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淑霞

作品数:18 被引量:94H指数:5
供职机构:高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9篇新生儿
  • 6篇早产
  • 5篇早产儿
  • 5篇产儿
  • 3篇固尔苏
  • 2篇低出生体重
  • 2篇低出生体重儿
  • 2篇血流感染
  • 2篇婴儿
  • 2篇应用固尔苏
  • 2篇手术
  • 2篇手术室
  • 2篇手术室内
  • 2篇缺氧
  • 2篇综合征
  • 2篇静脉
  • 2篇窘迫综合征
  • 2篇呼吸窘迫
  • 2篇呼吸窘迫综合...
  • 2篇败血症

机构

  • 18篇高州市人民医...
  • 2篇深圳大学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深圳市儿童医...

作者

  • 18篇谢淑霞
  • 11篇凌卫滨
  • 8篇李正森
  • 7篇葛书霞
  • 5篇梁晶
  • 1篇黄东霞
  • 1篇杨颖
  • 1篇肖丹萍
  • 1篇杨汉华
  • 1篇张健生
  • 1篇陈新
  • 1篇谢学萍
  • 1篇谢淑霞
  • 1篇马廉
  • 1篇李伟中

传媒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广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1-2016年高州市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调查2011-2016年高州市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现状并分析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6年9月期间在高州市人民医院行分娩产妇36 32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孕妇相关基线资料、健康状况及婴幼儿分娩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探究高州市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36 321例新生儿,出生体重(3.23±0.53)kg,低出生体重儿2 070例,低出生体重占比5.70%。单因素分析显示,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发生与新生儿性别、是否早产、母亲的年龄、吸烟、胎次、流产、妊娠高血压、贫血存在直接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胎儿早产(OR=3.823,P=0.000)、孕妇高龄(OR=1.733,P=0.018)、孕妇吸烟(OR=1.557,P=0.008)、多胎次(OR=2.115,P=0.019)、孕妇贫血(OR=2.634,P=0.001)、妊娠高血压(OR=2.631,P=0.000)是造成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高州市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发生现状不容乐观,其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降低其发生率。
凌卫滨谢淑霞
关键词: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影响因素
布地奈德雾化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雾化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支气管发育不良早产儿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呼吸机撤离时间、氧疗时间、肺部CT好转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IL-6、IL-8、TNF-α)。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57.1%(P<0.05);研究组呼吸机撤离时间、氧疗时间、肺部CT好转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L-6、TNF-α、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明显缩短了早产儿的呼吸机撤离、氧疗时间和肺部胸部CT好转时间,且治疗效果显著;此外,布地奈德还能够改变早产儿体内的炎症因子,对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谢淑霞
关键词:布地奈德雾化炎症因子
精细化管理全面促进医疗高质量发展研究
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居民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医疗质量已成为衡量医院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准。作为现代管理模式的一种,精细化管理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精细化管理与医疗高...
张健生杨颖谢淑霞陈冬婷邓隆钧
血清降钙素原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高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者纳入败血症组,同期分娩的100例健康新生儿纳入健康组,采集外周血检测PCT及IL-6水平,并通过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估(SOFA)评分、小儿危重评分病例评分(PCIS)判断全身情况。结果与健康组比较,败血症组患儿PCT、IL-6水平及SOFA评分均高于健康组[(13.8±2.5)μg/L vs(2.8±0.1)μg/L,(272.9±43.6)ng/L vs(58.5±8.2)ng/L,(8.8±1.3)分vs(2.3±0.5)分],PCIS评分低于健康组[(72.1±11.4)分vs(95.8±1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OFA评分与PCT、IL-6水平呈正相关(P<0.05),PCIS评分与PCT、IL-6水平呈负相关(P<0.05);PCT、IL-6两项指标联合检查灵敏度为94%、特异度为96%,均高于两项指标单独检测。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患者的PCT及IL-6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凌卫滨谢淑霞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降钙素原小儿危重病例评分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风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发生的高风险因素。方法 NRDS新生儿80例(NRDS组),非NRDS新生儿80例(对照组),比较2组低Apgar评分、高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低白蛋白血症、低球蛋白血症、高血糖症、早产儿比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RDS发生的高风险因素。结果 NRDS组早产儿比率(72.5%)、低Apgar评分比率(68.8%)、高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比率(28.8%)、剖宫产率(57.5%)、宫内窘迫发生率(18.8%)、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率(20.0%)、低球蛋白血症发生率(15.0%)和高血糖症发生率(11.3%)均高于对照组(36.2%、46.3%、15.0%、20.0%、7.5%、6.3%、5.0%、2.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OR=13.08,P=0.004)、宫内窘迫(OR=7.66,P=0.026)、低蛋白血症(OR=5.11,P=0.025)、剖宫产(OR=10.04,P=0.008)、早产(OR=2.00,P=0.009)是NRDS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NRDS的发生与高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宫内窘迫、低蛋白血症、剖宫产及早产相关。
葛书霞谢淑霞车伟坤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RDS早产儿72例,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肺活性物质替代治疗后,符合拔管条件的患儿随机分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 PAP)组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每组36例。比较2组患儿通气0、3、12、24 h时,动脉血气情况、呼吸机工作参数、氧动力学指标、拔管失败率、呼吸机累计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儿通气0 h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3、12、24 h后Bi PAP组Pa O2、Sa O2显著高于NCPAP组(P<0.05),随着通气时间增加,2组Pa CO2呈降低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通气时间的延长Fi O2、PEEP/EPAP均呈下降趋势,通气3、12、24 h Bi PAP组Fi O2、PEEP/EPAP均分别低于NCPAP组(P<0.05)。2组患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i PAP组拔管失败率、呼吸机累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NCPAP组(P<0.05)。2组患儿腹胀、胃食管返流、气胸、BPD、IVH、ROP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 PAP及NCPAP均为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拔管后通气治疗安全有效的方法,但Bi PAP通气疗效优于NCPAP。
车伟坤凌卫滨葛书霞谢淑霞李正森
关键词: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谷氨酰胺辅助治疗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疗效及对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辅助治疗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疗效及对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4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儿给予抗感染、监护、防治并发症、胃肠外营养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谷氨酰胺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谷氨酰胺治疗有效率、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以及不良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谷氨酰胺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2d、4d、7d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属于消化道疾病,谷氨酰胺能有效辅助治疗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作为一种特殊的营养物质,谷氨酰胺对细胞因子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有效平衡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
谢淑霞
关键词: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谷氨酰胺肿瘤坏死因子-Α
产房或手术室内应用固尔苏联合NCPAP治疗NRDS的疗效分析
通过对比不同时段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胎龄≤32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差异,探讨产房或手术室内极早期应用PS的重要性.选择高州市新生儿科2011年5月~20...
凌卫滨谢淑霞葛书霞车伟坤李正森梁晶许燕颖
关键词:新生儿患者固尔苏
延迟脐带结扎对窒息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延迟结扎脐带对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窒息新生儿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窒息新生儿娩出15 s内结扎脐带后进行正压通气复苏;观察组娩出60~120 s结扎脐带,结扎前进行正压通气复苏。比较2组窒息新生儿出生1、5、10 min时Apgar评分;出生24 h时采血,检测2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记录贫血、脓毒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生1 min时Apgar评分[(4.85±1.61)分]与对照组[(4.84±1.6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5、10 min时Apgar评分[(7.86±1.38)、(8.75±1.08)分]高于对照组[(7.53±1.43)、(8.44±1.10)分](P<0.05);观察组出生24 h时血红蛋白[(175.05±19.09)g/L]、红细胞压积[(59.74±5.01)%]高于对照组[(159.17±24.00)g/L、(53.51±5.17)%](P<0.05);观察组贫血发生率(12.5%)低于对照组(34.4%)(P<0.05),脓毒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红细胞增多症、颅内出血、高胆红素血症、心功能异常发生率(3.1%、3.1%、12.5%、6.3%、21.9%、6.3%)与对照组(9.4%、6.3%、6.3%、12.5%、12.5%、1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窒息新生儿实行延迟脐带结扎,结扎前进行复苏,可改善其健康状况,降低贫血发生率。
李正森黄东霞车伟坤凌卫滨谢淑霞梁晶谢学萍梁春华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并发症
NICU早产儿PICC相关血流感染的病原学调查及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NICU早产儿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高州市人民医院NICU收治225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调查,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25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CRBSI 33例,感染率14.67%,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23株(69.70%),以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为主,真菌8株(24.24%),革兰氏阳性球菌2株(6.06%),该研究结果显示,革兰氏阴性杆菌及真菌是CRBSI的主要致病菌,CRBSI组中的男、女占比分别为:57.6%,42.4%,非CRBSI组男、女占比分别为:52.1%,4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9);出生胎龄:CRBSI组为(31.39±1.499)周,非CRBSI组为(32.07±1.78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出生体重(克):CRBSI组为(1 527.88±288.138)g,非CRBSI组为(1 651.77±320.598)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住院天数:CRBSI组为(41.94±13.238)d,非CRBSI组为(23.84±12.85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住院费用:CRBSI组为(65 130.00±25 309.155),元非CRBSI组为(38 843.91±18 719.706)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NICU早产儿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应当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
谢淑霞杨汉华凌卫滨钟艳琳钟敏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