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永良 作品数:27 被引量:108 H指数:7 供职机构: 广州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 广东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螺旋CT对胃癌淋巴结大小与转移关系的评价 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淋巴结直径大小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胃癌全阴组与全阳组淋巴结的螺旋CT资料,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螺旋CT检出病理诊断为全阳组和全阴组的各组淋巴结共267个,其中阳性淋巴结有123个,阴性淋巴结有144个。直径1~5mm和5~10mm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7.4%和40%;10~15mm和15mm及以上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2.3%和100%。阳性淋巴结直径均数为10.9±7.1mm,阴性淋巴结直径均数7.1±2.3mm,两均数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以淋巴结直径10mm为域值,则阳性淋巴结的敏感性为39.8%(49/123),阳性预测值为71%(49/69),阴性预测值为62.6%(124/198),特异性为86.1%(124/144)。结论单纯依据淋巴结直径(≥10mm)判断有无转移,无法同时保证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不能只注重直径较大的淋巴结,更应重视小淋巴结转移的问题,这对于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重要意义。 赵志清 郑可国 罗帝林 杨茂洪 王建华 谭永良关键词:胃癌 淋巴结转移 螺旋CT 数字化摄影与多层螺旋CT在足踝部骨折及脱位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比较数字化摄影(DR)与多层螺旋CT(MSCT)在诊断足踝部骨折及关节脱位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52例足踝部骨折及脱位患者(男37例,女15例,年龄15~49岁)的DR及MSCT资料,并与手术或出院诊断对比,比较两者诊断骨折数量、关节脱位的区别,采用R统计软件Wilcoxon符号秩检验(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2例MSCT结果与术后或出院诊断结果完全相符。MSCT诊断骨折172处,DR诊断骨折98处,两者在骨折诊断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1081,P<0.05);MSCT诊断关节脱位24例,DR诊断关节脱位16例,两者在关节脱位诊断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21,P<0.05)。MSCT纠正DR骨折诊断定位6例。结论:MSCT对足踝部骨折及关节脱位的诊断优于DR。DR应首选2个部位的检查。当DR诊断结果不明确或与临床症状不相符时应选择MSCT及多平面重建(MPR)检查,可避免漏诊及误诊。 吕永革 谭永良 莫金潮 郑锐标 叶定开 吴冬 罗帝林 彭洒关键词:数字化摄影 多层螺旋CT 骨折 脱位 PACS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PACS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PACS构建医学影像学实习病例库,建立多媒体网络实习教室,学生利用PACS终端进行学习。结果减轻了教师工作强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实习质量。结论 PACS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模式,达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对提高教学水平和促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谭永良 赵志清 杨茂洪 吴冬 许朝璇 侯瑜 邓八妹 专庆春关键词:PACS 医学影像学 教学 成年人肠旋转不良的X线探讨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X线检查对成年人肠旋转不良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6例成年人肠旋转不良的X线表现,16例均行腹部立卧位X线检查,11例行消化道钡餐检查,5例行钡灌肠检查.结果 腹部X线检查显示十二指肠不完全性梗阻8例,小肠低位梗阻2例.消化道钡餐检查显示十二指肠球部至水平段扩张、不完全性梗阻,远端呈鼠尾状狭窄4例 十二指肠空肠曲位置、形态异常,呈飘带征7例.钡灌肠检查发现回盲部位置异常4例.结论 消化道钡餐和钡灌肠检查对成年人肠旋转不良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赵志清 杨茂洪 许朝璇 谭永良 陈素云 吴倩红 吴冬 张敏 郑可国关键词:放射摄影术 成年人 肠旋转不良 23例胸骨原发性肿瘤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总结原发性胸骨肿瘤的影像学特点,探讨其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证实的23例原发性胸骨肿瘤患者X线胸片、CT及MRI影像资料,其中17例行CT检查,5例行MRI检查,1例行X线胸片+CT检查。结果 1例X线胸片与CT均表现为骨性突起,与术后组织病理相符;17例行CT检查者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12例,混合性骨质破坏4例,骨性突起1例;其中软组织肿块9例,与组织病理相符14例;MRI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4例,混合性骨质破坏1例,软组织肿块2例,与术后组织病理相符2例。结论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为原发性胸骨肿瘤主要影像学特征,影像学检查用于胸骨肿瘤术前诊断有较高价值。 吕永革 谭永良 专庆春 梁焕莲 吴倩红 陈素云 曾辉关键词:胸骨 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 多层螺旋CT和内镜超声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超声内镜(EUS)在胃癌术前T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经病理活检证实的55例胃癌患者术前分别行多层螺旋CT、超声内镜检查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SCT对胃癌术前T1、T2、T3、T4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60.0%、54.5%、91.3%、91.7%,总的T分期准确率为80.0%,超声内镜对胃癌术前T1、T2、T3、T4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70.0%、63.6%、87.0%、66.7%,总的T分期准确率为76.4%。两者对总的T分期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SCT和EUS对胃癌术前T分期均有较高的准确性,为指导临床合理地制订治疗方案和进行预后分析提供了依据。 谭永良 赵志清 叶定开 吴冬 王俊国 曾剑兵 莫金潮 张敏关键词:内窥镜检查 大肠癌的多层螺旋CT分析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42例大肠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仿真结肠镜(VC)、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DD)和透明法(Raysum)重建,并与电子结肠镜(EC)和手术病理对照。结果CT仿真结肠镜结合MPR、SSD和Raysum技术能对大肠癌病变准确定位,并有利于观察肿瘤的形态及特征。但各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显示结肠外形、肠腔内外情况、病变的形态、范围及浸润程度等细节方面各有不同。结论多层螺旋CT是一种无创的、快捷、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对大肠癌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赵志清 罗帝林 王建华 谭永良 侯瑜 杨茂洪 黄春元 郑可国关键词:大肠癌 多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 65例胸骨肿瘤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总结胸骨肿瘤的好发类型、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65例胸骨肿瘤的临床资料及CT、MR表现。结果:65例中转移瘤49例;原发恶性肿瘤16例。胸骨肿瘤影像学表现为局部骨质破坏64例(溶骨性48例、成骨性12例及混合性4例)、骨性突起1例、软组织肿块30例。结论:胸骨的肿瘤以恶性肿瘤多见,又以转移瘤最常见,其次为原发性肿瘤。电子计算机横断层扫描(CT)、磁共振影像(MR)结合临床表现对胸骨肿瘤有很高诊断价值,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指导作用。 吕永革 罗帝林 杨茂洪 谭永良 专庆春 邓八妹 曾辉关键词:胸骨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核磁共振成像 创伤性肺囊肿的影像学特征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提高对创伤性肺囊肿的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诊断的认识。方法对14例肺撕裂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发囊肿4例,单发10例,均位于肺野边缘。CT分型包括含气囊肿、液气囊肿、含液囊肿。短期周围出现多发卫星小囊肿8例,部分并有节段性肺不张,囊内密度易变、愈合期有纤维化。结论创伤性肺囊肿影像表现典型,多层螺旋CT扫描重建对病变诊断有重要价值。 杨茂洪 古婕 谭永良 黄春元 王建华 罗帝林 侯瑜 曾剑兵关键词:创伤 囊肿 X线摄影 计算机体层摄影 外伤术后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CT表现(附22例分析)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提高术后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治愈的外伤术后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CT表现。结果:迟发性硬膜外血肿14例为急性血肿,8例为亚急性,且均位于远离手术区域的着力部位。结论:CT复查可及早发现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减少并发症。 罗帝林 谭永良 吕永革 侯瑜 吴冬关键词:外伤 硬膜外血肿 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