.01)、复发时间(P〈0.05)和再手术(P〈0.01)是复发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TNM分期和N分期是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胃癌术后复发患者的预后较差,积极行再手术治疗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赵敬柱张汝鹏王刚李防璇王学军薛强梁寒
关键词:胃肿瘤复发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