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强
- 作品数:25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次照射剂量增加对K562细胞损伤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评价K562细胞在不同剂量单次照射后的损伤方式和进程。方法取对数生长期K562细胞分别给予0~20 Gy 6 MV-X线照射,并于照射后不同时间收集细胞,采用ANNEX IN-V/PI双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变化,PI单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阻滞情况,得出不同照射剂量和时间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方式,以及细胞对损伤进行修复的能力。结果随照射剂量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周期分布从短暂的S期阻滞到持续的G2/M期阻滞,细胞自我修复能力减低。结论单次大剂量照射对细胞杀伤作用增强,损伤方式仍是凋亡,且不能被修复。
- 曹嫣娜张广超赵强
- 关键词:K562细胞
- 术前化疗并延期手术在治疗晚期神经母细胞瘤中的探讨
- 1998年
- 术前化疗并延期手术在治疗晚期神经母细胞瘤中的探讨赵强陈鸿骏天津市肿瘤医院儿科(天津市300060)1岁以上的晚期神经母细胞瘤(NB)是目前小儿恶性肿瘤中最难治愈的疾病之一。本文报告我院1991~1995年,采用术前DAVp方案及其DAVC方案化疗并延...
- 赵强陈鸿骏
-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外科手术药物疗法
- 9-顺维甲酸联合化疗对SH-SY5Y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目的:探讨顺式9-顺维甲酸联合化疗药物对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系的生物需作用。方法:对SH- SY5Y细胞分单用9-cisRA、单用化疗药物(阿霉素、顺伯、 VP16)9-cisRA合并化疗药物处理,用MTT法检...
- 赵强史玉荣魏西胤张锦华
-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9-顺维甲酸细胞凋亡
- 文献传递
- Rb通路蛋白表达与神经母细胞瘤转化的关系被引量:2
- 2004年
- 赵强郝希山闫庆娜张广超陈鸿骏曹嫣娜
-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NB恶性肿瘤神经节细胞瘤
- 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手术切除范围对生存率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范围对Ⅳ期神经母细胞瘤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2年12月至2010年12月确诊的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59例,其中未接受手术切除肿瘤原发灶的17例,不完整切除的9例,完整肉眼切除的33例,其中有镜下残留的10例,无镜下残留的23例。结果59例有随访资料中的Ⅳ期NB患儿中位生存时间23个月(1~96个月),中位就诊年龄为41个月(13~118个月),术前化疗有效率为87.5%,手术完整切除率为68.8%。2年生存率未接受原发灶切除组的为14.2%,不完整切除组44.4%,完整肉眼切除组54.2%。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未接受原发灶切除组(中位生存期10个月)低于不完整切除(中位生存期24个月)和完整肉眼切除组(中位生存期33个月)。Log-rank检验显示未接受原发灶切除组与接受原发灶部完整肉眼切除组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未接受原发灶切除组与不完整切除组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在完整肉眼切除组中,Kaplan-Meier生存曲线未提示无镜下残留组(中位生存期33个月)高于有镜下残留组(中位生存期22个月),Log-rank检验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593)。结论术前化疗能提高Ⅳ期NB患儿的手术完整切除率,在完整切除原发灶后,有无镜下残留并不影响生存率的提高。在术前化疗有效控制转移灶的情况下,可尽量行原发灶完整切除术。
- 胡月赵强乔晓红李杰李璋琳王景福闫杰曹嫣娜王会娟
-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外科手术存活率
- 100例神经母细胞瘤临床预后分析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探讨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4月至2009年8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并且随访资料完整的100例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中位随访期26.6个月(2~161个月);末次随访时CR 33例(33%),中位CR时间为14.4个月;带瘤生存病情稳定20例,总生存率(SR)53%。全组1、2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5%、81.5%及33.6%。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是否原发纵隔、INSSⅢ+Ⅳ期、NSE>100μg/L、LDH>700U/L、骨髓以外转移、手术方式、病理类型为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纵隔以外原发、是否完全切除肿瘤及LDH>700U/L为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原发于纵隔的神经母细胞瘤患者预后较其他部位好;神经母细胞瘤临床应采取手术、放疗及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可明显改善其预后;检测血清LDH对评估NB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 李忠元赵强王景福曹嫣娜李璋琳闫杰
-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预后
- 30例儿童卵黄囊瘤临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3
- 2005年
- 目的:对影响儿童卵黄囊瘤预后因素进行分析讨论。方法:自1989年到2002年随访30例,对年龄、性别、原发部位、Brodeur分期、血清AFP、化疗方案等进行多因素和单因素统计学分析。结果:Brodeur分期、化疗方案的选择是影响卵黄囊瘤2年无事件生存率的独立临床因素。Ⅰ到Ⅳ期的2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76.92%、66.67%、40.00%和0;VAC及不规则化疗方案和铂类方案的2年EFS分别为18.18%和73.68%,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儿童卵黄囊瘤的治疗为手术加辅助化疗的综合治疗,手术应以达到无肿瘤残留为目标。铂类方案的辅助化疗有助于提高疗效,但复发和转移病例的疗效仍有待提高。
- 李璋琳赵强阎杰曹嫣娜张广超陈鸿骏
- 关键词:儿童卵黄囊瘤预后
- PRETEXT术前分期在40例肝母细胞瘤手术切除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分析PRETEXT术前分期系统对肝母细胞瘤手术切除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7年1月至2008年1月间年龄<14岁的肝母细胞瘤患者40例,均经外科手术切除,其中术前化疗32例,统计术前影像学分期与术后病理判定是否一致。结果:40例接受原发灶切除的患者,术前PRETEXT分期与术后病理判定一致28例,占70%(28/40);术前PRETEXT分期与术后病理判定不一致12例,其中超期8例,占20%(8/40),低期4例,占10%(4/40)。结论:PRETEXT术前分期提供了一个监测术前治疗效果、帮助判断患者能否手术的依据,从而体现其预后价值。
- 赵强王峥乔晓红胡月
- 关键词:术前分期肝母细胞瘤切除
-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在神经母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促分化作用的研究
- 2007年
- 目的观察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在神经母细胞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3例神经母细胞瘤(NB)、17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GNB)、18例节细胞神经瘤(GN)的标本进行PEDF免疫染色分析,每张切片采用显微数字分析系统进行定量,统计指标为免疫染色评分(immunostaining score,ISS),ISS=阳性染色面积×阳性染色面积的平均光密度/整个视野面积。进一步采用Western印迹对4例NB、3例GNB进行PEDF定量分析,以β-actin为内参照,统计指标为PEDF/Actin比值。NB、GNB和GN中PEDF表达差异性的比较采用KruskaI-Wallis法和Nemenyi法检验;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进行PEDF表达强度与神经母细胞肿瘤成熟程度相关性分析。NB和GNB中的PEDF/β-actin比值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随着NB向GNB发育过程中,PEDF的表达量逐渐增加(P=0.000),PEDF的表达强度与神经母细胞肿瘤的成熟程度呈正相关(r_s=0.889,P=0.000)。GNB中PEDF/Actin的比值较NB中高(P=0.045)。结论PEDF可能为神经母细胞肿瘤内源性促分化因子.诱导原始神经母细胞向成熟的节细胞分化,可应用于消灭微小残留灶的维持治疗中,前景令人鼓舞。
- 王景福张广超曹嫣娜赵强闫杰
-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分化
- 儿童横纹肌肉瘤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儿童横纹肌肉瘤(RM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93例RMS患儿的临床及生存资料,引入患儿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原发部位、组织学类型、COG-stage分期、COG-group分期、危险度分组和手术情况共9个因素。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确立影响预后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影响因素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全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0.3%、62.0%、43.1%,总体中位生存期为47.28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类型、原发部位、group分期和是否手术切除是儿童RMS预后的影响因素。生存分析提示不同组织学类型、原发部位、group分期及是否手术切除的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儿童RMS预后的影响因素有组织学类型、原发部位、group分期和是否手术切除,通过此分析能为预后判断和临床治疗强度的选择提供依据。
- 郭芬赵强
- 关键词:横纹肌肉瘤存活率分析预后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