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亮 作品数:27 被引量:114 H指数:5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腹膜后良性畸胎瘤致内瘘一例 2011年 患者女,49岁,主因“上腹部疼痛2d”入院。患者于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重,以左上腹部为著,伴左腰部放射,伴恶心、返酸,未呕吐,无发热、腹泻及便血等。 赵亮关键词:良性畸胎瘤 腹膜后 上腹部疼痛 内瘘 持续性钝痛 左腰部 可塑形射频导管在迂曲大隐静脉射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可塑形射频导管在迂曲大隐静脉射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021年1~12月我科对11例大隐静脉主干迂曲的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利用Fcare可塑形射频导管通过迂曲大隐静脉主干进行热消融治疗,功率输出25 W,工作频率4 MHz。观察即刻技术成功率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9例顺利完成手术,2例通过主干根部高位结扎的补救方法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例大腿穿刺点周围疼痛,1例皮下淤血,并发症发生率18.2%(2/11),症状均于1周内缓解,未出现水肿、静脉血栓、感染及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6个月CEAP分级均为C0级1例,C1级8例,C2级2例,与术前(C3级1例,C3级6例,C5级4例)比较有明显改善(Z=-3.127,P=0.002)。术后1、6个月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ore,VCSS)分别为(3.9±0.5)、(1.1±0.5)分,显著低于术前(6.9±1.0)分(均P=0.000)。结论可塑形射频导管应用于迂曲大隐静脉的射频治疗可行,安全有效。 闫昌葆 刘大方 张杰 耿佩强 赵亮运动训练综合康复对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支架置入术后血管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 探究包含运动训练的综合康复对下肢动硬化脉闭塞症(PAD)支架植入患者术后血管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接受支架植入术后的老年PAD患者74例,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7)。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观察组采用包含运动训练的综合康复。观察并比较2组的术后血管功能[踝肱指数(ABI)、血管生存质量量表(VascuQOL)和跛行距离(DOC)]及预后情况。结果 术后康复1年,2组ABI、VascuQOL和DOC指标值均显著高于同组康复前(P<0.05),而2组ABI、VascuQOL和DOC指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和遵医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血管再狭窄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包含运动训练的综合康复方案能够有效改善老年PAD患者支架植入术后的血管功能和预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杜亚丽 吴伟伟 张杰 赵亮关键词:老年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功能 一种创面冲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创面冲洗装置,包括:用于贴附在创面上的PU海绵块、冲洗管以及吸引管。PU海绵块的上部具有T形卡槽,冲洗管的一端与冲洗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创面冲洗装置,在冲洗管的一端固定且连通安装有圆柱形中空冲洗... 闫昌葆 赵亮 张杰孤立性自发性内脏动脉夹层1例 2020年 内脏动脉夹层按照病因可以分为主动脉夹层累及内脏动脉分支和自发性内脏动脉夹层[1]。主要包括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其中主动脉夹层导致者较常见[2],然而与主动脉夹层无关的,内脏动脉的孤立性自发夹层(spontaneous dissection of the splanchnic arteries,SDSA)较罕见的[1/3]。其中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夹层是最常见的[1]。 闫昌葆 张杰 耿佩强 赵辉 王艳阳 刘大方 顾纵横 赵亮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 限制性门腔分流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体会 2000年 纪智礼 蔡建华 赵亮关键词:门脉高压症 一种防止空气注入血管的血管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空气注入血管的血管鞘,包括:用于伸入血管内部的鞘管,鞘管的近端固定安装有止血夹,止血夹的侧部固定安装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连接软管,连接软管远离鞘管的一端安装有预防阀,预防阀包括阀体、阀板、配装板、弹... 闫昌葆 赵亮 张杰一种临床血管外科血栓吸取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床血管外科血栓吸取装置,本发明涉及血栓治疗技术领域。该临床血管外科血栓吸取装置包括箱体,箱体顶部一侧设置有用于对血栓进行负压吸取的防护机构;防护机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血液中血栓进行分离的分离罐;分离罐一侧... 闫昌葆 赵亮 张杰左髂静脉压迫并发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综合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索左髂静脉压迫并发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治疗方案,并评价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我科收治32例左髂静脉压迫并发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根据治疗效果将其分为Ⅰ到Ⅴ级。术后随访1,6,12个月和24个月行CTV。评估静脉血流通畅情况,支架断裂受压及通畅情况。根据Villalta评分标准评估血栓后综合征及分级。在综合治疗方案中,选择电话、门诊或住院进行血管超声及血管造影或者下肢CTV的方法进行随访,观察下肢深静脉通畅率,肢体肿胀情况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24个月,髂静脉支架通畅率为100%,其中3例为支架内附壁血栓,支架内血流仍通畅,术后下肢遗留轻度肿胀,均能耐受。术后左下肢肿胀症状均快速减轻或消失,造影显示左股静脉至髂静脉血栓基本完全消除,下肢血管CTV检查示:髂静脉支架均通畅,随访3~24个月临床疗效满意。32例患者术后均恢复静脉血流,治疗效果评价:Ⅰ级28例,Ⅱ级4例,无Ⅲ~Ⅴ级。所有患者术后下肢肿胀症状均缓解,无围手术期出血、肺栓塞等并发症及死亡。平均随访8个月(1~24个月),下肢静脉均血流通畅,无复发,3例患者于6个月后出现轻度血栓后综合征。结论:综合治疗方案可以明显增加减溶效果,缩短溶栓药物用量和使用时间,减少出血并发症,同时显著减少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 张杰 赵亮 王艳阳 刘大方 赵辉 耿佩强 闫昌葆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 置管溶栓 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 血管外科临床教学难点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4 2022年 相对于血管外科学的快速发展,血管外科临床教学总体滞后。本文总结分析血管外科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回顾血管外科教学中的多种教学模式改革并总结其优缺点,进一步提出适合血管外科教学发展的策略方向。 赵辉 赵亮 张杰 闫昌葆 耿佩强 王艳阳 顾纵横 刘大方 耿一鹤关键词:血管外科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