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甫
- 作品数:22 被引量:113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语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中国金融改革的逻辑困境及其出路
- 2014年
- 在稳增长约束下,中国采取了渐进式的金融改革策略。这种增量改革可以赢得金融改革时间,避免短期内风险爆发,同时也内含着"多重困境"。当"多重困境"所积累的风险达到临界水平时,监管部门就不能通过金融改革来化解风险和维持经济增长,只能允许个别违约事件的出现来渐进地挤出系统性风险。但是,由于面临"大而不能倒"和隐性担保等问题,监管部门实际上不可能渐进地挤出系统性风险。据此提出,引进大量民间资本、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私有化、允许大范围违约事件出现、构建透明的担保机制和退出机制,将从制度上根治渐进式金融改革与实体经济因"大而不能倒"而互相抑制的困境。
- 贾甫冯科赵净
- 关键词:金融改革银行体系系统性风险
- 走出房地产调控的误区被引量:1
- 2013年
- 不能只根据房价的降或升得出简单结论。
- 冯科贾甫
- 关键词:房地产调控房价上涨房地产泡沫
- 价格发现、卖空机制与房地产金融风险防范被引量:2
- 2014年
- 国际经验表明,繁荣期的房价主要由看涨者决定,并以房地产泡沫破灭及其银行体系危机而结束。究其原因,在于房地产市场缺乏长期均衡价格发现机制和金融制度存在偏袒性问题,以致看涨者能够进行杠杆操作,从事短期性投机。据此提出,在房地产资本市场引入房地产支持证券、国房景气指数期货和卖空机制,为看跌者在繁荣期或看涨者在衰退期的套利操作搭建制度平台,从而既为房地产投资者提供长期均衡房价信号,降低房价波动性风险;又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展房地产资金来源渠道,降低银行体系的风险。
- 贾甫韦静强刘知博
- 关键词:房地产金融风险卖空机制
- 中国式“钱荒”的机理、根源及对策被引量:3
- 2014年
- 在我国巨额货币供给背景下,"钱荒"的发生看似是一个悖论,实质是银行体系内在结构性失衡和外部随机冲击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究其原因,在非均衡经济和金融抑制条件下,很多银行将短期负债大量投入低流动性的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造成严重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一旦出现某种或一组外在力量的冲击,银行就会出现暂时性甚至周期性"钱荒",在严重时则演变为一场金融危机。对此,制度设计者既要改革金融监管体制,鼓励金融创新,又要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产业升级,从而为根治周期性"钱荒"打下制度基础和经济基础。
- 贾甫冯科韦静强
- 关键词:银行理财产品金融市场商业银行非均衡经济
- 影子银行、信贷扩张与高房价问题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传统观点认为,房地产泡沫产生基本上是信用扩张过度的结果,信用扩张则是由房地产的高预期收益率、低违约率等因素引起的。但是,对信贷风险总行负责制、"发放-出售"信贷模式和银行薪酬制度的考察发现,银行体制或金融体制内部的收益-风险错配以及商业银行对风险的外部化才是信贷扩张的主要原因。本文从风险管理、薪酬制度、资产证券化、影子银行、金融监管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 贾甫
- 关键词:银行信贷影子银行委托-代理利率管制
- 资本积累、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 2019年
- 一部门和两部门经济条件下的资本积累与收入分配模型表明,不同的资本存量对应不同的劳动和资本收入分配格局。但是,当资本积累达到长期均衡时,经济增长成果要么完全归劳动者所有,要么由劳动者和金融机构共享,而实体企业并未从中获益。这种分配格局与经验中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并不一致。对此,通过考察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或劳动生产率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资本积累或金融发展→劳动过剩→工资歧视→收入分配"逻辑下发现,企业采取二级工资歧视或完全工资歧视,就能够独享全部经济增长成果,而劳动者无法共享经济增长红利。在这种情形下,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越快,收入分配差距就越大。基于此,分别从工资制度改革和金融改革两方面给出了对策建议。
- 贾甫
- 关键词:收入分配资本积累金融市场工资歧视库兹涅茨曲线
- 金融改革、权利配置与经济增长被引量:1
- 2016年
- 从金融市场与宏观经济的非同步发展现象出发,发现金融改革存在滞后性,这种滞后改革的实质是向外部转嫁风险。其中,向政府转嫁风险之所以可行,一个根本条件是纳税人的权利认识模糊。但是,向公共部门转嫁风险的边际成本会不断上升,因而会降低此类金融改革的有效性,于是风险转嫁转向私人部门,这又要求公共部门让渡金融权利。金融改革方式的转变既优化了金融权利结构,又分散了金融风险,因而有利于完善金融市场及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
- 贾甫窦尔翔
- 关键词:金融改革经济增长风险转嫁私人部门金融体系
-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北京视角被引量:8
- 2013年
- 本文在梳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北京市为例实证分析了金融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银行业、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不一,银行业的影响程度最大,证券业的影响程度则最小;银行和证券业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保险业则不是。
- 冯科孟蔚洋丁昱洁贾甫
- 关键词:金融发展金融相关比率经济增长融资结构
- 金融脱媒视角下的影子银行被引量:5
- 2014年
- 中外的影子银行都实质性地推动了金融脱媒进程,降低了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这是影子银行的共同特征。但是,在金融资源短缺和严厉的监管条件下,中国的影子银行呈现出二元结构的特点,从而削弱其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甚至固化现有银行体系中的某些制度性缺陷。因此,中国的影子银行是金融创新和金融抑制的混合体。本文据此提出,影子银行的根本出路是解决金融监管套利及金融创新的问题。
- 贾甫冯科
- 关键词:影子银行金融脱媒金融监管金融创新
- 审批金融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以北京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金融系统是宏观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波动会严重损害整体经济运行,因此,金融机构设立及其发展在任何国家都受到严格审批和高度监管。但是按照寻租理论,在监管机制不完善的环境下,金融审批权的存在会诱致寻租行为,而这又会影响金融业、其他行业和整体经济的运行。对此,本文以审批金融为逻辑起点,结合北京金融中心建设现状对审批金融价值进行了估算,实证分析了审批金融对北京经济增长及其福利的影响。基本结论是,审批金融容易导致某些产业如餐饮住宿业的畸形发展,对另一些产业如中介服务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对公共福利有负面效应,从而证实了审批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冯科何理韩雯贾甫
- 关键词:寻租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