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深
- 作品数:77 被引量:430H指数:12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大连地铁盾构开挖地层移动规律的模型试验研究
- 以大连市地铁2号线202标段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相似材料模型试验绘制不同地层随时间沉降曲线,即同一时刻不同地层沉降槽曲线和不同地层水平位移曲线,得到盾构隧道施工地层移动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层各测点的垂直位移随时间的...
- 朱训国陈枫徐孟林赵德深
- 关键词:相似模型试验
- 水平及缓倾斜煤层开采条件下离层值的计算被引量:17
- 2005年
- 煤层开采诱发岩层与地表移动和变形所导致的地表沉陷对地表建筑物产生很大的影响和破坏。覆岩离层充填技术作为矿区开采沉陷控制的新方法,在我国一些矿区的应用实践证明,其控制效果和经济效益均很显著,但在减沉机理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其中离层充填减缓地表沉陷技术在应用中的一个关键任务之一就是确定离层产生的位置及其大小,目前仍处于经验判定阶段,尚没有完善和准确的理论计算方法。根据薄板小挠度力学理论的基本思想,分析了采用薄板小挠度理论计算采动覆岩中离层产生位置及其大小的可行性及边界条件确定的合理性,探讨了水平及缓倾斜煤层开采条件下离层产生位置及离层值大小(薄板挠曲度)的理论确定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这些结果对于现场在应用离层充填技术减缓地表沉陷过程中确定离层产生的位置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
- 赵德深徐涛刘文生于庆磊
- 关键词:采矿工程计算方法
- 裂纹岩体贯通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裂隙岩体在荷载作用下导致其内部裂纹的相互贯通,从而在裂纹尖端形成较大的塑性破坏区域,岩体工程的失稳大多是由于其内部节理、裂隙等缺陷发展导致的,应用断裂力学的方法,可以追踪岩体中节理裂隙的起裂、扩展至相互贯通使岩体局部破坏的过程,从而揭示岩体失稳的渐进破坏机制.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岩体中不同倾角的压剪裂纹的破坏问题,根据不同倾角裂纹的力学机理分析了其受力差异,依据最短塑性区距离判据分析了相近裂尖的扩展距离,得出了不同倾角的两共线裂纹相近裂尖破坏后岩桥之间的有效距离.
- 王忠昶赵德深王怀亮
- 关键词:岩桥压剪裂纹
- 软岩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破坏特征实验研究被引量:11
- 2011年
- 为了探讨软弱岩层条件下厚煤层综放开采的覆岩破坏及矿压显现规律,运用三维相似材料模型实验台对铁煤集团大平煤矿S2S9工作面开采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综合运用内部传感器监测和外部量测来获取模型应力、位移。实验结果表明:在未充分采动前,覆岩裂隙带范围总体趋势是按"梯形"的方式向上向前扩展,在工作面的推进过程中,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为20 m,老顶初次垮落步距为34 m,周期垮落步距为10 m左右,垮落带高度约为21 m,导水裂隙带高度达约为120 m。回采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前方煤壁垂直应力逐渐增加,工作面推至既定工作面长度时达最大值;内应力场范围为10 m左右,峰值点距煤壁80 m左右,前方煤壁应力挠动范围在200 m左右;软弱覆岩发育裂隙部分在后期弥合。该研究为软弱覆岩下厚煤层安全开采提供参考依据。
- 赵德深陈枫王忠昶
- 关键词:软弱覆岩厚煤层相似材料模拟
- 渗流条件下不同覆岩结构采动破坏数值分析
- 2016年
- 运用有限元软件(ADINA)建立二维模型,模拟分析渗流和采动作用下4种不同覆岩结构的破坏场和孔隙水压力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岩性结构影响覆岩端部破坏规律,当上硬下软时,裂缝带范围以最下位岩层断裂线为界向采空区外侧扩展;当上软下硬时,以最下位岩层断裂线为界向采空区内侧方向扩展。硬岩交替型结构,裂隙带的侧边界则是内外交叉发展;岩性越硬相应导水裂隙带的高度越高。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导水裂隙带的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坚硬—坚硬型、软弱—坚硬型、坚硬—软弱型和硬软交替型。
- 王云平赵德深
- 关键词:覆岩结构孔隙水压力
- 覆岩离层的计算机仿真被引量:6
- 2000年
- 针对实体模型,利用离散单元法研究覆岩离层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论述了离散单元法的原理、多数的选择以及离散元模型建立的方法。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离层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从产生到消失是一个复杂的时空过程。
- 张向东赵德深范学理
- 关键词:覆岩离层计算机仿真离散单元法岩层移动
- 采场工作面顶板突水的渗流场分析被引量:10
- 2004年
- 应用东北大学岩石破裂与失稳研究中心 (CRISR)自主开发的F -RFPA2D渗流与应力耦合分析系统 ,对煤层顶板随着开采的逐步进行 ,采动裂隙逐渐向上发展并最终与含水层连通 ,进而发生顶板突水的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直观地显示了煤层顶板的变形、破坏过程以及渗流场在整个岩体的运移过程及其突水前后渗流场的变化情况 ,从而较好地揭示了顶板突水过程。
- 张后全杨天鸿赵德深李连崇唐春安
- 关键词:采动裂隙顶板突水数值模拟
- 煤层开采覆岩应力场及地表移动特征
- 2016年
- 以大平煤矿S2S9工作面为研究对象,与邻近工作面实测资料相结合,利用ADINA有限元软件模拟研究工作面开采过程中覆岩的应力场及地表移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岩层下沉为非对称下沉;开采完成时,地表形成了对称的下沉曲线和反对称的水平移动曲线,最大下沉值位于采空区的正中央,而在开切眼和停采线出现了水平移动峰值;距离煤层顶板越近,煤壁上方覆岩中竖向应力峰值越大,采场前支承压力区一般分布在工作面前方45~90 m内,峰值点距煤壁10 m左右.
- 赵德深杨翊郭东亮刘磊王云平胡涛
- 关键词:地表移动
- 采场上覆岩层运动范围与顶板事故可视化研究被引量:7
- 2004年
- 确保采场上覆岩层稳定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关键。只 有确定了采场上覆岩层的运动情况才能进行有效的采场支 护设计。运用岩石破裂渐进过程分析(RFPA2D)系统,对某 矿采场工作面上覆岩层随工作面推进的运动情况作了数值 模拟,从中有效地获取了上覆岩层的运动信息,确定了上覆 岩层的运动范围,为有效控制采场顶板事故、合理进行采场 支护设计提供了依据。
- 张后全赵德深赵兴东赵明祥杨天鸿
- 关键词:覆岩运动顶板事故数值模拟
- 基于熵权-层次分析法的导水裂缝带高度预测的研究被引量:13
- 2013年
- 以大平矿区实测数据作为样本,首先根据经验建立影响导水裂缝带高度的因素集,然后运用熵权-层次分析预测模型通过Matlab编程获得导水裂缝带高度的预测值及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导水裂缝带高度观测资料的不足,修正了权值不均衡问题,评价结果优于单一层次分析法,为导水裂缝带高度的科学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 赵德深徐孟林夏洪春
- 关键词:熵权法层次分析法导水裂缝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