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晶
- 作品数:7 被引量:65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大培育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炒焦技术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 炒焦技术在中药炮制中大量应用,其工艺水平、质量标准和炮制原理亟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提高,同时将新技术和新型仪器应用于炮制工艺中,从而提高饮片的质量。本文就中药焦品的临床应用、炒焦技术的研究现状、炮制设备和存在问题分别给予了...
- 周聃贾晶吴纯洁张若丹沈俊
- 关键词:中药炮制
- 文献传递
- 复方蛤青片质量标准的改进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改进复方蛤青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前胡、南五味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黄芪甲苷进样量在1.4472~16.08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8%,RSD=1.16%(n=6)。结论:本方法进一步完善了复方蛤青片的质量标准。
- 方道硕贾晶黄春燕张小琳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薄层色谱法
- 基于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的槟榔炒制火候判别及其指标量化研究被引量:54
- 2009年
- 目的:引进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将经验指标数据化,实现槟榔炒制"火候"判别的客观数量化,为研究中药炮制共性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及思路。方法:以槟榔为研究对象,在全国范围内采集槟榔及炮制品,应用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采集其颜色特征参数和气味特征参数,通过统计分析总结炮制经验,建立"火候"判别的数学预测模型和90%参考值范围。结果:建立了基于L*a*b*色度空间的槟榔炒制火候判断的数学判别模型,其判别符合率为100%,双侧90%参考值范围分别为生品:L*(50.07~55.03),a*(4.136~6.906),b*(6.65~8.82) 炒品:L*(43.874~47.998),a*(3.816~6.732),b*(3.786~6.558) 焦品:L*(38.744~40.616),a*(1.11~3.01),b*(-1.434~0.538) 电子鼻采集不同炮制品的气味数据,通过线性判别分析(LAD)和主成分分析(PCA),证明不同炮制程度的槟榔气味存在显著区别,建立了数学判别模型。结论:通过实验证明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均可区分不同炮制程度的槟榔样品,采用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判别中药炮制的"火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对深入研究中药传统理论提供了参考。
- 黄学思李文敏张小琳贾晶张慧慧吴纯洁
- 关键词:炒制色彩色差计电子鼻火候槟榔
- 炒焦技术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 炒焦技术在中药炮制中大量应用,其工艺水平、质量标准和炮制原理亟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提高,同时将新技术和新型仪器应用于炮制工艺中,从而提高饮片的质量。本文就中药焦品的临床应用、炒焦技术的研究现状、炮制设备和存在问题分别给予了...
- 周聃贾晶吴纯洁张若丹沈俊
- 文献传递
- 焦槟榔炒制工艺及其质量研究
- 贾晶
- 文献传递
- 中药炮制实验教学刍议被引量:7
- 2008年
- 通过分析目前中药炮制学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炮制技术可操作性指标的欠缺等,提出相应对策:加强对中药炮制'火力'、'火候'的客观化研究,行业引进与'火力'、'火候'相关专用检测装置;加大对中药炮制实验室软、硬件的投入;增加实验课教学比重,教师和学生努力配合、加强交流;编制符合自身教学需求的《中药炮制学实验技术指导》等,以期真正提高中药炮制实验教学的质量。
- 贾晶吴纯洁李文敏周聃张慧慧
- 关键词:中药炮制实验教学火力火候
- 焦槟榔炒制工艺及其质量标准研究
- 目的:本课题研究制定焦槟榔规范化炮制工艺和可控性质量标准。方法:运用非接触式在线红外测温技术初步探讨焦槟榔炮制过程中的在线监控;依据炮制工艺中对焦槟榔的性状要求,运用色彩色差计考察炮制品内外颜色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
- 贾晶
- 关键词:炒制工艺药理机制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