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亮 作品数:19 被引量:28 H指数:3 供职机构: 河南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全身麻醉用于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的效果 2021年 目的总结全身麻醉用于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PPVI)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全身麻醉下PPVI患者6例的临床资料。于麻醉诱导前(T_(1))、麻醉诱导后(T_(2))、手术开始前(T_(3))、肺动脉瓣植入前(T_(4))、肺动脉瓣植入时(T_(5))、肺动脉瓣植入后即刻(T_(6))和出手术室(T_(7))时记录SBP、DBP、HR、CVP、SpO_(2)和局部脑氧饱和度(rSO_(2))。于T_(4)和T_(6)时记录右心室收缩压(SRVP)和舒张压(DRVP)、肺动脉收缩压(SPAP)和舒张压(DPAP)。记录术中有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前术后心肝肾功能等。记录术后气管导管拔除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等。结果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16±4)岁,体重(41±12)kg。与T_(1)~4和T_(6),7时比较,T_(5)时SBP、DBP、HR、rSO_(2)和SpO_(2)降低(P<0.05);与T_(1)~5时比较,T_(6),7时CVP降低(P<0.05);与T_(4)时比较,T_(6)时DRVP降低,DPAP升高(P<0.05)。所有患者未见麻醉和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手术室内拔除气管导管后转入病房,5例患者术后转入ICU。6例患者均顺利出院,进入随访阶段。结论全身麻醉用于PPVI的效果较好,肺动脉瓣植入过程中应加强对肺循环和体循环血流动力学的监测,维持循环功能稳定。 徐红党 林洪启 邱林 赵亮 郎志斌 张加强 范太兵 韩宇 程兆云 高传玉关键词:肺动脉瓣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联合冠脉支架植入术中室颤抢救成功1例 2020年 患者,男性,年龄73岁,体重61 kg。系反复间断性胸痛胸闷半年余入院。TTE检查: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中度关闭不全,EF 41%;冠脉造影:前降支狭窄75%~80%;对角支狭窄30%,回旋支狭窄40%~50%,右冠狭窄70%;ECG示:窦性心律,HR 56次/min,ST-T异常;Holter结果示:窦性心律,频发房性早搏,偶发室性早搏;血生化检查结果:cTn 24.18 pg/ml和NT-ProBNP 1984 pg/ml。NYHA心功能Ⅳ级。诊断为:1.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中度关闭不全;2.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拟于全身麻醉下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联合冠脉支架植入术(PCI)。 徐红党 赵亮 林洪启 张加强 高传玉 程兆云关键词:冠脉支架植入术 血生化检查 频发房性早搏 抢救成功 回旋支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高乳酸血症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筛选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高乳酸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0月行心血管手术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术后8 h是否发生高乳酸血症(血乳酸≥6 mmol/L)分为高乳酸血症组和非高乳酸血症组。将单因素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该类患者术后高乳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295例,其中80例发生了术后高乳酸血症,发生率为27.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急性心包填塞、术中深低温停循环时间>35 min和术后8 h内大量输血(>1000 ml)是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高乳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急性心包填塞、术中深低温停循环时间>35 min和术后8 h内大量输血是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高乳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徐红党 张志东 林洪启 赵亮 邱林 郎志斌 王旭 张加强 程兆云 高传玉关键词:高乳酸血症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的影响,筛选能稳定感染性休克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稳定的麻醉方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手术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所采用的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38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试验组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T1)、静注麻药5min后(T2)、插管时(T3)、插管5min后(T4)、切皮5min后(T5)、拔管5min后(T6)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氧代谢指标(血氧饱和度(Sp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动脉血乳酸的变化,分析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比较两组患者静脉麻醉药物用量。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体重指数(BMI)、感染休克原发疾病、入室前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SpO2、SvO2、动脉血乳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T2、T3、T4、T5、T6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较T1时均升高,但试验组在T2、T3、T4、T5、T6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T2、T3、T4、T5、T6时的SpO2、SvO2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乳酸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氯胺酮和芬太尼用量分别为(51.63±5.04)mg、(18.64±3.72)mg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降低全身麻醉用药量,降低麻醉药物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有效保持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稳定,避免休克患者因低血压、低氧代谢而加重感染休克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卢伟东 赵亮 张加强 李慧蕴 孙志国 苌恩强关键词:感染性休克 全身麻醉 血流动力学 氧代谢 欧贝对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3 2001年 刘胜群 赵亮 孙志国关键词:硬膜外镇痛 手术后镇痛 吗啡 欧贝 恶心呕吐 氨溴索对微创心脏手术中患者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氨溴索对微创心脏手术患者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2012~2016年在我院行微创心脏手术的252例患者分为A、B、C、D四组,每组63例。A、B、C三组患者从术前1d~术后第3 d分别静脉滴注低剂量[3 mg/(kg·d)]、中剂量[9 mg/(kg·d)]、高剂量[15mg/(kg·d)]氨溴索,D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以术前、术后即刻、术后第1 d、2 d及3 d四组的呼吸指数(RI)、氧合指数(OI)、血清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血清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评价肺保护作用。结果:在术后即刻,四组的RI、SP-A、ICAM-1、TNF-α均明显高于术前;A、B、C三组患者在术后第1 d、2 d和第3 d的RI、OI、SP-A、ICAM-1、TNF-α均明显低于D组的患者;C组患者在术后第2 d的RI(0.38±0.13 vs 0.49±0.11、0.45±0.12)、OI(mm Hg,1 mm Hg=0.133 k Pa;387.05±52.50 vs 431.96±58.46、433.94±57.52)、SP-A(pmol/L;71.45±10.63 vs88.45±12.19、83.32±12.45)、ICAM-1(μg/ml;71.54±12.39 vs 102.41±18.45、97.20±16.63)、TNF-α(μg/ml;54.20±15.31vs 83.45±17.52、76.19±16.24)均明显低于A、B两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氨溴索对微创心脏手术中的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大剂量氨溴索的保护作用更加快速明显。 赵晖 赵子牛 赵亮 杨雷一 程兆云关键词:氨溴索 心脏手术 微创 肺损伤 冠心病人星状神经节阻滞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赵素贞 刘胜群 程兆云 孟凡民 秦秉玉 夏令杰 牛全玉 张立 赵亮 贺喻 1、该项目为人类医学临床研究,用于临床疾病历程观察和治疗。2、主要技术内容:该项目旨在准确、客观地测定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冠心病患者及其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强应激反应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应激激素改变...关键词:关键词:冠心病 血流动力学 异丙酚对过氧化氢导致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2011年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过氧化氢(H2O2)导致的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H2O2损伤PC12细胞作为氧化应激细胞损伤模型,加入10μmol/L的异丙酚,采用MTT法分析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核形态变化,罗丹明123染色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双氯荧光黄乙酸乙酯(DCF-DA)染色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pAkt蛋白表达;在此基础上,探讨异丙酚保护作用机制时再加入LY294002,分别检测细胞上述指标及pAkt的表达。结果 H2O2可致PC12细胞存活率下降,凋亡增加,异丙酚(10μmol/L)可使PC12细胞的存活率增加,凋亡率降低;异丙酚可抑制H2O2导致ROS和膜电位变化;增加Akt磷酸化水平;PI3K抑制剂LY294002可拮抗异丙酚的保护作用,使细胞存活率降低、ROS生成增加、膜电位下降。结论异丙酚可减轻H2O2导致的PC12细胞损伤,这一作用是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实现的。 赵亮 乔海灵 刘胜群关键词:异丙酚 过氧化氢 PC12细胞 快速高容量血液稀释用于24例老年患者效果观察 2004年 刘胜群 赵素贞 牛全玉 赵亮关键词:老年患者 AHH 高容量血液稀释 HES 胶体液 扩充血容量 缺血及再灌注早期右美托咪定处理对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病人心脑保护作用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缺血及再灌注早期右美托咪定(Dex)处理对体外循环(CPB)下瓣膜置换术病人心脑保护作用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122例行CPB的瓣膜置换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处理,观察组采用Dex处理。比较两组麻醉后开胸前(T1)、CPB开始前即刻(T2)、CPB停机即刻(T3)、停机后2 h(T4)、停机后6 h(T5)、停机后24 h(T6)时的血流动力学、心肌损伤、脑氧代谢指标、脑损伤标志物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两组T1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内皮素-1(ET-1)、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_(2))、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_(2))、脑氧摄取率(ERO_(2))、血清中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T6时MAP、HR、CVP、Da-JvO_(2)、ERO_(2)、NO、SOD明显低于T1时,CK-MB、cTnI、ET-1、H-FABP、SjvO_(2)、S-100β、NSE、MDA明显高于T1时(P<0.05);观察组T2~T6时MAP、HR、CVP、Da-JvO_(2)、ERO_(2)、NO、SOD明显高于同时间对照组,CK-MB、cTnI、ET-1、H-FABP、SjvO_(2)、S-100β、NSE、MDA明显低于同时间对照组(P<0.05)。结论:在缺血及再灌注早期给予Dex处理能够减轻对CPB下瓣膜置换术病人血流动力学、心肌损伤、脑氧代谢、脑损伤及应激指标的影响,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景海娟 徐红党 林洪启 赵亮 邱林关键词:氧化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