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怀娟

作品数:47 被引量:339H指数:11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经济管理
  • 22篇社会学
  • 10篇政治法律
  • 8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社会工作
  • 8篇老年人
  • 7篇老年
  • 5篇社会
  • 4篇照护
  • 4篇社会政策
  • 4篇失能
  • 4篇失能老人
  • 4篇干预
  • 3篇医患
  • 3篇医患关系
  • 3篇影响因素
  • 3篇社会治理
  • 3篇社区干预
  • 3篇女权
  • 3篇教育
  • 3篇老龄化
  • 3篇福利
  • 3篇艾滋病
  • 2篇幸福感

机构

  • 42篇安徽师范大学
  • 6篇南京大学
  • 4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共六安市委...
  • 1篇皖南医学院
  • 1篇中共安徽省委...
  • 1篇中国航空工业...

作者

  • 46篇赵怀娟
  • 4篇林卡
  • 2篇刘玥
  • 2篇郭晓盼
  • 1篇吴春玲
  • 1篇李琼英
  • 1篇吴梅
  • 1篇朱艳松
  • 1篇步献新
  • 1篇吴翠萍
  • 1篇方青
  • 1篇陶权
  • 1篇沈士培
  • 1篇贺飞
  • 1篇夏伟
  • 1篇王义芳
  • 1篇韩斌

传媒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卫生软科学
  • 3篇安徽师范大学...
  • 3篇社会工作
  • 2篇理论导刊
  • 2篇中国卫生事业...
  • 2篇芜湖职业技术...
  • 2篇合肥学院学报...
  • 2篇老龄科学研究
  • 1篇商业时代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江淮论坛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理论界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中共宁波市委...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吉林广播电视...

年份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徽省农村老年人非正式照顾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基于对425位农村老年人的调查,分析了老年人非正式照顾资源的作用及差异。调查显示,在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安徽农村老年人主要依靠家庭予以照顾,配偶、子女是其最主要的照顾者;同时,亲属、邻居、朋友等关系资源也有所介入。
赵怀娟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
在皖大学生经济社会化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经济社会化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通过调查分析,消费要素的多元化决定了在皖大学生消费行 为的多样性,他们的经济态度趋于正向描述,但对少数大学生需要加强教育引导。
步献新赵怀娟
关键词:大学生经济社会化经济行为
安徽省城乡老年人非正式照顾的比较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城乡老年人非正式照顾的一般情形和主要差异。方法对250位城市老人、425位农村老人的非正式照顾体系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人从非正式照顾体系各要素获得的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存在一定城乡差异。结论城市老人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农村老人缺少照顾资源。城乡老年人非正式照顾都存在着基础弱、倚重配偶、资源不足等问题,独居老人、高龄老人、农村老人的非正式照顾应引起重视。
赵怀娟吴翠萍
关键词:老年人经济支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
论“东亚福利模式”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
2010年
最近十余年来,有关东亚福利的研究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这些研究对于认识东亚各国或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政策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试图从多个角度归纳东亚福利体制的特点,提出了儒家文化圈中的福利国家、东亚福利模式、生产主义社会政策等概念,并力图从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揭示东亚福利模式的形成原因。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于东亚福利体制是否具有为东亚各国或地区所共享的"特质"仍众说纷纭。在东亚福利这一研究领域中,也存在着学理基础欠缺、研究方向模糊、缺乏共同资料平台等方面的问题。由此,应暂时搁置研究概念和研究先设方面的争议,开展诸多专题研究,按研究方向组建团队,按照一定标准采集数据,争取区域组织的合作,以推进东亚福利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林卡赵怀娟
关键词:社会保障福利模式社会政策
如何看待差异:社会性别评介被引量:10
2004年
社会性别是在西方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中诞生的 ,作为一种分析差异的方法 ,社会性别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运用 ,并成为女性主义的主流话语。但与此同时 ,社会性别也不断受到理论评判。文章介绍了社会性别的含义及由来 ,梳理了学界对社会性别理论的质疑 ,并概述了社会性别在中国的状况。
赵怀娟
关键词:社会性别女性主义女性意识
怨恨及化解:对医患冲突的一种新审视被引量:3
2011年
怨恨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情感动因。患者的怨恨投射于个人、医疗机构和政策制度,呈现出梯度结构。患者的怨恨情绪产生于无助,滋生于比较,诱发于伤害,导源于价值失范。作为医患冲突的主要方面,医疗机构要通过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完善医患沟通机制、积极应对医疗纠纷,努力化解患者的怨恨,着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赵怀娟
关键词:怨恨医患关系医患冲突
回应需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契机与策略被引量:6
2012年
政府相关文件的出台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随着社会服务需求市场的逐步形成,社会将迫切需要大量合格的社会工作者。专业教育体系要积极回应这一需求,通过明确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优化教学过程等,促进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对接。
赵怀娟
关键词:专业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教育
实践与反思:试论社区干预的实施与发展被引量:8
2009年
社区干预实践虽然证实在健康促进方面具有积极功能,但尚存在一些不足。该文检视了社区干预的研究成果,梳理了社区干预理论,并就将社会工作引入社区干预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社区干预的发展趋势。
赵怀娟吴梅
关键词:社区干预社会工作
女性吸毒人员的艾滋病认知、行为特点及干预策略分析——以J省调查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查女性吸毒人员对艾滋病的认识及行为方式,探讨可行的干预策略。[方法]使用自制问卷对J省682名吸毒人员进行了调查,以男性为参照,分析女性的认知情况及行为特点。[结果]女性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不及男性,女性感染HIV的风险主要源于与吸毒相连带的行为,女性的风险意识强,但采取的行动不甚积极。[结论]针对女性吸毒人员的干预策略应采取综合介入模式,重点挖掘女性自身的潜能,同时改变其所处的环境。
赵怀娟郭晓盼
关键词:艾滋病干预策略
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经验、问题与对策——以W市“一米阳光”为例被引量:4
2013年
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W市"一米阳光"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宣传报道为手段、以适应性学习为策略,快速实现了从服务到品牌的转变,但其品牌建设也存在着依靠政府推动、服务形式化、品牌美誉度不高等问题。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应厘清政府的职能与角色,提高志愿服务机构的供给能力,强化品牌美誉度建设,并慎用品牌延伸策略。
赵怀娟夏伟
关键词:社区志愿服务美誉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