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红梅

作品数:21 被引量:119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人民医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手术室
  • 9篇手术
  • 6篇护士
  • 3篇洁净手术室
  • 3篇空气质量
  • 3篇护理
  • 2篇巡回护士
  • 2篇医护
  • 2篇用户
  • 2篇用户体验
  • 2篇手柄
  • 2篇手术配合
  • 2篇微粒
  • 2篇吻合器
  • 2篇细菌
  • 2篇扳手
  • 2篇本体
  • 1篇单孔
  • 1篇单孔胸腔镜
  • 1篇登记表

机构

  • 17篇广东省人民医...
  • 3篇广东省医学科...
  • 3篇澳门理工学院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19篇谭红梅
  • 8篇常后婵
  • 8篇戴红霞
  • 4篇冯素多
  • 3篇周培明
  • 3篇毛晓萍
  • 3篇易为群
  • 3篇曹艳冰
  • 3篇张秦华
  • 3篇邹丽娟
  • 3篇黄绿香
  • 3篇别逢桂
  • 3篇张容
  • 2篇张石红
  • 2篇陈盛
  • 2篇曾秀群
  • 2篇贺冬梅
  • 2篇钟爱玲
  • 2篇雷文静
  • 1篇钟瑞娟

传媒

  • 3篇护士进修杂志
  • 3篇护理学杂志
  • 2篇护理研究(下...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全国肿瘤护理...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术室腔镜组护士专科培训效果评价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手术室腔镜组护士规范专科化培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成立腔镜专科组,编写腔镜专科护士培训手册,制定轮转组员和固定组员培训内容及方法,每3个月进行1次理论与技能考核。结果 2010年腔镜组护士理论考核成绩90.0分,腔镜仪器使用、超声刀使用及体位摆放3项技能考核成绩93.0~95.0分;2010年手术医生满意度显著高于2007年(P〈0.01)。结论腔镜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适应外科手术日益专科化发展的需求,能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谭红梅戴红霞常后婵邹丽娟黄绿香
关键词:手术室专科培训专科组长
人力资源优化排班模式在大型手术室后勤人员配置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摘要:[目的]探讨人力资源优化排班模式在大型手术室后勤人员中的应用与成效。[方法]根据手术室后勤工作特点、工作范围以及工作性质,建立并优化手术室后勤人员岗位设置与专业培训;设立调度中心,人力资源统一安排;运用以人为本的原理,充分体现计划性和弹性排班;统计手术室后勤人员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2005年2012年,我院手术量从13702例增加到21195例,年平均增长5%~8%,手术总量增加比例为54.68%;手术室后勤人员从21名增加至26名,增加比例为23.80%;手术室后勤人员发生的不良事件由241例减少至82例,下降比例达65.97%。[结论]优化手术室后勤人员的排班模式,合理设置岗位及应用人力资源,对提高手术室的工作质量及效率,降低用人成本有重要意义。
张容谭红梅
关键词:人力资源排班模式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提高手术室运作效率的干预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手术室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手术室运作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分析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相较于传统手术室管理模式在提高第一台手术切皮准时率、手术量的增加、减少护士加班时间和减少手术接台时间等方面的优势;2016年1月以前手术室采用传统管理模式,以2015年下半年完成手术情况为对照组,2016年下半年完成手术情况为观察组。结果对照组完成手术12592例,第一台手术准时率79.7%,手术接台时间(57.2±36.5)min,平均加班时间(123±1.1)h。观察组完成手术共14262例,第一台手术准时率96.0%,手术接台时间(48.0±23.7)min;平均加班时间(10.3±1.7)h。两组第一台手术准时率、手术接台时间、手术室空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管理模式,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可提高第一台手术准时率,缩短手术接台时间,减少护士加班时间,进而提高了手术室运作效率,值得推广与应用。
谭红梅黄辉珍常后婵别逢桂周培明
关键词:手术室医护一体化
支气管超声内镜下纵隔淋巴结活检术的手术配合被引量:3
2011年
对50例纵隔肿瘤待查患者应用支气管超声内镜行纵隔淋巴结活检术,手术历时15~60 min,患者均平安返回病房。提出护士需掌握新技术的优点和步骤,针对性做好术前指导,充分准备用物及仪器设备;术中密切配合,做好安全护理;术后注重仪器的维护及保养,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推动微创手术的发展。
谭红梅邹丽娟黄绿香卢艳霞邓婕
关键词:纵隔肿瘤纵隔淋巴结活检术微创外科技术手术配合
吻合器在手术室的使用管理
随着外科学、生物材料学的迅速发展,吻合器的使用率越来越高,手术室科学管理正确使用合适的吻合器,是达到术中手术顺利完成,维护病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我院手术室自 2004年采用处方登记记帐和应用《植入性医用材料使用登记表》...
谭红梅冯素多戴红霞张秦华
关键词:吻合器登记表手术室巡回护士
文献传递
骨科手术中医用内植入物品的管理被引量:8
2003年
笔者对骨科手术中内植入物品的管理进行了探讨。加强内植入物品的科学管理 ,强调医生护士共同参与 ,术前术中术后与手术医生共同协调 ,斟酌 ,共同督促 ,执行 ,避免医疗差错事故发生。使用医用植入物材料登记表 ,从植入物产品的源头抓起 ,做好植入物的请领 ,包装 ,灭菌 ,实行专人保管 。
毛晓萍钟爱玲梁国群谭红梅
关键词:骨科手术
术晨湿式清洁对洁净手术室空气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取消洁净手术室术晨物体表面湿式清洁对手术室空气质量的影响。方法2008年10-12月取3间10 000级洁净手术室,对照组在术晨常规实施物体表面的湿式清洁,研究组在术晨取消湿式清洁。两组均于手术结束后彻底清洁手术室,手术室停用时采用值班运行的低净化状态,日晨启动高净化状态,比较两组的物体表面细菌量、空气沉降菌落数、空气微粒数、外科伤口部位感染(infection surgical site,SSI)率等指标。结果两组在全天手术结束、手术室湿式清洁后30 min、次日高净化后30 min物体表面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空气细菌培养均为阴性;对照组术晨物体表面清洁前后≥0.5μm和≥5μm的尘粒数均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两组SSI率均为0。结论手术结束后彻底清洁手术室,并在停用时采用值班运行的低净化状态,术晨可以取消物体表面湿式清洁;该做法不影响手术室物体表面和空气的质量,能节约人力资源。
常后婵戴红霞曹艳冰易为群谭红梅
关键词:洁净手术室空气质量
洁净手术室空气质量的动态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探讨动态下洁净手术间空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悬浮空气粒子采样器及悬浮空气细菌采样器,对76例第一台手术分别于手术间静态、手术开始时(切皮)、术中不同时段及手术结束缝皮下切口时,在手术区进行空气粒子及浮游菌浓度测定。结果切皮肤时直径0.5μm和5μm的微粒数最高,之后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步下降;随手术时间的增加手术区空气细菌培养的阳性率有增高的趋势。结论洁净手术室微粒数及浮游菌浓度在动态下呈规律性变化,加强洁净手术室规范化管理能提高手术间空气洁净度。
曹艳冰常后婵戴红霞易为群张石红毛晓萍谭红梅
关键词:洁净手术室细菌微粒空气质量
洁净手术室第1台手术与接台手术空气质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6
2007年
[目的]探讨动态下洁净手术间第1台手术与接台手术空气质量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悬浮空气粒子采样器及悬浮空气细菌采样器,对76例第1台手术和55例接台手术分别于手术间静态、手术开始时(切皮)、术中不同时段及手术结束缝皮下切口时,在手术区进行空气粒子及浮游菌浓度测定。[结果]在90min和缝皮肤时接台手术的手术区0.5μm、5μm空气微粒数高于第1台手术,而第一台手术和接台手术在各时间点上细菌培养的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接台手术在无人状态下的净化时间和切皮前有效净化时间对接台手术的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
曹艳冰戴红霞常后婵易为群张石红毛晓萍谭红梅
关键词:洁净手术室接台手术细菌微粒空气质量
肝移植术中输液的管理
2005年
谭红梅戴红霞张秦华
关键词:肝移植手术术中输液液体管理血容量不足全身情况体液分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