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婷彦

作品数:8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蛋白
  • 2篇血清
  • 2篇血清EPO
  • 2篇叶酸
  • 2篇铁蛋白
  • 2篇维生素B12
  • 2篇细胞
  • 2篇急性
  • 2篇急性白血
  • 2篇急性白血病
  • 2篇急性白血病患...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2篇白血病患者
  • 2篇病患
  • 1篇动脉
  • 1篇断指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败血症
  • 1篇心脏

机构

  • 8篇中南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谢婷彦
  • 7篇邓辉
  • 7篇钟白云
  • 7篇冯斯斯
  • 7篇张秋焕
  • 2篇廖经忠
  • 2篇赵志丹
  • 1篇肖成锋
  • 1篇郭婧婧
  • 1篇刘建华

传媒

  • 4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指标的价值评价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酶联荧光分析技术测定PCT、5 differ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白细胞与血小板,观察各项指标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灵敏度、特异度,分析ROC曲线。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概率模型,获得新的统计量,计算各曲线下面积(AUC),获得最佳诊断点。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组CRP和PCT的阳性率较非感染组显著升高(P<0.05),AUC分别为0.676、0.690。CRP、PCT联合WBC检测的AUC为0.856。结论 CRP和PCT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CRP、PCT联合WBC可提高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冯斯斯钟白云邓辉张秋焕谢婷彦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血小板
血清EPO、铁蛋白、叶酸及维生素B12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10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根据临床资料分成:初治组42例、缓解组34例、复发组26例。另选取30名健康体检者为...
谢婷彦王恝歆张秋焕冯斯斯邓辉廖经忠钟白云
文献传递
结肠癌淋巴结转移基因谱表达差异分析
2017年
目的探讨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SW620基因谱的表达差异。方法针对NCBI的GEO数据库中编号为GDS756的基因芯片表达数据,用GSEA软件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及领头亚群分析,利用FunRich分析软件针对SW480、SW620细胞领头亚群基因进行验证性功能注释,STRING在线分析系统对显著性富集基因集领头亚群基因进行生物网络分析,获得SW480、SW620细胞中心节点基因,并将中心节点基因与高重叠领头亚群基因进行联合分析,以获得参与多功能的中心节点基因。结果GSEA软件分析筛选出SW480细胞显著性富集基因集12个,领头亚群基因491个,高重叠基因7个;SW620细胞显著性富集基因集80个,领头亚群基因870个,高重叠基因6个。对显著性富集基因集领头亚群基因进行生物网络分析筛选出SW480、SW620细胞相关中心基因数目分别为5个及8个;结合GSEA及生物网络分析结果,获得SW620细胞2个参与多功能调控的核心基因TOP2A、CDK1。结论遗传背景相同的结肠癌SW620细胞与SW480细胞具有不同的基因功能分布特点,SW620细胞多功能中心节点基因TOP2A、CDK1与结肠癌发展相关信号通路高度相关。
赵志丹刘建华钟白云王恝歆谢婷彦张秋焕冯斯斯邓辉
关键词:SW480SW620基因表达谱生物网络
血清C1q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判断及狼疮肾炎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C1q水平变化对SLE疾病活动性判断及狼疮肾炎(LN)的诊断意义。方法 150例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资料,分为SLE组(60例)、其他风湿疾病组(30例)、其他肾脏疾病组(30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4组,其中SLE组包括33例LN患者和27例非LN患者。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各组血清C1q水平,并与其他SLE活动性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SLE组的血清C1q水平低于其他风湿性疾病组、其他肾脏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F=41.428,P=0.000),其中LN组的血清C1q水平低于非LN组(t=-4.262,P=0.000),SLE病情活动期患者C1q水平低于病情稳定期患者(t=-5.159,P=0.000)。2在SLE组中C1q诊断LN的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59.3%。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717。3相关分析表明,SLE患者血清C1q水平与C3、C4呈正相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积分呈负相关(r=0.593、0.448和-0.589,P=0.000)。结论血清C1q不仅有助于SLE及LN的诊断,且对SLE的病情评估及疗效判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王恝歆赵志丹钟白云谢婷彦张秋焕冯斯斯邓辉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炎补体C1Q免疫透射比浊法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其与CK-MB、Mb、cTnI联合检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83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4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43例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H-FABP浓度,同时测定CK-MB、Mb、cTnI浓度,并进行分析。结果 AMI组、UAP组患者血清H-FABP、CK-MB、Mb、cTnI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CS组患者H-FAB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高于CK-MB、Mb、cTnI(0.825、0.648、0.735、0.758);H-FABP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Youden指数)、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K-MB、Mb、cTnI;H-FABP与Mb、cTnI联合检测的ROC曲线面积增大。结论血清H-FABP浓度与心肌缺血损伤有关,H-FABP与Mb、cTnI联合检测对ACS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张秋焕谢婷彦钟白云冯斯斯邓辉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I
血清EPO、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_(12)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10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根据临床资料分成:初治组42例、缓解组34例、复发组26例。另选取3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EPO、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结果1急性白血病中血清EPO、铁蛋白及维生素B12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2血清EPO、铁蛋白及维生素B12三项联合检测在急性白血病中的阳性率(90.2%)明显高于各指标单项阳性率(P<0.05)。3血清EPO、铁蛋白及维生素B12水平在急性白血病初治时升高,缓解后降低,复发时复升;而叶酸水平在初治时降低,缓解时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EPO与铁蛋白水平之间、铁蛋白与及维生素B12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318,0.389;P<0.05)。结论血清EPO、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的检测对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及病情监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谢婷彦王恝歆张秋焕冯斯斯邓辉廖经忠钟白云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促红细胞生成素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
DNM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DNM2在肝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索其对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肝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人正常肝细胞株L02、低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株HepG2及高...
谢婷彦
关键词:肝细胞癌RNA干扰迁移
GP73与AFP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及甲胎蛋白(AFP)单项指标检测与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129例血清,其中原发性肝癌(PHC)44例、肝硬化19例、慢性肝炎44例、健康对照22例,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GP73,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结果 PHC组GP73、AF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均P<0.05),GP73和AFP诊断PHC的灵敏度分别为86.36%和81.82%,GP73和AFP两者联合检测灵敏度为93.18%,与单项检测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GP73和AFP均可作为诊断原发性肝癌的血清标记物,二者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可提高诊断率。
郭婧婧肖成锋钟白云冯斯斯张秋焕谢婷彦邓辉
关键词:高尔基体蛋白73甲胎蛋白原发性肝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